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和解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十章 和解

    這話竟然頗有邏輯,一時間無論是齊玄素,還是柯青青或者韓永豐,都無法反駁。

    韓永豐看了齊玄素一眼,生怕他因此動怒,不過齊玄素並無異常,接著問道:“底下的人胡作非為,難道上麵那些真人們,一點都不知道?”

    道人大約覺得齊玄素這個問題有些幼稚,憋笑辛苦,直接低下頭去:“若說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小皇帝,不知情,被底下人蒙蔽,倒還說得過去。可這些真人們哪個不是從底層爬上去的,經驗豐富,閱曆深厚,一個個飛天遁地,前知五百載,後知五百載,說他們完全不知情,公子信嗎?”

    齊玄素沒有正麵回答:“你倒是對道門有些了解,還知道一眾真人都有底層的經驗。那我問你,既然這些真人知道,那他們是不想管?還是不敢管?”

    道人終於忍不住笑了笑:“公子是從中原那邊過來的吧?一點也不像婆羅洲的人。要我說,這有什敢不敢的,肯定是不想管。”

    柯青青認真地看著齊玄素,發現他的表情很嚴峻,完全沒有剛下飛舟時的輕鬆,她不由心中一凜。

    齊玄素沒看柯青青,而是望向韓永豐:“老韓,你在下麵的時間更多一些,你怎看?”

    韓永豐一怔,沒想到齊玄素會問自己,不過還是立刻給出了答複:“我覺得,真人們接觸過底層不假,可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高高在上久了,很容易犯想當然的錯誤,對於下麵的事情,了解不是那詳細,判斷不會那準確,除非親眼看到,恐怕不會往這麵深思。”

    齊玄素笑了一聲:“自欺欺人是吧?隻要我沒看見,便可以當作不存在。”

    這笑聲中頗有譏諷意味,韓永豐不由臉色一肅。

    齊玄素接著說道:“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說是有個大善人,放出話來,在其住宅方圓二十內,不允許有窮人的存在,於是底下的人把二十內的窮人全部趕走,這就是大善人的心善,見不得窮人。”

    柯青青有些想笑,可又覺得不合時宜,隻能憋住。

    道人卻是聽得心中大駭,不敢說話。

    其實這道人還是不了解道門,雖然道門自詡平等,但道門對上層精英的某些反對意見十分寬容,甚至包括與道門同在一個陣營的大玄朝廷、儒門、佛門、天門精英。換而言之,越是往上,言論越是自由,甚至會鼓勵這種自我批評。

    這種方式未必全對,卻自有一定道理。

    因為批評本身就是一種權力,同時也是一種自我修複和完善的機製。在某些時候,為了顯示公正,也會需要批評的聲音本身,至於對不對,倒還在其次。

    關鍵一點,批評的基礎是對本身機製的了解。

    不談別人,就說齊玄素,過去的齊玄素在江湖的泥潭打滾,連天人的門檻都沒摸到,四品祭酒道士對他而言就是大人物,甚至不配跟真人一級的道士說話,更無法了解道門的機製,他麵對的是生存壓力,而不是鬥爭壓力,他能提出什意見?或者說,上麵的人根本不想聽他的意見。

    現在的齊玄素,境界高了,見識廣了,各路隱秘結社都打過交道,參與過鳳麟洲戰事,並且也逐漸步入高層,他的意見自然就重要了,哪怕是反對的意見。

    一般情況下,要注意的是場合和批評對象,隻要不是在公開場合指名道姓地批評具體的人,或者違背民意、煽動民意造成惡劣影響,便沒有什大礙。

    以齊玄素如今的身份地位,這些話當然算不得什,還談不上犯忌,更不必慎言。就是韓永豔和柯青青也沒有如何震驚。

    說白了,道門的平等框架下,還是菜分三等、衣分五色,隻是不像儒門那般把等級綱常直接擺在明麵上,要不怎說自詡平等的關鍵在於自詡,而非平等。

    這無疑是一種能力上的倒退,造成並加劇了上下層之間的割裂。

    齊玄素最後問那道人:“你叫什名字?”

    道人老實回答道:“小人名叫張全德。”

    齊玄素道:“你是上清張?還是太平張?”

    道人訕訕一笑:“天下張姓之人千千萬,興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如今卻是沒什關係,不敢與這些道門的神仙人家胡亂攀扯關係。”

    齊玄素又道:“你名為全德,卻來做這種攔路搶劫的勾當,可是對不住這個名字。”

    齊玄素一指張全德:“帶上他,進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十章 和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十章 和解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