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登基稱帝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任鳥飛 本章:第321章 登基稱帝

    第321章 登基稱帝

    …

    皇帝即位,通常需要經過一係列的儀式和程序。

    其中一項重要的儀式就是“三辭三受”。

    這項儀式通常是由皇帝在即位前進行三次推辭,然後接受臣子的三次勸進。

    別以為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事情遠沒這簡單。

    所謂“三辭三讓”,最初是指主、賓相見的一種禮節,即主人三揖,賓客三讓。

    後指周泰伯讓位於三弟季曆的故事,後人稱頌此舉為盛德。

    從漢代開始,“三辭三讓”演變成為開國帝王登基時的一種必備儀式,用以表示皇帝的謙虛和禮讓。

    像漢高帝劉邦,三讓不得後,“無奈”地表示,為了國家,從了。

    江鴻飛見了,裝出一臉驚訝,斥責王倫等人:“你等出甚言?可斬也!”

    此時,燕京城中政治氣氛也很熱烈,民眾都在議論江鴻飛登基稱帝一事,很多人都為江鴻飛拒絕登基一事頓足捶胸。

    所以,這套形式又稱為“三勸進”,顧名思義,是臣子們要進行三次勸進,被勸進者要連續推辭,第三次的時候才能“心不甘情不願”地表示接受。

    王倫率領眾人站在庭院,向江鴻飛行君臣大拜之禮,朗聲說道:

    與此同時,江鴻飛眼角的餘光看見,吳用衝自己輕輕搖了搖頭。

    王倫率領眾人站在皇宮前,又一次向江鴻飛行君臣大拜之禮,說道:

    “蓋聞自古帝王之興,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魚潛躍,武王作周。赤伏顯符,光武興漢。燕京之瑞,則金光見也。天命彰彰,著聞周之武王,漢之光武,何以過此?今天命已兆,人心實歸。公應天順人,宜適機會。天命不可以久滯,人心不可以強違,萬機不可以暫曠。天下盼公登基稱帝,如盼甘露。公再不從,失億兆心,則大事去矣。公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順人情乎?古人有言曰:違天不祥。願公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

    之所以做這種姿態,其實完全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就是為了進一步表明皇位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讓天下人看著,自己根本不想當這個皇帝,但大臣們強人所難,才無奈眾望所歸、順天應人。

    那日,江鴻飛跟一眾金國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荒唐了一宿帶大半天,強如江鴻飛,從寢殿中出來,都不禁腳步有些虛浮了。

    魏文帝曹丕,漢獻帝第四道詔書來到之後才“被迫”答應。

    可就在那時,已經等了江鴻飛大半天的王倫,吳用,公孫勝,裴宣,柴進,李應,扈榮,蔣敬,李綱,陳遘,李處溫,趙鼎,陳康伯,仇悆,陳公輔,唐昌,藺仁,李處能,於仲文,曹勇義,契丹官耶律大石、蕭乙信等臣,以及在燕京的所有將領,全都排隊來在寢殿外,勸江鴻飛登基稱帝。

    “宋主昏庸,宋地已失十之七八;遼主不德,遼地已喪十之八九;金主跋扈,金人四處搶掠,國運必將不長。宋政、遼政、金政陵夷,豪傑並起,大者竊據稱尊,小者連數城邑,皆恣為殘虐,糜弊生民,天下大亂極,必將有新主。新主祀者,非公而誰?公在民間,閔焉傷之,已而為眾所推戴,拒之益來,乃不得已起義,即條法令、明約束,替天行道,務以安輯為事,故所至撫定,民鹹按堵。公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樂為用。以天縱之資,起自田,遂成大業。七八年間,蕩滌群雄,戡定禍亂,拓土琉求,解放山東、河北、福建、兩浙、廣東,收複燕雲十六州、平灤營三州,立不世之功。天下共公,舍公其誰?願公即皇帝位以定天下,上以慰祖宗在天之靈,次以安數地臣民之願。然後,號令天下,平定四方,天下混一,天下幸甚!”

    這日,燕京城內傳說,每天傍晚,從四鄰八鄉遙望燕京州城內,隻見金光滿天。金光經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有識之士認為,此乃天降祥瑞,正應了江鴻飛登基稱帝一事。

    江鴻飛真是萬萬沒想到,王倫、李處溫他們這些人,對於自己建元改製的事,這猴急。

    見江鴻飛“不為所動”,王倫於是伏地慟哭,一邊率眾人再拜,一邊說:“天下無明主,群心惶惶。公不早為之圖,後時有悔。願公以天下萬民為念,速登大統,先正尊位,生靈延頸以望,願公幸聽,俯徇群情。臣王倫率群臣昧死上言,俯伏再拜。”

    轉天,水泊梁山的文武百僚僧道父老以及軍人大約十萬餘人,匯合到北遼的皇宮前,一致請求江鴻飛再登皇帝位。

    說回江鴻飛。

    對此,江鴻飛心隻有尷尬:“這幫家夥什時候來的?他們該不會聽到我那些荒唐事罷……”

    漢文帝劉,可能是因為非開國之主,皇位也來得突然,所以足足讓了五次。

    王倫話音一落,文武百官,以及集合在門外的三軍將士,連聲高呼萬歲萬歲!聲音洪亮,震天動地!

    總之,皇帝的即位必須經過臣子的勸進和皇帝的推辭。

    江鴻飛義正言辭地拒絕:“江衍並無此心。”,然後毅然決然地離開,表示自己不能接受眾人所請。

    說罷,王倫又拿出來了李俊、孫靜、石寶、魯智深、蕭嘉穗、許貫忠、陳希真、朱武等守臣以及他們下屬聯名請江鴻飛登基的奏折,示意江鴻飛和在場的所有人,所有水泊梁山的人都請求江鴻飛登基稱帝。

    這次,江鴻飛雖然再次表示拒絕,但語氣上已經沒有了第一次時的決絕和堅持,他對自己的一眾臣民說:

    “江衍率梁山好漢揭竿而起,所為者,並非皇帝也,隻因趙宋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非親不用,非財不取,苛稅橫行,趙宋君臣又窮奢極欲大興花石綱,兆人塗炭,豪傑憤怒,故憤然而起。二三大臣暨諸將佐與夫諸路帥守,以天下群情,交章勸進。天下未平,四麵受敵,豈敢偃然受天下歸往之請?猥當隆極,免徇眾誌,以答天下之休庶,恢複中原,此吾誠心,天實臨之。你等且出,今吾何遽欲正號位乎?”

    又過幾日,田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聽說江鴻飛想要登基稱帝,竟然先一步稱帝,就汾陽起造宮殿,偽設文武官僚,內相外將,建立晉朝,自稱皇帝。

    田虎還再一次對外亮出他的傳國玉璽,表示他才是真龍天子,皇朝正統。

    接著,王慶也登基稱帝,於雲安建造行宮,偽設文武官僚,內相外將,建立楚朝,自稱皇帝。

    這兩件事刺激到了王倫等人。

    要知道,田虎和王慶之所以能夠崛起,隻不過是因為他們占據了天時和地利,打敗了一些地方豪傑而已,既沒有德行,也沒有能力完成一統天下的大任。

    而江鴻飛就不同了,江鴻飛如今的疆土不僅比田虎大,比王慶大,比方臘大,甚至比趙宋王朝、西夏王朝、高麗王朝都大,江鴻飛還開拓了琉求、收複了燕雲十六州以及平灤營三州,大敗趙佶,大敗完顏阿骨打,手下有精兵五七十萬、強將萬計,兵強馬壯,又深得治下臣民的愛戴,無論是武功,還是文德,都已無人可以抗衡。

    田虎和王慶都能當皇帝,隻有區區幾州之地的方臘更是早就改朝換代了,江鴻飛不當皇帝,簡直天理不容。

    於是,王倫再一次率領燕京城中的所有人,第三次請求江鴻飛登基稱帝,他說:

    “今各朝均,君不明,臣不賢,敗亂綱紀,盜賊日多,群生危蹙。公功高蓋世,跨州據土,帶甲百萬。言武力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臣聞帝王不可以久曠,天命不可以謙拒,惟公以社稷為計,萬姓為心。”

    頓了頓,王倫又說:“天下豪傑好漢捐親戚,棄土壤,從公於矢石之閑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誌耳。今功業即定,天人亦應,而公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豪傑好漢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複合。時不可留,眾不可逆。”

    應該說,王倫表達的意思,江鴻飛很清楚,如果再不給跟自己打天下的人一個交待或者承諾,肯定會有人離開。

    於是,江鴻飛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吾將思之。”

    江鴻飛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喜,他們知道,距離江鴻飛登基稱帝隻剩一步。

    也就是,目前隻缺少一個“天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仙俠版水滸》,方便以後閱讀仙俠版水滸第321章 登基稱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仙俠版水滸第321章 登基稱帝並對仙俠版水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