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訪青城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訪青城

    蜀州總督,位於九大總督之末,其他總督大多都是執掌兩州之地,唯有蜀州總督執掌一州之地。一則是因為蜀州麵積廣闊,除了略小於西州之外,遠勝於其他州,而且若論人口數量,蜀州更是遠勝西州。二則是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此地又與南疆相連,土司時常起事,所以朝廷專門在此設立一位總督。

    總督總掌軍政大權,其下又有主掌民政的巡撫和主掌兵事的提督軍務總兵官。在提督軍務總兵官之下則是鎮守總兵官。

    放眼整個蜀州,總共有四位鎮守總兵官,分別是蜀中總兵官、劍門總兵官、錦繡總兵官、南疆總兵官。

    四大鎮守總兵官之間品級相當,不過排班順序又有不同。

    其中南疆總兵官主要防範各地土司叛亂,麾下甲士最多,也最為精銳,居於首位。錦繡府是為蜀州的首府,錦繡總兵官居於次席。劍閣府劍門關是為蜀州門戶,位置險要,故而劍門總兵官排在第三位,蜀中總兵官則隻能居於某位。

    說到蜀中府,這同樣有一個全真道世家,唐家。

    這是一個頗為特殊的家族,較之姚家、裴家、齊家稍遜一籌,較之上官家、徐家、季家又稍勝一籌,介於兩者之間,而且唐家十分低調,很少離開蜀州境內。

    類似於此種情況的,還有一個張家,此張家非是天下三大家族之一的道士張,而是傳承自前朝首輔張肅卿一脈,世居江陵,盤踞湖州,雖然舉足輕重,但行事比唐家更低調,哪怕是在家門口出了紫仙山大案,都不曾出麵,張教靈加入全真道,張家也沒有上趕著與張教靈聯宗,好似一個隱士,所以世人說到張家,一般都是說威名赫赫的正一道張家。若是區分兩個張家,一般稱呼張月鹿的張家為上清張,稱呼這個張家為江陵張。

    雖然萬壽重陽宮位於秦州,但蜀州才是全真道的根本所在。除了唐家之外,齊家、季家也都世代居於蜀州。蜀州有兩座山,一座是天蒼山,既是蜀州道府所在,也是季家世代居處,一座是蜀山,雲鬘凝翠,鬒黛遙妝,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又名峨眉,本是佛門四大名山,佛道雜處,在佛道相爭之後,被道門收歸名下,是為齊家世代居處所在。

    反倒是裴家有些異類,他們祖籍位於齊州,與李家是近鄰世交,本應是太平道之人,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全真道的一員。不過也在清理之中,大樹底下好乘涼不假,可大樹底下也是長不成樹的,遠離了李家這棵大樹,反而能夠更上一層樓。

    這便是全真道的形勢複雜所在,沒有一個正一道張家、太平道李家這樣的主幹,零零散散,各有各的算盤,難以整合,內耗嚴重,導致全真道空有最強的實力,卻被太平道反壓一頭。或者說,全真道在不動、防守的情況下,還是能夠維持這個框架,可真正決定要動一下,轉守為攻,甚至如太平道那般四麵出擊,情況就很難說了,最起碼全真道的高層們沒有這個底氣。

    齊玄素在來蜀州之前,做了一番功課,他沒有急著去蜀中府,而是先去了天蒼山青城。

    此即是蜀州道府所在。

    齊玄素去蜀州道府當然不是找掌府真人齊教正掰扯下齊家的事情,而是去見季道人。齊玄素記得那位有恩於自己的季道人說過,他在蜀州道府掛名一個副府主的職務,總共隻有九位副府主,應該不難找。

    齊玄素一路禦風而行,遠遠就看到萬畝竹林如海,秋風一過,竹海隨風搖曳,如萬千碧波起伏。

    若是夏日時節,竹海之內清涼如初秋時節,不見半分暑熱。如今已經是深秋,這竹海內便有些涼了。

    這片竹海便是屬於天蒼山,因為竹林四季常青,而天蒼山諸峰環繞,狀若城池,故名“青城”。

    平心而論,道門的各道宮、道府從來都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各的風格,且都位於風景明秀之地,僅僅是走遍道門的各大道府、道宮,便是絕佳的遊曆體驗。

    齊玄素這一路走來,從太平山太平宮到大雪山行宮,從雲錦山上清宮到西京府無墟宮,從北邙山避暑行宮到龍門府萬象道宮,再從地肺山萬壽重陽宮到天蒼山青城,所見之風景,竟是無一重複。

    太平宮的機關、大雪山行宮的白雪、雲錦山的斷崖、避暑行宮的遠眺、萬象道宮的上宮,乃至於萬壽重陽宮的陣法、青城的竹林,都讓齊玄素記憶深刻。

    齊玄素沒敢膽大包天地直接飛入青城之中,而是在早早落回地麵,徒步登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訪青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訪青城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