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少主行令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74章 少主行令

    不一會兒李騰空引著渾惟明等眾人又回到藥王殿中,南霽雲也已從山下回來了,李含光道:“諸位曾在李使君麵前立誓,奉朔兒為盟主,這事你們可有二心?”

    眾人皆叉手道:“絕無二心。”

    李含光道:“好,今日老道就再做個見證,你們向盟主行禮吧。”

    五人一起跪倒磕頭,江朔急道:“各位叔伯大哥,使不得……”李含光卻坐在四輪車上一拉他道:“江少主,這是江湖規矩,將來如何見禮由得你,現在卻要讓他們行了這參拜大禮。”

    江朔隻得不再阻攔,戳在那受了五人三拜三叩之禮,隻覺如坐針氈,如芒在背,說不出的不自在,好不容易挨到五人行禮已畢,急忙搶上將各人扶起,道:“各位都是朔兒前輩,將來我們相見隻以兄弟、叔侄相稱,萬不可行此大禮。”

    眾人皆應了,渾惟明道:“目下巨浸無主,江少主留狄兄弟在此,卻有何分派?”

    渾惟明為人精明,心思縝密,江朔經他一提醒,忙道:“多謝渾二哥提點,不說我還忘了,我見狄五哥沉穩持重,又得巨浸幫中兄弟信賴,我想又狄五哥代領巨浸幫主,不知各位幫主意下如何?”

    狄侃本就是巨浸二號人物,其實若論資曆比程昂更深,隻是他為人質樸厚重,故幫主去世之時他才將幫主之位讓與了更年輕功夫更好的程昂,不想程昂卻是似忠實奸包倉禍心之徒。

    眾人聽了自然無有異議,皆道:“願奉盟主鈞旨。”

    狄侃再次跪倒,對江朔道:“願為盟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狄某在家行五,少主呼我為狄五便可。”

    魯炅道:“程昂這賊廝委實可惡,方才派去追擊之人回稟失了他的蹤跡,總不能讓他跑了,我想請盟主撒下江湖令,讓江湖弟兄們追而殺之。”

    江朔道:“確實不能放過他,隻是我想江湖眼線眾多,隻將他的行藏探明,報於我與各幫幫主知曉,我們再去抓捕,一來程大哥功夫高強,不想讓兄弟們白白死傷,二來我也有難以索解之事想當麵向他請教。”他想問的自然是程昂那日在漢水沙洲之上為何喂自己吃黑龍內丹之事了。

    江朔說話客氣慣了,雖不齒程昂為人,卻仍稱其為程大哥。他卻不知江湖上豪俠之士,對於仇家對頭越是仇深似海,稱名越是謙恭有禮,眾人聽他這說均是心中一凜,均道:這少年年紀輕輕,卻也殺伐果斷,有仇必報,他要眾人隻探得程昂行藏報與他知,自是要親自動手了,眾人不敢有違,當即紛紛稱是。

    渾惟明卻拿出隨身一個木匣,抽出五張黃色紙條,對江朔道:“皇帝老兒用剡溪藤紙,我們江湖盟主卻用楮皮紙,這饒州楮紙玉潔勻細,不下藤紙。”又向韋景昭借了筆墨,刷刷點點寫了五張字條,平鋪在案上,道:“江湖門徒多非文墨之士,因此寫的粗鄙些,請盟主批字。”

    江朔不明其理,上前觀看,見字條上用楷書工工整整地寫到:

    江湖盟主令

    賊子程昂叛出江湖,五湖各堂口一體查問,得賊行藏者不得善專,報與各堂一體呈送盟主示下。

    符到奉行

    江朔問:“如何批字?”

    渾惟明道:“隻做個花押即可,共是五張紙,騎縫批字,需得四個字,此前李使君寫的是‘括州李邕’。”

    江朔提起筆來,沾了墨,渾惟明在旁道:“不要寫的太工整,行草為好,免得被人作假。”

    江朔於是提筆在五張紙的四條拚縫上寫了“江朔溯之”四個草字,渾惟明道:“喲,看不出來少主,你草書寫的不錯啊,卻是誰家的筆體?”

    江朔被渾惟明一誇不禁臉一紅,靦腆地說道:“這是李太白的筆體,太白先生醉酒草書自成一格,與天下諸名家筆體均不相同。”

    渾惟明道:“不錯,不錯,這樣最好,不宜模仿,盟主請用印吧。”

    江朔疑惑道:“我沒有印信啊。”

    渾惟明道:“李使君給你的小銅鏡還在?”

    江朔從懷掏那個小包,取出銅鏡,渾惟明道:“是了,少主可否……”他伸手比了一下,江朔便將銅鏡遞給他。

    渾惟明將鏡子背麵墊在紙下,在紙上拍打,紙上竟然印出了古鏡背麵的紋路,渾惟明道:“盟主花押加上鏡背紋路在五張紙上連綴成一體,是獨一無二的印記,今日五湖主齊聚自然不必擔心作偽,但若盟主發令時有湖主不在身邊,隻將五張符紙放在一起勘驗便知真假。”

    江朔恍然大悟道:“原來盟主之寶是這個用出。”

    渾惟明笑道:“隻因古鏡片刻不離盟主,才以鏡背紋理做印記,這古鏡卻另藏有一個大秘密,曆代隻有前任盟主傳於下一任盟主,惟明亦不知曉,少主你隻能自己去問李使君啦。”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74章 少主行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74章 少主行令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