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真太平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真太平

    張月鹿問道:“你現在感覺如何?”

    齊玄素回答道:“我感覺已經將所有沉積藥力悉數煉化,如果將玉虛階段十等分,大約憑空增加了兩成修為,省我一年苦功。你真不喝一葫蘆?”

    “不了。”張月鹿搖頭拒絕,“你的兩成和我的兩成,不是一回事。你小時候吃半碗飯就夠了,現在還隻吃半碗嗎?”

    齊玄素砸了咂嘴,覺得很有道理。

    客船緩緩靠岸,齊玄素和張月鹿作別女執事,離船登岸。

    雖然江陵府是湖州首府,但湖州道府卻不在江陵府,而是位於勳陽府太和縣的太和山上,相傳此地為上古玄武得道飛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的說法。

    此地即是道門聖地,又是洞天福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潭、十池、十二洞、十一泉、十台、三瀑,其主峰天柱峰如金鑄玉琢的寶柱雄蒼天,素有“一柱擎天”之美譽,天柱峰周圍環繞七十二峰,峰峰俯身頓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  二十四澗水長流”的壯觀景象。

    前朝大魏時,太和山被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號稱“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

    從地圖上來看,湖州道府距離江陵府極遠,更為靠近蜀州、秦州,或者說更為靠近素有全真道中樞之稱的地肺山。

    如果說玉京是整個道門的中樞,那雲錦山、地肺山、蓬萊島就分別是正一道、全真道、太平道的樞機核心所在。齊玄素沒去過地肺山和蓬萊島,卻馬上就要去雲錦山了。雖然張月鹿的家不在大真人府,但在雲錦山的半山腰上。

    想到此處,齊玄素莫名有些緊張。雲錦山的大名隻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馬上就要見到那位行事作風都很強勢的澹台夫人。

    張月鹿開始算計日子,雖然她嘴上說最好除夕夜回到家中,但也不敢真就如此過分,她真要這做了,澹台夫人隻怕要在來年直接飛到玉京去找她算賬,畢竟她也不可能一直不在玉京,總要有段時間在玉京休整。

    所以張月鹿算著,大概在臘月中旬回家行了,然後在正月初六乘坐飛舟離開,半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應該能糊弄過去。

    現在是十一月中旬,距離臘月中旬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從湖州到吳州,從江陵府到上清府,一個月的時間十分富裕,可以慢慢走。

    不過張月鹿沒有去江陵城的打算,而是決定直接去往吳州。

    大概是白帝

    (本章未完,請翻頁)

    城一事讓她多了些思量,不想再平白招惹是非。

    ……

    相較於青鸞衛偌大的名聲,親軍都尉府並不怎起眼。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是天子腳下,先不說各大衙門,還有內閣在上麵壓著,青鸞衛畢竟隻是個三品衙門,再如何權柄彪悍,也不敢在明麵上授人以柄。

    不過也因為青鸞衛乃是天子親軍的緣故,地位特殊,不像其他親軍衙門那樣散落在內城坊巷之中,而是靠近皇城正門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毗鄰已經被廢黜的大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衙門隔街相望,可謂是地處核心位置,僅次於位於皇城內的內閣。

    在親軍都尉府的門口有披甲青鸞衛把守,閑雜人等別說進入,便是靠近都要被拘禁問訊,就算是一部堂官,在沒有諭旨的情形下,也不可擅入其中。

    親軍都尉府府又分南衙和北府,分別對應大名鼎鼎的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

    在南衙的一處昏暗的簽押房內,除了一炕一桌一櫃之外,再無他物,一名身著從三品繡豹武官袍服的女子正盤膝坐在炕上,臉色被昏暗光影所籠罩,看不真切。

    一名五品青鸞衛站在炕前,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完好無缺的密信。

    女子正是執掌南鎮撫司的指揮同知雲羅,也是三位青鸞衛堂官中唯一的女子。而那名五品青鸞衛千戶則是蘆州千戶所的掌印千戶趙光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真太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真太平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