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燭龍神功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454章 燭龍神功

    拓跋守寂此言一出,獨孤湘驚得呆住了,她剛想發問,忽然聽到“哇”的一聲,空空兒吐出一口鮮血,悠悠醒轉過來了。

    拓跋守寂喜道:“空空兒,你醒啦。”

    空空兒氣息衰弱地道:“多謝拓跋老兒,救我狗命。”

    空空兒語帶戲謔,拓跋守寂卻正色道:“空空兒你也不需謝我,若非為了救我這不肖子,你也不需涉險。”

    空空兒笑了笑,沒再說話,閉上眼睛默默運起功來。

    獨孤湘等了片刻,不見他二人再說話,她此刻好奇心大盛,哪按捺得住?連珠問道:“空空兒你真的不是北溟子?那真正的北溟子現在何處?你怎會突然暈倒,李歸仁明明沒有傷到你啊?還有,你和大上白怎關係這好?”

    空空兒閉著眼睛笑道:“小湘兒,你一次這多問題,我隻一張口,可回答不過來喲……”

    說著他忽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又噴出了一口鮮血,拓跋守寂忙將手掌重新按上他的後背,要再輸真給他。

    空空兒卻以手拍拍拓跋守寂的手背,示意不用,同時道:“我現在虛弱得很,不如請拓跋老兒代我回答小湘兒的問題吧。”

    又轉頭對拓跋守寂道:“湘兒是追雲逐月獨孤大俠的外孫女,無需有任何隱瞞,都實告湘兒便了。”語畢又閉目運起功來。

    拓跋守寂眉毛一揚,對獨孤湘上上下下重又打量了一番,卻沒有問什問題,直接道:“好!便由我來講述,北溟子其實不是一個人,這個名字傳承了不知道多少代。”

    獨孤湘先是震驚,接著若有所思地道:“是了,爺爺告訴我有些江湖的人士的代號會代代相傳,像什過山風、鬼見愁、雲生西北、霧長東南等等,北溟子隻是一個代號也不為怪……但是,北溟子聲名遠播,見過的他的武林俠客甚眾,為什從來沒聽人說過北溟子不是一個人?”

    拓跋守寂道:“那是因為他有一項和別人不一樣的功夫,返老還童。你想想北溟子是不是出世之後很快就複歸沉寂,多少年後才再次出世,這時和他交過手的老家夥們,隻會覺得他返老還童的功夫神奇無比,誰還會記得他年輕時是不是這副尊容呢?”

    獨孤湘奇道:“大上白,你不是剛說北溟子不是同一個人?那這所謂返老還童之術其實根本不存在?隻是因為原本就不是同一個人?”

    拓跋守寂道:“北溟子所修煉的燭龍功確實能讓人返老還童,但返老還童並非長生不老……非但不能長生不老,反而有害無益。”

    獨孤湘道:“啊?返老還童有什害處?”

    拓跋守紀道:“任何人都是由稚嫩而強健,再由強健而衰老,此陰而陽,陽複歸陰的天道循環絕非人力可以扭轉,雖然中原內功修煉之法愈老內力愈加精熟,可以讓人老而彌堅,但衰老仍是不可避免,內力雖強,肌骨已老,遇到正當壯年的頂尖高手仍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獨孤湘接口道:“我爺爺也說過類似的話,叫什‘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拓跋守寂點點頭道:“不錯,但總有人想要逆天改命,創製出燭龍功的第一位北溟子,可說是天縱之才,竟能用內力易筋換骨,重返壯年。”

    獨孤湘道:“如此不世神功,這從沒聽說過呢?他既然創造出了如此神妙的功夫,為何不開宗立派,廣收門徒呢?這功夫真要這厲害,現在天下應該沒有其他門派,都是北溟子燭龍功門下了。”

    聽到獨孤湘這樣講,正在閉目運功的空空兒不禁嘴角上揚,才笑了一聲,又開始咳嗽起來。

    拓跋守寂道:“你看看空空兒兒模樣,也應該能猜出原因,那位前輩創出燭龍功後頗為得意,不過他可還沒想到要收弟子傳授武功,因為當時他認為燭龍功既然可以返老還童,那自己便是不死之身了,若你是不死之身又何必收徒弟呢?”

    獨孤湘道:“是了,收徒弟那是怕自己死後,功夫失傳,但若是不死之身,自然就不需要傳人了。”

    拓跋守寂道:“然而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很快反噬就來了!返老還童並不能持久,需要不斷勤練功法,才能維持年輕的狀態,有旦夕鬆懈,就會返衰。”

    獨孤湘道:“習武之人本就每日早功晚課,勤練不輟,這也不算難事吧。”

    獨孤湘自己練武就頗為懶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勤練並非難事”這樣的話從她口中說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拓跋守寂可不知道她的底細,道:“燭龍功和尋常武功不同,內力不能有絲毫折損,饒是你每日勤練不輟,若與人交手,內力也會消耗,可不就又不能壓製衰老了。”

    獨孤湘道:“啊?那豈不是不能和人動手,若是如此縱有絕世武功又有何用?”

    拓跋守寂道:“北溟子可不是尋常人,他苦心思慮,終於找到了出路,他自以為的出路……”

    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沒人知道北溟子是怎修煉的,總之他不再返衰,亦能自如地使用內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454章 燭龍神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454章 燭龍神功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