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新型炭窯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第三百二十三章新型炭窯

    “他們還說什了嗎?”

    藝娘點點頭,繼續說道:“他們說咱們的炭看著是挺大的一塊的,可是燒得不夠透,外麵成灰了麵還沒有變成炭。”

    “為什會這樣他們有說明原因嗎?”

    梁川這燒炭的手藝也是半桶水,平時壘個土堆燒個百來斤,賣給幾個客棧也還能頂事,可是這碰上行家就行不通了。

    “人家就直接說了,咱們這炭是土窯燒出來的,窯不行,所以這炭的質量也跟不上。”

    梁川嘿嘿一笑,果然是行家,咱們這算哪門子的窯啊,就是自己做的一個破炭窯子。也是自己憑著感覺想像著當初老家的那種老舊炭窯做出來的,在行家眼肯定不值一提。

    藝娘一陣小跑跑到房間,很快就返回來了,然後交給梁川一張圖紙。梁川將紙攤開一看,這竟然是炭窯的建造圖。

    梁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管這份圖紙是不是真的,那兩個人是什來路,竟然這大方地就將炭窯圖紙拱手相讓了。要知道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玩意就相當於是商業機密啊,知道的人多了,他們生意肯定也不好做。

    難道他們是掌握了這技術,又不是專門賣炭的,想借此打擊對手嗎?好像也不太像啊,他們自稱是關中的商人,這是興化啊,兩地相隔十萬八千,做生意也互相影響不到吧。

    “他們留下了這張圖紙,其他的有沒有說什?”

    “有啊,他們說咱們南方森林多,到處都是可以燒炭的樹種,要是咱們以後的炭多了,可以運到北方去賣,他們是專門做木炭生意的,有多少木炭他們都肯收!”

    這就是了,難怪這些人這幹脆地就將圖紙畫了出來,原來是木炭的經銷商,他們做的勾當就是低價從炭農收中收取木炭,然後再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家或著是商行,什事也不用做,憑借著手中的渠道,就完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

    他們不怕燒炭的技術外露,反倒更希望別人能夠源源不斷地把木炭賣他們,這樣他們的財路才會越廣。

    白居易的賣炭翁麵說得好: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個炭農賣出去的炭僅僅夠自己置辦一身衣掌,換一口吃食而已。為什南方的樹木資源這多,但是做這個生意的人卻很少,是他們不懂得燒炭的技術嗎,不是的,是他們沒有銷售的渠道。

    木炭這種物資要是利用控製得好,甚至可以影響朝廷的政策走向。此時的汴京城大部分的老百姓一入冬燒的還是柴禾還有木炭,煤炭在這個時代的運用還不是很廣泛,隻有在陝北山西等產煤重地老百姓取之方便,自然推廣也方便。

    小小的木炭形成壟斷,那就能形成三桶油一般的能源地位!

    相同質量的木炭,如果你竹筐提著上街去叫賣,賣的對象也許隻是街上的農民婦女,他們哪怕買得起收炭的價格

    也是極其低微的。但是一但你有銷售渠道,比如商行或酒樓,又或者是東京蘇杭的大戶人家,人家需要炭的數量極為龐大,需求又十分穩定,收購的價格利潤也有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有賺頭。

    南方的氣候就算到了臘月也有十幾度,除了極端的寒潮來臨之時勉強有幾日零下,除此以外氣溫都不算太冷。小農小戶誰會那般嬌貴還要點木炭過冬?到山上自己撿點碎柴也能燒得旺盛!

    所以做木炭在鳳山並沒有生意,梁川之所以現在想把這個行當做大,那是因為他手頭有一個萬達,萬達以後可以做百貨,可以做商會,木炭放在這麵來銷售零售和大宗的都吃,將來可以依托海船或著是運河發往蘇杭,再發往汴京。

    據梁川所知汴京所需要的薪炭每年冬天都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整個冬京周邊的媒炭全部往汴京供應仍是供不應求,屆時隻要自己能打通這條路,一台印鈔機就算是造成了,運到北上的是木炭,運回來的可是錢啊。

    隻是這個方案不好實現,此去汴京數千,木炭的質量雖然不重但是體積大,運輸起來極為不便!這樣的結果就是運輸成本壓縮了利潤,除非有便利的運輸渠道,否則難以為繼!

    賣不能賣,自己用還是能成的!哪怕賣給鳳山還有興化城內的酒樓,他們需要的木炭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年也有不少的利潤。赤河的那些孤兒無事可做,正好可以讓他們來經營這個行當!

    梁川拿起那張圖紙,上麵不僅畫著有圖樣,還有各種尺寸大小,建造要點,圖樣的下麵還有寫著文字介紹說明,簡直是圖文並茂,這個真的不是藏私,而是傾囊相授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第三百二十三章新型炭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第三百二十三章新型炭窯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