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壽山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二十七章 天壽山

    距離帝京百餘處有一座天壽山,自前朝太祖皇帝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末代神宗皇帝葬入定陵為止,埋葬了十一位帝王,分別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總共有十一座帝王陵寢。

    雖然此地也有守陵甲士,但因為是前朝帝陵,所以守備並不是那森嚴,更多是起到示警的作用。

    王崇年給齊玄素的那張地圖,便是標注了天壽山的具體位置。

    出了帝京之後,齊玄素不再在地麵奔行,而是改為禦風而行,直奔天壽山。

    十一座帝陵,綿延二百餘年,其陰氣之重,可想而知。

    來到天壽山的上空,齊玄素探出右手,五指伸張,有黑色氣息繚繞指間。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七個天人又如何?當初風伯怎死的,你們今天就要怎死。

    一瞬間,齊玄素清晰感知到體內法力開始飛速流逝。

    齊玄素又抬頭看了眼天色。

    按照西洋人的時間,他離開太平客棧分號的時候是十九點半,此時已經是將近二十二點。

    月至中天,雖然不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但距離子時隻剩下一個時辰。

    齊玄素全力催動法力,引動滾滾陰氣,如雲海霧山,似潮起潮落。

    無數黑霧如旋渦一般朝著齊玄素匯聚而來,最終化作一道門戶。

    這是來自於鬼國洞天三大陰物的饋贈。

    四名天人緊隨而至,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景象。

    其中修為最高的杜玉焰清晰感覺到周圍的環境生出變化,眼前出現重重黑影,影影綽綽,遠處的一切也變得模糊起來,仿佛隔著一層淡淡霧氣。好似冬天的玻璃窗結上一層冰花,看向外麵時,總覺得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她仿佛被人用一塊塊玻璃封鎖在一處密閉空間之中,其中又有死氣生出,粘稠無比,如陷沼澤,拖泥帶水。

    門戶成型,隻見得門內黑霧翻滾,似乎通往九陰幽冥之地。

    這是什?

    杜玉焰終於知道她的不安來源於何處了。她的猜測沒有錯,齊玄素果然提前有所謀劃,並非臨時起意。

    這就像行軍打戰,他們輕敵冒進,反而落入了重重包圍之中。

    齊玄素隻是個誘餌。

    杜玉焰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至於另外三位天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思。

    相較於四人的緊張,齊玄素就要放鬆許多。他甚至還有閑情逸致地想著,這次出來的會是誰?應該不會是萬師傅了吧,是白夫人?還是殷先生?

    很快,齊玄素便知道了答案。

    一個垂垂老朽從門戶中踱步出來,看到他的第一眼,不會將其與仙風道骨的老道士聯係起來,倒像是個一輩子也沒有功名的教書先生,窮困潦倒,可又有幾分讀書人的架子,用普通百姓的來說,是個酸子。

    杜玉焰沒有任何猶豫,飛劍激射而出,而她本人則向後倒掠,試圖掙脫開束縛,逃離此地。因為她看到這名老人的第一眼,就感覺自己的心髒好似被什狠狠捏了一下,仿佛一個手無寸鐵的普通人行於林中遇到猛虎,那種沒有反抗之力的恐懼幾乎要讓她無法自已。所以她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逃,逃回帝京去,方能有一線生機。

    謫仙人素來就有心血來潮的說法,修煉“紫微鬥數”會增大觸發心血來潮的概率,不過普通天人在機緣巧合之下,也能偶爾心血來潮,預知危險。

    此時杜玉焰就處在這種狀態之中,所以她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第一個向後逃去。至於三名屬下,不管他們願意與否,都會被動地幫她阻上一阻。

    畢竟是三位貨真價實的天人,最起碼也能拖個一時半刻的時間,足夠她脫離天壽山的範圍了。

    身為天人,杜玉焰這點見識還是有的,很明顯,齊玄素並非無緣無故跑到天壽山來,雖然她不知道天壽山到底有什特異之處,也不清楚齊玄素到底用了手段,但她很明白一件事,這個莫名出現的老人應該受到某種限製——也許就是不能離開天壽山的範圍。

    總之,第一時間離開天壽山的範圍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她忽略了一點,銃打出頭鳥,她是第一個動的不假,也是第一個引來了殷先生的注意。

    殷先生朝著她望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二十七章 天壽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二十七章 天壽山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