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良臣背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第三十二章良臣背鍋

    鄭玉芝帶來的食物極為好吃,好吃到梁川想留下來跟藝娘一起分享,但是想了想自己眼下的處境,他隻能苦笑一聲,自己吃了起來。貧者粗茶淡飯,貴者錦衣玉食,雖然嘴上說排出來都一樣,但是吃到嘴那滋味確實不一樣!

    鄭玉芝與梁川有小小的誤會,但是說來並不是什深仇大恨,更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你找我要玩我不給之類的小恩怨,鄭玉芝心思玲瓏,卻也不是一個落井下石見不得人好的人,前些日子還在人家家討要歌曲,現在對方卻身陷囹圄,人生際遇無常也不知道安慰他點什好,此時無聲勝有聲吧,說多了反而讓梁川心添堵。

    飯吃完了,家丁們收拾著食盒,每一個食盒都被吃得連渣都不剩,鄭玉芝帶來的飯菜都是這麵的人沒吃過的,普通人平時能吃白米飯都算是小康了,肉隻有過節才能上桌,在家吃不到,在監獄就更別想,在這種地方餓肚子是常事,餿飯餿水是慣例。犯人們見人家要收拾了,哪怕是剩菜也使勁往懷揣,留著夜餓了偷偷吃。

    監牢長期陰暗潮濕的環境,又這多摳腳大漢盤據在這麵,氣味環境都相當讓人難以忍受。

    呆了一會,鄭玉芝女兒家都好幹淨,更受不了這的環境,跟石頭交待了幾聲一定要聽何老鬼的話,便準備要離開。臨時前看了一眼梁川,梁川意誌有些消沉並沒有反應。

    石頭低著聲間對鄭玉芝道:“姐,你回去了跟爹爹說一聲,這我呆夠了找機會把我放出去,順便幫我把這個梁川也救出去!”

    鄭玉芝白了他一眼:“你總算想回家了?當這是酒樓想來就來臨走還要打包把其他人一齊捎走啊?爹爹知道肯定又要打你一頓!咱爹好歹是興化有名的舉子,你不喜歡讀書就算了,天天惹事生非,咱爹的名聲都讓你連累了!”

    石頭撓撓頭:“你還說我,你自己不也一樣,要是有個姐夫管管你。。”

    “你找打!”

    鄭玉芝走了以後,牢房又恢複了平靜。

    她帶來的食物眾人都搶著去吃,梁川也吃了不少,唯獨一個人沒有去吃。

    自打梁川進到獄中,聽聞他是鳳山人士就留意起梁川了,他正好與梁川隔壁牢房,中間隔了一道柵欄。

    “兄台,能否跟你打聽一個人!”

    梁川聽到有人叫自己,循聲望去,是自己隔壁牢房的仁兄。

    “你叫我?”

    “正是!”

    “在下孟良臣,鬥膽向兄台問點事。。”

    梁川心一咯,這名字政治傾向很強烈啊!做夢都想做良臣,官家要是看到他的名字想必會很高興吧!

    “你說吧。”

    “你是鳳山人士可曾去過何麓村?”

    “咦,巧了,我就是住在何麓村的!”

    “太好了,你有沒有見過我娘?”

    “你娘。。?”梁川看著他,他娘是誰?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再想到前幾日在石馬橋龍水廟碰到的那位老太婆突然聯想到孟良臣,說道:“你娘是誰我不認識,隻是我見過一位老婦人。。!”

    說完便將那位老婦人的外貌體征說給了孟良臣聽,聽到這個老太婆每天魔怔似的往興化縣城跑來伸冤,見廟拜神祈求自己平安,他的眼淚不爭氣地就流了下來!

    “孩兒不孝,孩兒對不起母親!”

    他轉身朝著牢房的窗子跪下來拜了三拜,淚流滿麵地說道:“孩兒飽讀聖賢之書本想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好伺候您老人家,沒想到遭逢奸人陷害,身陷牢獄生平所願再無法實現,列祖列宗良臣愧對諸公!”

    這時候,石頭湊過來說道:“這孟良臣可是一號人物,我爹當初都極為看好他,據說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一本書給他看一遍他就能記下來,他家堆滿了一屋子的書,沒有一本是他買的,傳說他每每到人家家中借書,都是一口氣看完,回家再滕抄出來細細研讀!”

    過目不忘!世上難道還真有這樣的本事!

    史書上有這本事的人梁川就知道兩個,一個是東漢末年劉璋手下的張鬆,曹操向其展示孟德新書他看過一遍,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謊稱是戰國無名氏所著,羞得曹操把孟德新書給燒了。第二個是明朝第一才子楊慎,這仁兄七歲能背全唐詩十一歲能寫近體詩,二十四歲高中狀元,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

    這良臣兄竟然也有這等本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第三十二章良臣背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第三十二章良臣背鍋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