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不凍神泉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520章 不凍神泉

    江朔亦知此刻再怎擔心也是無濟於事,索性安心養傷,想別的也是無用,他平躺在那無法移動,飲食、擦洗全靠摩訶衍,摩訶衍本是禪宗僧人,又醉心醫術,每日殷勤服侍江朔倒也不以為意。

    那巨熊自從得回二崽之後,性情變得溫順了許多,它感激摩訶衍幫他找回二子,對摩訶衍頗為親近。

    那頭新死的犁牛若隻是摩訶衍和江朔二人倒是可以吃很久,但馬熊母子食量驚人,不消幾日就把犛牛肉啃了個幹淨。

    摩訶衍雖然不忌葷腥,但隻能吃“不見、不聞、不疑”之三清淨肉,那犁牛是自己跌下冰穀摔死的,自然可以吃得,若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去狩獵,那可就是破戒了。

    新鮮牛肉吃完之後,餘下的年深日久的幹屍,人獸皆不敢食,摩訶衍除了外出撿拾野果,便是砍倒巨菌來吃,他以一口大鐵鑊,盛滿冰川融水,將菌子切碎了熬煮多時,祛其毒性,便可食用。

    巨熊母子倒也能吃素,數日不食葷隻吃菌子也能過活,摩訶衍不禁心生憐愛,讚道:“黃金熊倒也頗具菩提智慧,不貪口腹之欲。”

    黃金熊是江朔對巨熊的昵稱,因其背毛烏黑,腦袋上的毛卻是金黃色的,摩訶衍覺得這名字形象,便也這樣稱呼母熊。

    然而他才誇了黃金熊沒幾日,那母熊便叼了一隻野兔回來,其實馬熊平時多吃野果、野草,但母熊正在哺乳期,便需要多吃葷食,才有足夠的奶水喂養小熊,因此隔三岔五便偷跑出穀去捉野味回來打牙祭。

    江朔曾問過摩訶衍,黃金熊既然知道出路,為什還留在穀中?而不帶著兩個熊崽離去,摩訶衍猜測大約是怕再遇到求偶的公熊,且這冰穀上窄下寬,風雨不透,雖然寒冷,卻也免去了高原上夏日正午的灼熱,因此才帶著二崽在此常住了下來。

    黃金熊是個狩獵高手,每每出去絕無空著口回來的,野羊、野兔、旱獺,乃至飛鳥都曾叼回來過,但它最厲害的還是獵兔,摩訶衍見過它獵兔,並非追著兔子跑,而是追蹤野兔尋到兔穴後,以利爪刨開洞穴直接捕捉,因此捕兔既快又準。

    所獲頗豐的時候,黃金熊還會分獵物給二人,摩訶衍照例是不吃的,因為唯恐破了“不疑”之忌,所謂“疑”指的是“懷疑旁人為了自己而殺生”,黃金熊會多獵一物難說不是專為二人捕來的,因此摩訶衍不敢食用。

    但他知道江朔重傷之餘血俱虧,多食葷可以幫他盡快恢複,因此摩訶衍雖然自己不吃,卻不禁止江朔吃,非但不禁止江朔吃,還幫他煮,喂他吃肉喝湯,六角龍也少不得分到一些骨渣肉碎。

    如此二人一龍三熊,在冰穀之中倒也無憂無慮,其樂融融,倏忽間便過了三個月的時間,江朔已經可以舉手抬足,自如地轉動脖子了,雖然背脊仍然麻木,不能起身,但比之先前隻能躺著一動不動可是好太多了,他內功卻也沒方才,陰陽二在四肢百骸中皆已運轉自如更勝過往,隻不過督脈不通,百脈不行,體仍然無法循行周身。

    摩訶衍則開始要訓練黃金熊,原來江朔距離自己能走還早得很,如以雙手抱著他走,人手無法承托所有脊骨,不免會讓好不容易拚好的脊骨錯位、斷裂,因此摩訶衍想要讓江朔仰躺在黃金熊背上來轉運,黃金熊後背寬大,可以均勻地托住江朔整個背脊。

    但這樣需要熊走得相當穩當,更不能把江朔摔下來,又談何容易,摩訶衍先用自己試,但他和黃金熊語言不通,叫行卻停,叫前卻後,更時不時的左右打轉、人立跳躍,把摩訶衍摔得鼻青臉腫、渾身淤傷。

    如此三五日之後,江朔終於看不下去,張嘴對黃金熊“嗷嗷”叫起來,母熊一愣,江朔又對它用同樣的聲調叫了一遍,母熊走近江朔,好奇地看著他,江朔第三次發聲之後,母熊終於也回了幾聲。

    江朔和黃金熊一人一熊便“嗷嗷嗚嗚”地交談起來,摩訶衍大奇道:“小兄弟,你會熊語?”

    江朔道:“原本這吐蕃馬熊的話,我是不懂的,但訶黃金熊朝夕相處三月有餘,多多少少總會了一點。”

    摩訶衍不可置信的遙頭道:“我也和它共處了這久,怎完全沒有頭緒?”

    江朔道:“那是因為大和尚你壓根沒想到馬熊的吼叫聲也是在說話,它雖每日對你言語,你卻充耳不聞,自然聽不懂啦。”

    摩訶衍道:“奇哉、奇哉,我此前也沒見你和它對話,怎忽然就懂得它吼聲的意思呢?”

    江朔道:“我雖不通高原馬熊的吼聲,但我學過獸語,野獸說話的道理我卻是懂的,獸語不同於人言,人說的話可以與文字一一對應,獸語則沒有這複雜,野獸沒有文字,絕對不會逐字逐句地表達所行所思,唯有用心體悟才能明白獸語。”

    摩訶衍若有所悟道:“小兄弟,你這番話頗含禪機啊……隻是人真的能和熊交談?”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520章 不凍神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520章 不凍神泉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