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法身境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九十一章 法身境

    太陰真君被道門招安之後,已經飛升離世。若非如此,張無恨也不能得到太陰真君留下的傳承。

    齊玄素嘴上說著“恭請太陰真君”,其實並非自太陰真君的神國中降下神力,用的都是齊玄素自己的神力。

    待到月光散去,齊玄素已然變了模樣,還是常人大小,並未法天象地,那是無量階段的巫祝才有的境界。從外貌來看,此時齊玄素與他凝聚的太陰真君法相一模一樣,星冠羽衣,臂纏飄帶,隻是麵容模糊,既不是太陰真君,也不是齊玄素,仿佛籠罩了一層霧氣,聚散不定,倒是與七娘化身姚坊主時的情況有幾分類似。

    這是齊玄素第一次進入法身境,相較於散人的練蛻境,隻能說巫祝的法身境異常強大,甚至還要超過武夫的見神不壞境,直逼謫仙人的五氣朝元境。

    練蛻境又稱小脫胎換骨,主要是彌補散人先天資質不足的問題,沒有什特殊神異之處,故而在六仙中排名最末。

    而巫祝的法身境卻是在短時間內化作另外一個形態,得到諸多與之相關的神異,對於本身資質並無太多改善,卻能極大增強戰力。至於具體是什形態,能夠得到神異,則與巫祝玉虛階段的法相境有關。

    道門之中,太上道祖沒有法相,最高就是天帝法相。隻是道門並不喜歡培養巫祝,香火願力大多用來培養更為“物美價廉”的靈官,已經多年不見天帝法相。偶有幾名巫祝,多是凝聚太乙救苦天尊法相。

    道門之外,以佛門的無量光法相為尊。

    漫天神佛之中,除了第一等的天帝法相和無量光法相之外,第二等法相隻有四個。

    有詩雲:“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傳說青帝入道門是為太乙救苦天尊,入佛門是為東方藥師王佛。

    青帝與司命真君對應生死,一者主南鬥,一者主北鬥,是為僅存的兩大星主,不過青帝乃是修心一派,最終徹底融入天地之間,已然無我,於是司命真君趁機竊取了部分屬於“生”的權柄,號稱執掌生死。

    大日如來與太陰真君則對應日月,一者主太陽,一者主太陰,原本的太陽真君被大日如來擊敗,已經進入第三重死亡,徹底被大日如來取代。太陰真君雖然飛升離世,但她的神國“廣寒宮”還留存於世,仍舊執掌太陰權柄,並會一直持續到“末法”到來,張無恨的太陰傳承就是由此得來,她脫困之後的目標也是入主廣寒,竊取這部分遺留下來的權柄。

    在這方麵,巫羅也好,紫光真君也罷,乃至慈航一脈的觀音法相,都要稍遜一籌,隻能算是第三等。

    至於第四等,就是普通的法相,比如月光菩薩、日光菩薩,又比如曾經的雲霄五嶽神、白陽初祖之流。

    還有第五等,也是最末一等,多是淫祠野神,或是普通從神之流。

    因為法相不同,法身境的威力也不盡相同,若能凝聚天帝法相,繼而凝聚天帝法身,或是佛門的無量光法相、無量光法身,能與謫仙人媲美。若是凝聚位居末流的金剛法相、羅漢法相,則不如武夫,甚至與散人相差不多。

    齊玄素得以凝聚太陰真君法相,縱然不是第一等,也是僅次於第一等的第二等,相當不俗。

    

    法身本身之玄妙,暫且不說,齊玄素臨時得到的神異是“太陰十三劍”,而且是最初版本的“太陰十三劍”。

    齊玄素迎上仿佛人形荒獸的甘龍池。

    正如巫祝的法相分為幾等,武夫的人仙真身同樣如此,“犀角”算是比較淺顯的應用,遠不如三頭六臂和大巫真身,嚴格來說,“犀角”不能稱之為人仙真身,而應是“真身百相”的範疇,既然是百相,自然不止一種形態。

    甘龍池直接朝著齊玄素一撞,肩頭上的骨角便如長矛一般朝著齊玄素刺來。

    齊玄素伸手握住骨角,因為法身兼具神道金身的特質,所以並未受損,隻是消耗了部分神力。不過因為武夫的巨大氣力,齊玄素整個人還是向後飄蕩出些許距離。

    化作法身之後,齊玄素整個人的風格渾然一變,褪去“魔刀”的狂性戾氣,仙氣自生,輕盈飄逸,真如縹緲神君一般了。

    甘龍池出拳不停,周身各處略帶弧度的“犀角”自然成了利刃尖矛。不僅堅固無比,而且十分鋒銳。

    齊玄素沒有硬抗,披頭散發,三千青絲驟然暴漲,足有十餘丈之長,朝著甘龍池席卷而來。

    青絲交織成片,層層疊疊,結成一張羅網朝甘龍池當頭罩下,轉瞬之間,青絲合攏,如蠶吐絲結繭,將甘龍池環繞成一個“線團”。

    青絲似情絲,情絲千千結,徹底拋棄了劍氣之剛,化而為柔,如雲氣一般縹緲,似月光一般輕柔,使得甘龍池如深陷泥潭,近乎動彈不得。

    

    同時還有諸般情緒隨著這些青絲一起湧入甘龍池的心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九十一章 法身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九十一章 法身境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