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人類、超人、神靈(7000字)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夜神說話 本章:154 人類、超人、神靈(7000字)

    情緒化身,是超人意誌的一種外顯。

    從尼采第一次提出超人哲學,到巨大月亮將超人從一種理論轉變為一種實質,上百年間,人們一直在思考,超人意誌的背後到底是什?

    如果說超人是人類的一種進化,克服了極端環境的普通人會蛻變為超人,但超人之間亦有差距,這分明意味著,超人依舊是一個向上進化的過程。

    倘若這樣,這種名為超人的過程,最終的目的地,又在哪?

    張紫河教授說,超人的目的地,其名為「神」。

    張紫河教授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五步登神階梯修煉法》,他結合了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薩特與加繆等哲學家的理論,為普通人如何成為超人、成為超人後應當如何完成每一次進化與突破,帶來了更為係統的方***。

    張紫河認為,普通人成為超人之後,會經曆五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修煉者要嚐試將劇烈爆發的情緒力量進行收束,直到這些力量能夠凝聚成一個可以被觀測的實體,收束的情緒會依托這一實體最終長出軀體、手腳和頭顱,這樣的過程,便叫做「情緒化身」;

    情緒化身同樣是一種名詞,它是所有超人一生的夥伴,它是你感懷離別時的背上,蒙受屈辱時的憤怒,麵對未知時的恐懼,瀕臨死亡時的絕望;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一部分的你。

    因此,張紫河教授把超人修煉的第一步,叫做化身期。

    而在超人們完成化身期的修煉以後,他們就將要來到第二步,這一步,叫做表象期。

    表象是一種針對化身的專項突破,在這個階段,超人們需要針對性地增強自己直麵本源恐懼的能力,通過多次麵對在第一步時自己最害怕的絕境,來完成情緒化身的再一次蛻變,即,化身實體對於超人個體的脫離。

    在第一步中,超人們所召喚出來的化身,終究隻能作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即使它們能夠表現出一部分的人形,但情緒堆積所形成的實體最終仍然會與超人個體之間有實質性的連接,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一步的「化身」稱呼為「武器」。

    在化身期,情緒化身是超人們對抗環境的武器;

    而在表象期,超人們開始學習,如何使用化身來改變環境本身。

    表象期的超人可以將情緒化身顯化並離體,化身能夠存在於超人們周圍數米的位置,並獨立於超人們的行動,依照超人們對化身發出的指令進行額外行動,化身不再隻是超人們對抗世界的武器,而是在此基礎之上,成為了超人們改變世界的工具。

    就像原始人使用木棒作為鈍器擊打,但有一天,它們突然發現,木棒可以做成火把。

    從此便有了光。

    五顏六色的光,便是超人的表象。

    存活於世的超人們都帶有各自的顏色,其中的藍色通常來源於悲傷,紅色通常來源於憤怒,綠色通常來源於迷惘,但倘若是黑色,則絕大概率來源於絕望。

    絕望是最堅固的情緒牢籠,也是最豐沛的情緒養料;誕生於絕望的超人,往往擁有最強大的力量。

    在超人修煉的第二階段,超人們要學習的,就是如何自己找到的木棒,變成自己的火把,然後用火把帶來的獨特光線,去照亮世界。

    這種獨特的光線,就是能力。

    每個超人都會擁有自己的能力,這些能力通常是圍繞情緒化身而展開的,代表著在這樣的情緒下,超人們所擁有的、改變世界的願望。

    在表象期,這樣的願望能夠通過化身短暫地成為現實。

    你想要所有人都無法傷害你,那你的能力也許是給自己建造一麵堅固的盾牌;你想要你畏懼的事物遠離你,那你的能力也許是將你與

    你害怕的東西之間的距離成倍地拉長;你對你看不見的地方感到恐懼,那你的能力也許是創造出一枚能在黑夜中視物的眼睛……

    這些,都是一種基於願望所誕生的表象。

    細心的你也許發現了,在表象期,超人們的情緒化身能夠實現的「願望」似乎都有些淺顯,這是因為,情緒本就是一種橫衝直撞的東西,麵對那些巨量的情緒堆積,普通人連正確引導情緒發泄都做不到,更不用談引導情緒流向特定的方向了。

    在表象期,超人們能夠引導情緒流行特定的方向,所以他們能夠做到化身離體、願望顯形,但他們依舊做不到在更細節的地方引導情緒的流動,對他們而言,上就是上,下就是下,攻擊就是猛攻,防禦就是死守。

    而倘若有超人能夠做到操控這些細節,從猛烈的攻擊中分出段落來,在操控化身進攻時,讓暴風驟雨般的揮拳變成單次的、可操作段落的重複,這一來,超人的修煉階段就會走進第三步,便就是「法相期」。

    在法相期,情緒化身不再是一種工具了,而是變為了超人們的第二身,化身會隨著超人們的心念自由行動,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踢腿、甚至每一次使用能力,都將是如臂使指、收放自如的。

    穩定達到第三步的法相期超人,甚至能夠完成離體化身的重新收回,收回的化身緊貼超人們的肌膚,成為超人們的鎧甲,又或者一種特殊意義上的外骨骼機械。到了這一步,情緒化身的過程,比起化身,就更像是一種「變身」了。

    超人們不再是情緒的召喚師,也不再以情緒來作為自己的武器或工具,而是將情緒作為了一種「載具」,自己成為了這種「載具」的操控員。

    這種載具,便是「法相身」,也或者,我們可以將它叫做「巨人」。

    變身後的第三步超人,往往會根據自身體內奔湧的情緒能量而決定自己的法相身大小,常規來說,當超人能夠變化為法相巨人,它的高度,應當至少能夠達到十米。

    在這一階段,超人們的情緒會直觀地變化為它們外在的力量,巨人的力量來源於超人的情緒積累密切相關,超人與超人之間的戰鬥也將從百花齊放的不同能力戰鬥轉變為巨人之間拳與體的碰撞。

    張紫河教授認為,在人類曆史的古代,也曾有這樣一個超人哲學百花齊放的時期,那便是傳說中的神話時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那些亙古流傳的神仙故事中,動輒以巨人身顯化於凡間的神靈們,便顯而易見都是到達第三步的超人了。

    而在此之上,倘若那些神仙並非以巨人之相顯現於世間,而是帶給世人以移星換鬥一類的印象,留下千焦土、萬冰封一類的傳說故事,那這樣的神仙,便可劃分為第四步的超人了。

    這一步,便叫做心域。

    與理性主義者們認為世界客觀存在不同,唯心主義者與他們中的哲學家們普遍認為,世界是圍繞在自我周圍的各種印象的集合,人類改變外在客觀世界的過程其實都是因為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內心,而外部世界都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改變而自然改變的。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哲學當然並非世界的本來麵貌,但對於超人們來說,卻可以作為第四步修煉的重要基石。

    在這一步,我們不再要學會毀滅,我們要學會建造。

    如果

    說第一步是以情緒為武器,第二步是以情緒為工具,第三步是以情緒為載具,那第四步,我們便要用情緒來搭建自己的「房子」。

    在這片房子所覆蓋的範圍之內,天地之間的所有規則,都由我們掌控,不是因為那些規則聽從於我們,而是因為那些規則本就是從我們的心靈發散出來的,是我們情緒的一部分。

    而我們,本就是情緒的主人。

    在心域期,超人們要學會通過情緒化身,建造屬於自己的規則。

    這我們說「規則」,第四步的規則與第二步的能力是不同的,它們的不同並非表現形式與強弱的不同,而是本源結構上的不同。

    當我們講能力,情緒化身的能力,其實是超人的情緒在麵對外部極端環境時所作出的潛意識反應,這種潛意識反應到達極致之後,能力便會自然顯化,因此,「能力」本質上是環境賦予的,是一種對抗性的起源;

    但當我們說到心域期的「規則」就並非如此了,規則並非超人們與環境的對抗,而是超人們從自己的內心出發,自然誕生的一種理想。

    前者是,我想對抗環境,在極端環境下,為我自己尋求一個穩定的庇護;

    而後者,則是——我即為環境本身。

    保羅·薩特曾經說過,「世界是荒誕的,而人生來就是痛苦的。」他認為人與人之間必然有衝突,人生中也必然充滿了殘酷的抗爭與醜陋的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每個人,也都隻是這片荒謬之中存在著的一個痛苦的人。

    但,這並非是薩特對現實的逃避或者對痛苦的屈從,相反,薩特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存在主義哲學。

    薩特認為,「存在先於本質」。

    正因為世界是荒謬的,那所謂的決定論與宿命論就是堅決不存在的,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東西,隻有存在本身。

    也因此,這荒謬的世界中,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去做任何事情,無論麵對什樣的環境,無論處在什樣的境地,你所作出的一切行為,都並非是在這個環境下的一種對抗性的被迫,而都是遵從著自己的「本我」。

    理解了這個,就能理解超人們在心域期的規則領域是如何展開的——展開的規則,是本就存在的規則,隻是那些規則,起先存在於超人們的內心,而今終於以它們本來的麵目返還到了這片荒謬的世界來。

    超人們不是要對抗世界,超人們也並非要改變世界,超人們是要在這片荒謬的世界找到那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建起自己的房子,以主人的麵貌來宴請友人。

    倘若你最終領悟到了這一點,並非隻是書本上看到這些知識,而是在現實中踐行了它們,你便能將超人境界穩定到第四步,不管世界如何變化,你都能真正意義上地認清自己。

    而倘若此時你將視線再度投向外界,以一種通曉本我的姿態再次觀察那些荒謬的環境本身,你最終會發現,在那些荒謬以外的、世界的真正本質。

    由此一來,你便來到了第五步,也就是登神之法的最後一步,這一步,我們把它叫做「靈墟」。

    對於第五步的超人們來說,世界的本質,是一片廢墟。

    一片,從一開始我們就無法為其賦予任何意義的廢墟。

    抵達第四步的超人們說,世界是荒誕的,但它們將世界的荒誕錯誤地歸因為了一種本質,但倘若你抵達了第五步,我要對你說,世界的荒誕並非一種本質,而是一種表象,又或者說,是一種「感受」。

    你緣何而感受到了世界的荒誕?

    你看到了絕望海在翻騰,意識海在奔湧;巨大月亮高懸於世,緋紅隱藏在皎白之下;數字深淵永不見底,洪流瞬發於凝望之間;你說,這些都是荒誕的一部分。

    但我要告訴你這些荒誕感受的背後真正的本質:那本質就是,世界的本質是廢墟。

    所謂廢墟,是建立在虛無之上的一座宮殿,那宮殿轟然倒塌,便留下了在這廢墟之上的我們。

    誰建立了廢墟?這並不重要,我要告訴你的是重建廢墟的辦法。

    當你意識到虛無才是一切的起源與歸宿,意識

    到我們存在的目的最終都奔回那虛無之中,你會開始尋找存在本身的意義。

    你會不斷地叩問己身,那永遠推著石頭上山,又在到達山頂之前滾落到山腳的西西弗斯,他所做的一切,到底有什價值?

    而我要告訴你,存在的意義,就是存在本身;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存在的過程。

    萬事萬物起於虛無也終將歸於虛無,但在這之間,仍有它們存在的光輝閃爍。

    一根火柴,從燃起到熄滅,不過三分鍾,但這期間它產生的光是真實存在過的。

    你問那隻閃爍了三分鍾的光芒有何意義?

    光芒的意義就是光芒本身。

    當你問我:「三分鍾的光芒無法照亮世界,它為什還要照亮?」

    我的回答是:「知其不可為者,其能為之,此即為,靈墟。」

    「以我之靈,重建廢墟。」

    ……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巨大月亮見聞錄》,方便以後閱讀巨大月亮見聞錄154 人類、超人、神靈(7000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巨大月亮見聞錄154 人類、超人、神靈(7000字)並對巨大月亮見聞錄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