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屋中論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第二百零九章屋中論道

    “嬸娘沒事您去忙您的,我和良臣隨便聊聊。”梁川倒是像回到自己的家,熟門熟路,一股子自來熟的感覺。

    “你上次借我的盤纏,我去買了點書。”孟良臣的語氣不溫不火,現在的他總是一副風輕雲淡,那句話怎說來著,想當年老子在號子的時候怎著怎著,總算也是見過世麵的人。

    “錢給你了,你自己想怎花都行。”梁川信步走在這個小屋子,一牆的書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梁川走近架子,架子上的書每本的封麵都是一塵不染,每本書緊緊地挨著,又是排得齊整,沒能一絲隨意。每一本書都微微泛黃,看著年代應該不會小,但是一股子油墨的清香,倒是沒有黴味。

    這些書個別的的地方已經豁開了,但是不會像鹹菜一樣起卷子,每一頁紙都是輕柔地舒展著,不少的地方明顯可以看出手翻的痕跡,書麵上染料磨得發白。

    “這書我能看看嗎?”梁川未經得主人的同意,可不敢造次。

    “都在架子上,也算是你的書吧,你隨意。”

    梁川信手翻開一本書,上麵寫著《太平治跡》,字體古樸蒼勁,梁川看著就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梁川輕輕地翻動封皮,麵有一個小方印章,刻著四個篆體小字—龍門利涉。梁川不認得這些印章代表著什,但是不明所以,更覺得厲害。

    這書的字是用雕板印刷出來的,在古代四大發明有一項活字印刷,之所以列入四大發明,讓人們銘記,不是說這技術有多高深,而是人們看重了它對古代文明的推動作用,很顯然活字印刷還沒有進入曆史的長河當中。

    雕板印出來的書,書中的同一個字,字跡和寫法也不會相同,因為每一個位置的字都是固定的,下次碰到這個字隻能重新再刻,到了活字印刷普遍的元代的,才會出現字跡相同的古書。

    梁川感慨,這些書要是留傳幾本到自己那個年代,嘖嘖,隨便拍一本都是國之重器世之奇珍吧。

    梁川麵的內容都是文言文,梁川看了苦笑不得,記得當年泯然眾人矣,何夜無月,何處無鬆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都耳,翻譯要聲情並茂,情感真摯,摧殘了多少祖國真心向學的大好少年。

    以前的大眾文言文梁川都看不懂,更不論這種純文言,連個標點都沒有,看到梁川犯迷糊,一排下來都是字,斷句都成問題。梁川向下兩頁,看到一個小私章,好像有點熟悉—呂蒙正。

    “呂蒙我認識,呂蒙正我不認識。”梁川自嘲道。

    此話一出,屋子三個人看著梁川的眼神像在看一個傻子。孟良臣被他搞得讀書的興致也沒了。

    “說你是大才子吧,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等佳句你信口說來,說你俗吧,呂相你都不認識,別說我,連我不識字的老母親都知道呂相的名諱,你竟然不知!”孟良臣相信梁川肯定又是在裝瘋賣傻了。

    “老

    漢我都曉得,三郎你不知道?”

    “這呂蒙正是誰,不認識很丟人嗎?”梁川一臉茫然地看著諸位。

    孟良臣一臉思量地看著屋頂,神色喟然道:“呂相出身寒窯,我這環境比起呂相不知好了千倍,質厚寬簡,遇事敢言,神往啊。”

    “呃。。”

    梁川聽他們說書,自己真不認識這個大人物,不過能讓孟良臣看上眼的,定是不是一般的人,這小子的眼界太高。梁川接著翻了一頁,又看到了一枚私章,咦這個他認得了,不禁脫口而出:“寇準!”

    說出這個人的名字,風向又變了,孟良臣不可置否,何保正冷哼了一聲。

    這個可是個大人物啊,北境契丹犯我大宋,連年戰事烽火狼煙,導致北邊民不聊生,寇準力主先帝親征,終於造就了澶淵之盟,這個盟誓在後世的心目中可不是一個好名聲,宋軍不敗而敗,遼軍不勝而勝。

    據說當時談判,真宗皇帝的底線是每年給遼國一百萬貫歲幣,而寇準找到這個使者,私下嚴正警告他,要是他這次談判歲幣超過三十萬貫,回來就宰了他!使者知道寇準的手段,幸虧三十萬拿下了這場談判,否則真的可能變成刀下鬼。

    “怎,你們覺得寇準不好嗎?”梁川問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第二百零九章屋中論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第二百零九章屋中論道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