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風雲三年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530章 風雲三年

    獨孤湘對著江朔滔滔不絕,把三年來發生的大事略述一遍,間或由南霽雲補充兩句,這三年天下可說是無甚大變化,又可說是翻天覆地、暗潮洶湧。

    說無甚大變,那是天下大勢好像仍是如此,安祿山未敢反叛,吐蕃被困於石堡,大食未過蔥嶺,回紇這具漠北,大唐朝中則還是李林甫當權,貴妃楊太真聖眷正隆,看起來大唐還是一派盛世繁華的景象。

    然而繁華之下則是另一番暗潮洶湧的景象。

    天寶六載,也就是江朔墜崖後第二年,正月間,聖人廣求天下賢士,命通一藝以上者皆至京師,由禦史中丞王監試,試以詩、賦、論,竟無一人及第,於是李林甫上表祝賀“野無遺賢”。

    於此同時,李邕遭李林甫勾陷,羅希奭奉命趕赴北海,將李邕就郡決殺,其時李邕已是七十高齡,連走過場的審判都沒有,便被殺害了。

    這一年,李林甫屢起大獄,別置推事院於長安,擢楊太真族兄楊釗為禦史,指使其奏刻異己,再交付羅希奭、吉溫二酷吏審之。

    早已貶為播州太守的皇甫惟明被賜死,而早在天寶五載十月,韋堅也已經慘遭殺害了。

    李林甫欲動搖太子地位,勾陷與太子交厚的王忠嗣,聖人對王忠嗣一直極為信任,但事涉太子,他卻立即將王忠嗣貶為漢陽太守,後又轉為漢東太守,兩年後的天寶八載王忠嗣突然暴斃,時年不過四十五歲。

    天寶六載三月範陽、平盧兩鎮節度使安祿山兼禦史大夫,安賊更是恬不知恥,自請為比他年輕的多的貴妃楊太真的假子。

    由是,朝廷內有李林甫,外有安祿山,內外一般的混亂荒唐、黑暗可怖。

    天寶七載,貴妃族兄楊釗遷給事中,兼禦史中丞,專判度支事。

    此人之奸比李林甫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揣測上一喜奢,刻下民以厚斂,張虛數以獻狀,搞得民怨沸騰,民生日益艱難,而聖人居然認為他善於理財,反而恩幸日隆。

    而楊太真恩寵無比,她的姐姐也跟著得道升天,皆封為國夫人,可以隨意出入宮掖,勢傾天下,連聖人的同母親妹玉真公主見了也要讓她們三分。

    今歲,也就是天寶八載,楊釗又上奏說各州縣殷富,倉庫所積粟帛,動以萬計,奏請聖人將各地所征丁租地稅皆兌換成布帛輕貨輸往京師,又奏藏庫充實,如今盛世古今罕見。

    聖人大喜,賜楊釗紫衣金魚帶以賞其聚斂之功,更以為國用充足,視金帛如糞土,動輒賞賜貴寵之臣,仿佛無窮無盡一般,卻不知天下疲敝已極。

    當然也不都是壞事,安西副都護高仙芝攻克小勃律,因軍功為在安西龜茲、焉耆、疏勒、於闐四鎮節度使。

    而王忠嗣最信任的郭子儀、李光弼、哥舒翰等將未受王忠嗣的牽連,還都有晉升。

    郭子儀則升任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橫塞軍使、安北副都護,李光弼為河西兵馬使、赤水軍使,而哥舒翰則為聖人更為所喜,任西平太守,充隴右節度使。

    如今圍攻石堡城之戰的統帥便是哥舒翰,哥舒翰的戰法其實與王忠嗣一脈相承,先是在廓州積石山設伏重創了吐蕃軍,又築神威軍於西海之東,對石堡城的吐蕃軍形成了南北夾擊的態勢。

    至此,吐蕃軍隻能借著石堡城天險據守,卻無法派出援兵了。

    今歲哥舒翰又築城於西海中龍駒島上,謂之應龍城,用以囤積糧草,準備入冬亦不撤軍,徹底困死石堡城。

    聽了這三年來發生的事情,江朔不禁唏噓,尤其聽到韋堅、李邕皆被羅希奭害死,不禁又是後悔,又是自責,道:“當年若是我殺伐果斷些,除掉羅希奭,韋相公和李使君也不會慘死了。

    葛如亮卻搖頭道:“羅希奭隻是李林甫的鷹犬,聽湘兒所言,這背後還有隱盟的推波助瀾,就算你一早殺了羅希奭,還有吉溫、還有王、還有楊釗,天下到了今日疲敝的局麵,不是手刃一兩個奸臣所能夠解決的。”

    江朔知道葛如亮所言在理,但這絲毫沒有讓他覺得好過一些。

    獨孤湘卻道:“怎沒用,今日朔哥重出江湖,不就挫敗了皮邏閣老兒火燒應龍城的陰謀?”

    江朔這才知道原來湘兒很早就躲在土城城牆另一側了,厚實的土牆可以用來隱藏呼吸,同時將耳朵貼在城牆上,卻能夠聽到另一邊傳來的說話聲。獨孤湘定是這樣“聽壁腳”知道了皮邏閣的陰謀。

    江朔笑道:“葛莊主說的不錯,天下事不因一人興廢,湘兒,你們這次伏擊皮邏閣部署十分縝密,就算沒有我出手,想必早晚也能擒住皮邏閣。”

    葛如亮手撚胡須甚覺受用,這樣周密的部署,自然不可能是粗枝大葉的獨孤湘所能謀劃的,而是出自葛如亮的擘劃,他對江朔所言深以為然,自己夫婦雖然不能想江朔這樣幹淨利落地拿下皮邏閣,但要戰而勝之也隻是時間問題。

    就在此時,忽然聽到東方隱隱傳來一聲轟鳴,方才還黑魆魆的天穹竟然露出微曦。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530章 風雲三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530章 風雲三年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