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生的意義——曲蘭鎮船山先生故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作家9QqWMe 本章:第六章 人生的意義——曲蘭鎮船山先生故居

    彭玉麟和梅小姑從相逢到相戀,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曠世絕戀,卻也是青梅竹馬,耳鬢廝磨十幾年,情真意切,早已分不開彼此,他的心填滿了梅小姑淡淡的情,深深的愛。由於禮教的束縛和家庭反對,一直未能結成連理,以致伊人早逝,沒想到梅小姑,玉麟就特別心疼,恨自己為何不能勇敢一點,一起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誰也不認識自己又何妨。陽明先生曾說過要“心外無物”世界有兩個人就夠了。



    梅小姑的離去,讓彭玉麟意誌消沉,心灰意懶,突然感到人生的空虛,什讀書上進、考試中舉、功名利祿在他的眼成了浮雲,因為他的夢有個人,和他分享功成名就的喜悅和幸福。如今人不在了,夢想存在著永久的裂痕,這也影響著他今後的人生幾十年。他多次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思來想去,好似天邊的雲,多彩美麗卻又變化不定。



    好友,楊子春見他內心悲傷憂鬱無法宣泄,想起衡陽有位大名人王夫子,也曾經曆無數挫折,最後看透,凝結一身心血,寫了上百著作,他的思想照亮了整個荊楚大地。遂以陪自己去瞻仰先賢為名,不有分說拉著彭玉麟去了除了衡州城。



    “玉麟兄,你可知道王夫之?”楊子春不時找些話題說到。



    “王夫之,字船山。是我們衡州府衡陽縣人,明末大儒。誰人不知。”彭玉麟淡淡的說道。



    “船山先生,說來也是命運坎坷。他少年聰慧,十四歲中秀才,二十三歲中舉,進京會試走到半路,京城被李闖王攻破了。俗話說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一心要盡忠崇禎皇帝卻上吊了。一億漢人的天下被百來萬人的遼東蠻子滿人占了,投靠桂王桂王拜,投被永曆永曆亡,他組織義軍抗清,被追捕,顛沛流離,逃入深山,十幾年不出,他撐雨傘,穿木屐,與滿清不共戴天;腳上穿木屐,堅決不踏上滿清之地。埋頭著書,竟成大儒。”楊子春生性好爽,和衡陽天地會人物也有所來往,所以對反清複明的鼻祖級大儒王夫之的事跡如數家珍,所以對反清複明的鼻祖級大儒王夫之的事跡如數家珍。



    “在書院聽張先生講過,船山先生可是王陽明之後的儒學大宗師大,他所研究的都是經世致用的實學。”楊子春的話,有些觸動了彭玉麟,他也是王夫之的崇拜者,平時忙於科考和營生無暇去瞻仰船山故居,今日一行他感覺會很有收獲,可能會觸動自己的另一麵。



    兩個人一邊聊一邊走,走了一個時辰還不覺得怎累。很快來到了曲蘭鎮湘西村,遠遠看到有幾間茅屋,坐落於山前,正中一件掛有一匾寫著“湘西草堂”幾個大字。



    王夫之的湘西草堂在曲蘭鎮湘西村菜塘彎,它坐落在回雁峰腳下,這一代丘陵起伏,重巒疊嶂,山清水秀,在並排擺在的兩口大魚塘後麵,有一棟上百年的老青磚瓦房,左為住房,右為書房。王船山先生後半生在此潛修十七年,寫了 800餘萬字的著作。王家後人在旁邊蓋了幾間土磚房,這幾間茅屋沒人居住,僅作為後人參觀紀念之處。他倆說明來意後,有白胡子老先生自稱王世全是船山公的四代孫,平時教書為業,聽聞來者是本地秀才,故特意來接待。



    彭、楊兩人一看老者就是個飽學之士,連忙朝著王世全拱拱手,道聲:“如此打攪了!”



    楊子春道:“說來冒昧,我二人曾舊聞船山先生大名,多次拜讀先生的大作,可惜先生的著作外麵流傳甚少,不足以解渴,因此結伴來貴寶地。萬望世全老先生可以指點一二。”



    王世全:“兩人仁兄過謙了,請隨我來。”



    彭、楊二人跟著王世全來到了家中老宅,正堂掛著一副畫像和許多對聯,畫像畫的是一個相貌清瘦的老者,頭上包著黑色頭巾,垂到兩肩,濃眉下一雙小眼,透著深邃的光芒——這就是王夫之先生的畫像。旁邊有很多到訪達官貴人和名人宿儒為王夫之先生題字。最前麵高高掛起的四個字“衡嶽仰止”是兩江總督湖南安化陶澍所題,他還有一副對聯“天下士非一鄉之士,人倫師亦是百世之師。”敬賢之情讓彭、楊兩人看了十分震動。還有兵部尚書祁寯藻題的“氣淩嶽九千丈,心撫離騷廿五篇”;彭玉麟發現有一副“自抱孤忠悲越石,群推正學接橫渠。”下麵端端正正寫著長沙後學唐鑒的敬題並書。唐鑒是當今皇上的老師,理學大師;橫渠指的是提出了讀書人人生最高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人張載,人稱橫渠先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雪帥梅花》,方便以後閱讀雪帥梅花第六章 人生的意義——曲蘭鎮船山先生故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雪帥梅花第六章 人生的意義——曲蘭鎮船山先生故居並對雪帥梅花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