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艱苦歲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第一千零四十九章艱苦歲月

    梁川竟然來這廣源街上最貴的鋪子問東問西。

    阿月沒想到梁川真的跑來問鹽價,在廣南還有人不知道鹽的貴嗎?雖然她的年紀小,可是早早地就當家了,每每阿儂不在家的時候,她自己就要養活自己,買米買肉買鹽買菜,還能不知道鹽的貴?

    怕不真是個傻苗人?

    他們苗家不是一樣的販貴鹽?

    看著梁川的樣子,問得還是真切,不像是鬧著玩的,人家掌櫃也是脾氣好,私鹽販子都不一般人,要是地頭蛇,要是大商賈,從古至今沒有一點能耐,都當不了一個合格的私鹽販子!

    唐末黃巢牛不牛,人家就是一個私鹽販子。

    他憑一已之力幾乎搞垮了整個大唐帝國!後來的陳友諒張士誠,也是這個行業出身,行行出狀元,私鹽這一行出的狀元特別多!

    漢高祖劉邦能得天下,重要的一項就是得了關中,有了田,得了自貢,有了井鹽,這是保證他的軍事集團行動不停的經濟支撐!

    大宋朝廷對南方蠻越的管理,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靠管製各種重要的物資。

    這些物資諸如藥材、茶葉、鹽還有各種礦產,雖然有許多南方自己都有出產,但是麵的命脈隻要把住一兩個,南方的這些個少數民族就要叫苦連天!

    最好管也最有效的就是管鹽。

    春秋管仲第一個讓齊國稱霸,手段很簡單粗暴,就是煮海為鹽,有了鹽再有鐵,齊國就強了!隻是齊國沒有大國的底蘊,等秦國在關中也發現鹽以後,他們就沒有了優勢,隻能成為一個強國,而不能成為最強國。

    鹽的出產就隻有幾個途徑,量最大也最為高產的就是海邊的鹽場,這是內陸的這些個民族所不具備的!

    當今天下幾個地方產鹽。

    一個是蜀中還有雲貴,這有井鹽,井鹽附近還有火腿,都是一等一的好食材。

    江淮有海鹽,這是天下人命脈。

    黨項與吐蕃上麵還有鹽湖,這是老天爺對他們的恩賜,否則他們絕對沒有與大宋朝叫板的條件。黨項人手中的青鹽也很名貴。傳說吐蕃人手中還有一種粉鹽,不過市麵上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

    能在廣南販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朝廷設立了鹽票。

    倒不是每個人要買鹽就要像拿著糧票去購糧一樣,實施配給製,而是朝廷給販鹽的人都發放鹽票,有票才能賣鹽!而且老百姓要買鹽就要到這些有手續的正規地方去買,否則他們就會被視為走私私鹽,買賣同罪。

    輕則砍足,重則落首。

    管鹽的製度可比管人來得嚴厲得多!

    一個國家對老百姓的管理有很多種手段,現在比如生育,早期還有人口計劃,小小的村委會對一個家庭可謂有生殺大權!再後來有各種審查,有教育有醫保有社保有土地有建房,任何一條,都能精準地拿捏到七寸,老百姓都要乖乖聽朝廷的。

    但是放在以前,可沒有這種情況。

    老百姓活下去的必要條件無非四樣,衣食住行。

    食中就要有鹽!老百姓除了鹽跟鐵沒有地方得到,其他的他們基本可以自給自足。

    換句話說,要是這兩樣東西不管住,老百姓壓根不會鳥朝廷半毛錢!

    廣南這,比別的地方更特殊。

    到了當今官家趙禎一朝,朝廷對兩個地方的食鹽配給是最嚴厲的!

    一個是西夏,大宋與西夏連年打仗,所以不可能把這種戰略物資賣給他們,但是西夏人家自己有鹽。

    西北的柴達木盆地鹽糊麵就有許多鹽,這些鹽甚至不需要去提純,就是上等的好貨!

    還有一個地方就是廣南。

    廣南之所以窮,老百姓的錢不是拿來買米了,米價並不貴,貴的是鹽!而且朝廷不肯給他們多發鹽票,有的話也是在邕州等幾個重要地方。總不能為了吃鹽再跑到邕州吧。

    梁川自始至終就沒有一張富貴相,特別是當他瘸著一條腿的時候,任何做生意的人都怕,怕這人是來要飯的!

    鹽老板對著梁川笑,賣的是他身後小姑娘阿月的麵子,他也知道這小姑娘是土司爺府上的!

    否則對待苗人,他連用鼻孔看他們都懶得。

    苗人在西南屬於少數民族當中的弱勢群體與邊緣人物,幾千年來他們的話語權都極為小,他們的地位也很低。

    苗人為什來廣源他不知道,他也懶得知道,但是跟土司府的頭人搭上關係,他就得捧著!

    “老板你說這鹽怎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艱苦歲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艱苦歲月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