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新羅改製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270章 新羅改製

    江朔沒想到金良相和金萬宗二人竟然會刀兵相向,他撤下架在金萬宗脖子上的七星寶劍,還劍入鞘,對金萬宗叉手道:“大上等,多有冒犯還請見諒,不過我記得你不是也支持漢化改製的?那日你還說信行和安祿山勾結做的不對,怎如今你也反對改製了?”

    金萬宗哼了一聲道:“學漢家禮儀教化,我當然是讚成的,漢字典雅、韓文粗鄙,在真骨貴族中推行漢學我也是支持的,但現在金良相攛掇聖王廢除祿邑,卻是動搖了我國的根本,實乃亡國取亂之道,我如何能答應?”

    江朔不解道:“祿邑是什?”

    金良相道:“江少主,你有所不知,這祿邑製度乃我新羅官製,所謂祿邑,就是按官階高低,授予官員土地作為俸祿。其實這一製度並非我新羅獨創,亦是源自中原,不過中原早已廢止的故製,我新羅卻還一直死抱著不放罷了。”

    江朔道:“金侍中所言我聽著像‘食邑’?就是君王以田邑分封功臣貴胄,受封臣子乃至後代子孫都可以食其租稅,這在大唐也有啊。”

    金良相道:“大唐的食邑與我國祿邑不同,大唐的分封其實是虛領,雖享有租稅之利,卻無牧民之權柄,而新羅的祿邑製類似先秦時的‘采邑’製度,一旦分封,這片土地上的田租、人口盡歸授封的勳貴所有,新羅王亦無權過問,長此以往,勢必諸侯不斷坐大,王權日漸式微。”

    江朔道:“呀,是了,我聽說春秋戰國諸侯互相攻伐五百多年,皆因周王室式微,無法約束諸侯所致,晉有八王之亂也是實封諸侯王所致。”

    金良相道:“是啊,大上等,你看此理在中原人人皆知,便是江少主這樣的尚未弱冠的少年也知曉。你卻為何依舊冥頑不靈呢?”

    金萬宗道:“祿邑製雖不能說盡善盡美,但這是祖宗成法,新羅一向是聖骨、真骨共治天下,如要廢棄祿邑,那便是叫猛虎吐出到嘴的肉,不但難以成功,更是取死之道啊!”

    金良相道:“大上等,祿邑製不僅削弱王權,更堵塞人才進身之階,你看現在朝中都是真骨貴族之後,做官看的不是能力而是出生,魏晉大搞九品中正的門閥政治,結果招致五胡亂華,一百多年間漢人幾乎遭到滅頂之災。而大唐之所以強盛,還是得益於廣開科舉取士,打破了門閥貴族壟斷之故。你看看我們新羅現在世卿世祿,花郎子弟本應弓馬嫻熟、能文能武,現如今卻多是塗脂抹粉,清談玄言之輩。”

    金萬宗道:“嘿,世卿世祿可也出了謝安這樣的大賢,謝安嚐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侍中難道是要做我新羅的商鞅?”

    二人唇槍舌劍,旁征博引皆是漢人典故,且多為江朔所不知,他不禁聽得目瞪口呆,亦深感新羅受漢學影響之深。

    金良相慨然長歎道:“若能使我新羅富強,良相便是五馬分屍,死了也甘心。”

    金萬宗冷笑道:“你既不怕死,又怎讓我追了一路,早在新羅就引頸就戮多好?省了某多少力氣。”

    金良相叉手道:“漢化大業未成,良相還不敢死。”

    金萬宗道:“但使老夫有一口氣在,便不能坐視小輩胡鬧,今日既然失手被擒,你殺了我便了,要我支持你們改製想也休想。”

    金萬宗是真骨貴族的中的耆老,比金良相和新羅王金憲英都長了一輩,因此對金良相說話的口氣都似長輩教訓小輩一般。

    江朔心道:他二人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有我在此,要保侍中平安,也不能讓讓侍中殺了大上等,在他內心之中卻更傾向於想要按唐製改革的金良相。

    金良相突然在冰麵上雙膝跪地,向金萬宗磕頭泣道:“大上等,你便讓我們試一試又如何?我們也不立即就和大唐一樣搞科舉取士,先按漢武帝‘推恩令’之法,逐代削弱世襲貴族的權勢,推行察舉,征辟民間遺賢。”

    金萬宗語重心長地道:“良相啊,我並非非要置你於死地不可,但縱觀漢家曆史,首倡改製之人往往不得善終也就罷了,更要禍延子孫,我與你父金孝芳相交甚厚,實不願你一族因你而遭株連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270章 新羅改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270章 新羅改製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