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

    說到宣徽院,齊玄素也是有所耳聞。

    當初齊玄素與石冰雲就整頓帝京風氣交談的時候,提及過這一點。

    石冰雲說,在關於道門和朝廷的新政上,有兩個極為顯著的例子,一是整頓宦官,二是整頓妓子,前者是對男子的摧殘,後者是對女子的摧殘,都是應該徹底廢除的。

    石冰雲當時並未提及宣徽院,齊玄素也不需要石冰雲多費口舌。他在萬象道宮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要前往帝京任職,他既然知道要通讀《大玄律》,自然也料到了要與天辰司、宣徽院等各路勢力打交道,所以有過專門了解過,艮園的藏書包羅萬象,許多道門機密都藏於其中,恰巧齊玄素與孫老真人關係不錯,說明緣由之後,孫老真人大手一揮,讓他隨意觀看。

    隻是齊玄素萬萬沒有料到整頓妓子的事情,萬象道宮的藏書也不會記載這些,所以他才要找石冰雲請教。

    在宦官這方麵,道門基本不插手,其中的原因很多,哪怕在前朝的時候,宦官也多是奉道,而非信佛。之所以如此,據說是因為一位全真道祖師在修道時常常受人欲困擾,始終無法靜心,於是他便自宮修道,有魏一代,宮中宦官雖然信道,但不供奉太上道祖,而是供奉這位全真道祖師。

    宦官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道門信眾,又是皇室製衡儒門的主力,不管是論跡,還是論心,都沒有太大問題。不看僧麵看佛麵,道門還真不好如何,便交給了朝廷處置。

    不過道門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玄聖希望等到這批宦官老死之後,就不要再有新的宦官了,即保留現有的宦官,在未來徹底廢除宦官。

    高祖皇帝同意了玄聖的意見,接收大魏朝廷遺留下來的近十萬宦官,不再擴大宦官的規模,廢黜原來的內廷二十四衙門,設宣徽院統一管理。

    這便是宣徽院的由來。

    按照道理來說,距離當初大玄奪取天下已經過去二百餘年,那些前朝宦官已經不在人世,那世上應該沒有宦官才對。

    不過世上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

    宦官就像妓子一般,想要廢除,決定廢除,最終卻沒有被廢除,而是保留了下來。隻是較之前朝的十萬人規模,縮水許多,如今大概也就隻剩下不足萬人,而且隻存在宮城,不像前朝那般外派各種鎮守太監、監軍。

    之所以如此,這又不得不提到一個獨立於天、地、人、神、鬼、屍解六仙傳承之外的特殊傳承——陰陽人。

    大魏立國之初,為了拱衛皇室,設立了青鸞衛和內廷二十四衙門,青鸞衛有十三太保,招募奇人異士為己用,宦官則是皇室自己從小培養,授以一位精通三教義理的儒門高人留下的傳承,是為江湖人口中傳說的“大內高手”,而宦官之間也是師徒相授,代代相傳,與宗門無異。

    此傳承如“散人”一般,是個拚湊捏造出來的傳承,不過散人能證得長生大道,而陰陽人卻證不得長生,故而沒有什仙的說法。

    雖然宦官們都堅信此傳承並非來自於儒門,而是那位自宮修仙的全真道祖師所傳,認為那位祖師已然窺得長生妙諦,悟出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義,但是迄今為止,還未有哪個宦官證得長生。

    道門自然是瞧不上這種需要自殘身體的殘缺傳承。

    不過這等傳承有一個道門六仙都無法比擬的長處,那便是依附龍脈而活,可以通過龍氣抑製體內三屍攻伐性命,即便不得長生,也可以做到偽長生,而且沒有天劫。

    長生之人斬去三屍,固然能夠長生不死,可百年一次天劫,等同是天道逼著你飛升離世,因為不死不滅壞了萬物皆有生死枯榮的規矩,要殺了,要趕走,二選其一。

    可陰陽人們卻鑽了空子,在這一點上,與神仙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不過神仙是以香火願力為食,陰陽人們則是以龍脈龍氣為食。

    (本章未完!)

    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

    所謂龍脈氣運,昆侖不但是道門聖地,而且還是萬山之祖,天下三大龍脈都起源於昆侖。依據山川河流的走勢和潛藏的龍脈大勢,從西到東,將龍脈蜿蜒的地勢視為風水地脈,分為三勢,稱為三龍,分別是:大江以南為南龍,大江、長河之間為中龍,長河以北為北龍。

    南龍、中龍已經先後傾頹,隻餘北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三十三章 宣徽院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