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草聖張旭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95章 草聖張旭

    張旭笑道:“當然是裴將軍的劍法啊,此舞名為《裴將軍滿堂勢》,本就是從裴將軍劍法中生化而來。”

    唐人好武,裴家劍法並非什不傳之秘,時人多有習練的,李白更是得裴旻親傳劍法,因而江朔見過。公孫大娘使的雖是裴家劍,但她手使雙劍,一揮而成兩招,裴家劍雖隻二十八路,但雙手各出一招組合起來就有了千百種的變化,因此公孫大娘舞劍幾百招也無重複之處,更兼她腳步輕盈,繞著堂內飛旋,雙劍飛舞如電,讓人看了隻覺目眩神馳。

    江朔習練過神樞劍,這神樞劍乃天下氣宗禦劍的總訣,本身雖然招式極其簡單,但學會了神樞劍,再觀天下劍法無不融會貫通,江朔看了這一會兒,已知公孫大娘劍術之妙,對張旭道:“我觀大娘劍法似快實慢,似簡實繁。”

    張旭目光不離公孫大娘,口卻對江朔道:“哦,溯之你詳細說來聽聽。”

    江朔道:“我見過裴將軍使劍,本是端凝厚重的路子,大娘舞劍看起來舞動如飛,不和裴將軍劍式法度,其實她每一招並未使全,一招隻使半招那便是快了一倍,如隻使三分,那便是快了三倍,因此說是‘似快實慢’。然而這半招、三分招若使的不對,劍招零散便和亂舞沒什分別了,大娘所舞看似略去了部分招式,但未使出來的劍招意韻猶在,從無招處見有招,實是比使全了還難,因此說是‘似簡實繁’,看似沒有法度,實則不出法度。”

    張旭點頭道:“不錯,溯之你很有見地,我當年從大娘舞劍中悟出的筆法大意也是如此,看似狂草不工,實則將楷書隸篆之法盡皆蘊含其中,形連而意斷,每一個字的意韻便如大娘的劍招一般仍各自留存在書體之中。”

    張旭雖然覺得江朔小小年紀有此見識殊為不易,但這都是他三十年前就悟到了的,因此也不覺得有甚稀罕,隨口答話,雙目卻仍不離公孫大娘。

    江朔接著說:“草書之道我自然不如張長史看的通透,隻能單以武功論,我卻在想大娘舞劍何以比其他娘子好看,這些人都是她的弟子,我悟出的道理大娘自然也和她們說了,卻為何未得她真傳?”

    張旭道:“嗯,說的有理,那你以為原因為何?快說,快說……”

    江朔道:“劍譜上的劍招,本需使全才能銜接,但大娘舞劍不使全招,其劍意卻仍然連綿不絕,這功夫可不是靠‘孰能生巧’練出來的,靠的是,我所學神樞劍譜說‘以力禦劍,外演千萬,而神不及一,雖千萬而不能勝也,以氣禦劍,內藏千萬,而外泄其一,雖見一而無往不勝’,說的就是以氣禦劍的好處。”

    張旭聽了不禁陷入了沉思,默默點頭道:“說下去,說下去……”

    江朔續道:“我觀大娘舞劍,與前麵兩個小娘子不同,二娘子渾脫飛劍,需按固定套路千錘百煉,邁步出手不能差之分毫,否則輕則斷手斷腳,重則當場殞命。大娘舞劍看來無有固定程式,而是心之所至,發乎其外,氣之所至,招式自成,這路無招勝有招的心法,卻不是按部就班,勤學苦練就能學會的。”

    張旭心有所悟,嘴訥訥道:“然而人體有之說終是太過玄虛……”

    江朔道:“這有何虛?”伸右手握住張旭的右手腕子,將內力從他勞宮、少府二穴注入,二穴各通心經與包絡,張旭頓時渾身一震,道:“妙哉,妙哉!”

    江朔又以左手按在張旭背後督脈靈台穴上,將內力注入督脈,張旭從未練過內功,這內力入體便如一股清流衝開一重重塵封了數十年的門戶,向下一路奔流蕩滌,進入任脈,又自任脈上溯,如甘泉上湧衝破層層岩石壁壘,向上趵突翻湧,直衝頭頂百匯又複入督脈,瞬間就在他體內行了一個小周天。

    此時公孫大娘已經舞劍完畢,樓上掌聲雷動,無數的鮮花彩綢拋向堂中,簡直要將地麵都鋪滿了,張旭卻渾如未覺,隻覺體內三丹田輪轉如飛,神府清朗,許多年來不得索解之事豁然洞明,他忽然站起高喊道:“快取紙筆來!”

    張旭行事特異,眾人常見他如此,早已見怪不怪,李龜年笑道:“張癲又要發癲了。”

    小廝趕忙取來筆墨紙硯,卻是賬房用的粗紙散筆,安慶宗上前將那小廝一腳踢了個跟頭,道:“混賬玩意,張長史豈能用這等下賤貨?快奉上五色箋,紫毫雞距筆筆。”他身後的少女李珠兒立刻奉上一遝箋紙,和一管毛筆,這箋紙堅滑細膩,染以青、赤、白、黑、黃五色,確是安國寺所造名物。筆則是湘妃竹的身管,筆尖為兔毛紫毫,再用紙將兔毫纏起來,外披羊毫增加蓄墨量,這種筆稱為雞距筆,乃宣州特產名品。

    張旭將五色箋在案子上鋪排好,卻將雞距筆扔在一邊,道:“太硬,太硬,不堪用!”隻見他打散發髻,握住自己所剩不多的一縷頭發,將頭發直接浸在墨中,提將起來將濕發握在手中甩掉了一些墨汁,直接在五色箋上勾勾畫畫寫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95章 草聖張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95章 草聖張旭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