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興化燈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第一百三十八章興化燈會

    轉眼就到了元宵節,也就是他們所謂的上元節。

    大宋朝的元宵節這些當官的有七天的節假日,其實在大宋當個小官還是挺不錯的,國家對官文的福利相當重視,用高薪來說不為過。官員的社會地位高,錢多,又有充足的節假日休息,十年寒窗的回報簡直不要太劃算。

    唐朝開始元宵節放假三天,取消宵禁的限製,允許人們出門賞燈,稱為“放夜”。連平日不怎能出門的女子也予以解放,可以上街往來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今天可謂是全民同慶,不分同男女老幼。

    自古以來這個節日就是充滿著浪漫與詩情畫意,所以鄭若縈她們眼見這好機會,拉下臉來求梁川,將她們帶過去湊熱鬧。試問哪個少女不懷春,平日難得出門,又幻想著邂逅青年俊彥,一年當中除了這個機會,沒有第二次了。

    大宋民間的習俗,上元節的時候堆鼇山,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鼇形狀,亦作“鰲山”。小地方小鄉村的鼇山一般都堆在城隍或是宗祠的地方,這是大家精神寄托的地方。

    興化地方大,這種這也堆得比別的地方規模大,也更氣派。每年的元宵,縣衙前的一塊空地就是最熱鬧的,待到夜,這千百盞花燈結彩懸花,火樹銀花,放眼望去,看不到滿天繁星,皆是一片燈火通明,宛偌一座不夜城。

    梁川現在白天閑得很,每日就是不停地劈柴,重複著劈柴,但是現在有所變化,他現在一般將木頭劈開,然後盡可能地削平,不會再削成一小根一小根,因為削成木板之後,可以做成沙盤,給趙金玉再加工一下,做成沙盤。

    練斧之事不是一日之寒的事,得是長期的精雕細琢,狠下苦功方能成功的事情。李初一每天就是看看他,也沒多做指點,在他看來,基本功還不夠。

    白天沒劈夠,晚上接著補,每天定量,不完成就不能休息。

    元宵這日,因為早早就答應了李成福要去興化走一趟,公關一下,縣麵有許多的從佬,現在越發覺得在這些地頭蛇的地盤混日子,這些土地公不去拜訪一下不行。

    梁川早早地就完成了劈柴指標,現在越來越上手了,劈柴之間呼吸調整很好,一天下來,再也不會累得半死。

    半天的功夫,汗也沒有出多少。

    他讓藝娘給他找來那身比較幹淨的衣裳,過年的時候買的,專門為了有時候應酬買的。穿上新衣裳,雖然看著比較神精了,但是還是一副濃濃的鄉村氣息。梁川實在不喜歡那種文人雅士穿的大袖圓袍,行動起來相當的不便。自己比較像樣的衣服也就這套了。

    不管了,又不是去相親,去縣麵露個臉而已,穿那漂亮幹嘛。更何況一個人的氣質不是靠衣服,精氣神能加不少分,呃。。算了,還是不自我安慰了。

    大家也很想去興化見識一下熱鬧的氣氛,畢竟一年當中隻有一次機會。但是梁

    川這次沒有同意,因為天花病毒的原因,梁川現在很不想大家去往人流密集的地方,沒有藥品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傳染一個可是會死一窩人的。

    大家不理解梁川的苦心,一個個表麵上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大家很尊重梁川的意見,東家說不讓去,那就是不能去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自己的東家什人大家心清楚,絕不是那種自己吃肉不讓大家喝湯的人。

    村的人都去鳳山了,今天的鳳山也很熱鬧,比春節還熱鬧三分,小孩子提著小紙燈籠,東照照西照照,一丁兒的滿足感就能讓他們高興許久。

    中午飯過後,梁川就動身前往興化了。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什對梁川來說都是新鮮的,可能這些花燈玩意在後世都沒人再玩了,但是純淳的人民眼,這些就是樂趣。

    走到鳳山路口的時候,就是上次蔣正在鄉口為了救自己的外孫把人攔了下來的地方,遠遠站著兩個小廝。瞧著打盼好像鄭若縈家丁的模樣,但是遠遠看著人又很眼生,又有點眼熟。

    兩個人就像在等候著過路的某人一樣,梁川臨近了一看,這**,又是女扮男裝的鄭若縈和鄭玉芝!兩個人穿著當時在他們家雜貨鋪的夥計衣服,正笑臉盈盈地看著梁川。

    梁川一看兩個這行頭,心大驚,果然是賊心不死啊,一個勁地想去湊熱鬧。“你們兩個這副打扮是準備幹嘛?”

    鄭若縈知書達禮,又識大體,一般不會跟著胡鬧,但是最近家也沒逼婚,日子也算太平,加上兩個節日這熱鬧,平靜的心一下子又活泛起來了,跟著自己的婆辣表妹就開始瞎胡鬧了。

    鄭若縈的俏臉自從上次親自去清源縣買甘蔗跑了好幾天,被太陽曬黑了以後,一個年節養著又養了回來,白嫩的臉頰上浮現了一層不好意思的紅暈,眼睛都不敢直視梁川,怯生生地說道:“梁川,你帶我們去興化看燈會吧。。我和表妹在這等了你一個早上了。。保證乖乖地站在你身後,不給你添麻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第一百三十八章興化燈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第一百三十八章興化燈會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