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盧氏兄弟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139章 盧氏兄弟

    郭子儀對江朔道:“我這樣說,是因為李楷洛確有其人,我還認得他的兒子……”

    見江朔疑惑,郭子儀解釋道:“我認識的李楷洛也是個契丹人,不過他曾是契丹酋長,則天女皇朝中率部內附大唐,此人能征慣戰,累遷至左羽林大將軍,封薊國公,現為朔方節度副使,其子李光弼為朔方都虞候,與子儀同僚。”

    獨孤湘道:“我聽說胡人不知避諱,父子同名也是常有的事情,恐怕這胡剌也是仰慕李國公的威名,所以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李楷洛。”

    郭子儀道:“也有可能,反正薊國公李楷洛本是賜姓,亦非其本名。”

    江朔道:“是了,李懷秀、孫孝哲都叫他契丹名字胡剌。”

    郭子儀道:“這胡剌帶我們出關,自稱認得路途在前帶路,跑入狹穀前卻突然不見了,想來他是偷偷下馬讓空馬跑過穀去,自己卻上了山崖,利用事先布置好的落石陷阱進行伏擊,不過此人先助我而後害我,委實令人費解。”

    江朔道:“郭軍使有所不知,這李楷洛和孫孝哲同謀,本擬將朔方軍誘至小金城關下和安慶緒鬥個兩敗俱傷,不想被我攪局,安慶緒率軍退出小金城,你們才得以安然穿過小金城。”於是備述前情,郭子儀才知他們到來以前,小金城中發生了這許多變故。

    郭子儀鄭重向江朔叉手一拜道:“溯之,幾日之內你可已救了我三次了。”

    獨孤湘問道:“怎是三次?”

    郭子儀道:“李懷秀劫營,小金城設伏,狹穀落石,可不是三次。”

    江朔忙道:“全是機緣巧合,郭軍使無需多禮,若非軍使在籠火城下相救,也沒有溯之後兩次替軍使解圍了。”

    郭子儀笑道:“不錯!景尊雲世人當相愛,愛人需如愛己,助人既是自助,今日實知此真言非虛也,讚美景尊!”

    江朔這才想起郭子儀是景徒,三夷教中江朔從未見過祆教徒,摩尼教人稱魔教,盡是凶惡之徒,他自然沒有好感,唯有這景教,無論普羅法王、伊斯大德,還是郭子儀都是立身中正,既友善又有俠義心腸,他委實敬佩,心中不免對景徒生出親近之心。

    這時落在後麵的龍馬和漕幫三人也趕到了,三人隻聽到落石的轟鳴聲,卻不知道發生了什,苦於山路窄小,無法越過騎兵大隊,隻能隨著隊伍緩慢通過峽穀,到了開闊地才得以和郭子儀、江朔相會。

    聽江朔將李楷洛布落石陷阱之事說了,眾人都一齊大罵這燕軍細作狠毒,盧玉鉉道:“少主,郭軍使,此番雖然脫險,但此處仍不宜久留,還是快些走的好,進入河東的防區才能安心。”

    郭子儀道:“盧郎莫急,我命在大軍此稍停,一是進行軍了這久也該稍作停留修整一番,二是那胡剌將我們引到此處,須得先確認這條路到底是不是通往河東的道路,再做分辨。先前我已向前後兩路派出斥候去探路了。”

    盧玉鉉叉手道:“郭軍使思慮甚詳,原是盧某唐突了。”

    江朔亦心道,郭軍使果然是有大將之才,遇變不亂,不動聲色之際已將軍務都料理停當了。又見獨孤問坐在那閉目運功,知他方才接巨石時受了內傷,忙過去幫他推拿後背,以內力輸入老爺子體內助他療傷,獨孤問隻覺背心一暖,一股溫煦的內力緩緩注入,知是江朔助他,當下也不說話潛心運起功來,隻片刻功夫,他雙眼一睜,重又精神煥發地道:“朔兒,收功吧,我已大安了。”

    此時江朔的內力早已收發自如,全不憑經脈運行,尋常人以內力助人療傷,事成之後需得緩緩收回,再在自己體內運行得幾個周天才能將內力收回氣海丹田,而江朔聽獨孤問說收即收,根本無需還納真。獨孤問驚道:“朔兒,我今日始知你內功修為之深,已不在貞隱先生李含光之下,隻怕與當年白雲子司馬承禎的修為也已相去不遠了。”

    江朔口道:“爺爺謬讚。”心中卻想:自己此刻修為比尹子奇還尚有不如,比空空兒可就差的遠了,他們的師傅北溟子到底有多高的修為,實是難以想象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練功這事真是既有趣,又叫人心焦。

    江朔見盧玉鉉在側,突然想起來,問他道:“盧大哥,你是不是有個兄弟叫盧磐桓?”

    盧玉鉉奇道:“在下確實有個胞弟叫盧磐桓,少主見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139章 盧氏兄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139章 盧氏兄弟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