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無教之民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412章 無教之民

    “無遮大會”原是指天竺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大會,又稱無礙大會,取義無所遮擋、無所妨礙之意,一切僧俗人等,不分貴賤、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聚集在一起辯論佛法的盛會。

    史上最著名的無遮大會便是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載的,天竺賢王戒日王在曲女城為玄奘設無遮大會,玄奘登壇宣講大乘教義,與小乘論師辯論並獲勝後載譽歸國。

    不過無遮大會之肇始絕非源自玄奘法師,早在南梁武帝時,無遮大會便已盛行一時,開元二十二年,神會大師在滑台大雲寺召開無遮大會,宣揚禪宗南宗教義,公開斥責神秀、普寂的北宗“師承是傍,法門是漸”,正式宣布了惠能一脈的回歸,並開啟了少林南北宗數十年的紛爭。

    今日飛鴻子假借“無遮大會”之名,卻不知要與九教辯論什?

    鐵箏道元合十道:“南無佛陀耶,無遮大會乃我釋教大齋會之名,所論雖然無遮、無礙,但終是一宗之教義,今日廣邀九教齊聚,卻不知要作何‘無遮’之爭?”

    飛鴻子笑道:“我曾在少林數十年,雖隻是個火頭僧,卻也數度躬逢寺內無遮大會。少林為禪宗名,禪理參詳不透,相持不下之際,便以武技一較高下。”

    江朔心中疑惑,他怎到過少林寺,聽少林高僧說少林是禪定第一,武學尚居其次,飛鴻子卻說寺內僧人道理講不通,便打一架來決定誰對誰錯,真會如此?

    果然,鐵箏道元怒道:“道元雖非禪宗,但想來我釋教向來以理為先,怎可能以武力高下來分辨有理無理?”

    飛鴻子聞言冷笑道:“開元二十二年,神會在滑台無遮大會上,公開詰難北宗,你覺得他是怎全身而退的?”

    鐵箏道元雖是佛門弟子,但大唐釋教各宗並不互通有無,他又久在西北一隅的崆峒山,對於當年滑台無遮大會上發生了什並不清楚,被飛鴻子一問,不禁有些含糊。

    飛鴻子見道元不答,自問自答道:“諸位可能不知,滑台無遮大會上,普寂當即便和神會動手比試,說是二人武功亦是一頓一漸,正好以武功修為一辯頓漸孰優孰劣,不料卻大敗於神會,其時北宗實力遠勝南宗,前後有三批高手圍攻神會,或明火執仗,或暗中偷襲,神會之所以能活到現在,靠的可不是以理服人。”

    馬祥仲巴傑插進來道:“飛鴻子,現在說那十幾年的陳年舊事可扯遠了吧,我們可沒這閑工夫聽你講故事,今日召集九教無遮大會所謂何來,還是直說吧。”

    飛鴻子道:“今日請九教前來,自然是要商量和九教都休戚相關之事。”

    此言一出,各教都麵麵相覷,要說各教互相間多有衝突本不足為奇,但要說和九教都有關係,可就讓人難以索解了。

    果然馬祥仲巴傑道:“這倒是天下奇譚了,有什事和九教都有關係?”

    飛鴻子道:“如今西麵伊教漸有一統大食之勢,吐蕃是苯教和釋教的天下,大唐皇家崇道民間禮佛,西來三教也各有信眾,隻有安西之地,九教混雜,無人主宰,各教信眾常有齟齬,攻伐不斷。不。”

    眾人一齊點頭,祆教之中為首之人道:“那是因為安西都護府,胡漢混雜,信仰自然也無法統一,難道飛鴻子你還想以一己之力強迫整個安西都改信一教嗎?”

    這時景教伊斯手畫十字道:“庫魯思薩寶說得不錯,安西各族各有信仰,非武力所能改變,就算今日大會上以武力決出勝負,也斷不能強迫信眾改信別教。”

    “薩寶”乃大唐祆教祀官薩寶府官,主持祭祀,這位庫魯思薩寶官居四品,是九教中唯一有品級的宗主。

    伊斯此言一出,立刻有幾教的首領點頭附和,飛鴻子笑道:“庫魯思薩寶和伊斯法王說得不錯,我隻是說一個事實,信仰駁雜是危亂之源,不如歸於一教來得好,不過……”他拉了個長音,環視一圈,道:“安西已成今日局麵,非人力所能改變的了。”

    這時那黑衣大食的首領不悅地道:“霍姆什,你到底想說什?又說不好,又說不能改變,那今日到這來召開大會又是為了什?隻是聽你分析一通?”

    飛鴻子本非漢人,“霍姆什”是他波斯語的名字,乃“鴻雁”之意。

    飛鴻子伸出右手撫左胸,對那黑衣大食人躬身施禮道:“伊本先知莫急,且聽我說完。如今有一國新立,其民無教,以某之見,切不可再生亂象,為其定一國教,方可避免重蹈覆轍。”

    馬祥仲巴傑奇道:“哪有這等事?天下之地各有其主,哪去找什無教之民?”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412章 無教之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412章 無教之民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