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來信2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夏竦來信2

    三郎無恙,幸甚,幸甚。

    金秋十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人之音容,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回首三年,得厚樸親書告知你在廣南發生意外,動用各方關係加以搜尋,卻未見三郎蹤跡,世人皆以為汝不在人世。得知此信,餘三日旰食。

    遙想當年,得汝相助,吾如虎有添翼,諸多雜事皆可以與卿相訴,汝之高論,餘亦頗為讚同。

    昔汝欲回清源故,餘多有挽留,皆不得願。不想一別竟成永隔!

    今身邊所用之人,多為新起之秀,所言所行深不得吾意久矣。嚐尋汝之相當,恨不得嚐。

    餘亦知汝之所願,不得世間束縛,天高地闊無拘無束方得自在!但吾與汝皆為世之棋子,行著踏錯皆不得所願,如何能得自在?汴京如此,清源如此,廣南亦如此!既已入世,斷不得脫身!

    聽得厚樸來信,汝尚在人世,何故多年渺無音訊?想必在廣南突發意外,如今得以回來,是否願意重回汴京,餘在此等候三郎多時!

    西北初定,黨項重來。南方未穩,儂人亂作,東有倭蠻,南有越賊,天下之亂更比前朝。自先帝以來,朝廷多有窮黷!北漢以來大小數十役,每役均是億萬國帑之資,積年累月民生凋蔽百姓怨聲載道,朝廷亦付出沉重代價。官製沉冗堂風昏昏,軍心渙散人員龐雜!官兵十倍於太祖立國之初,戰力卻不及當年萬一,每遇敵人觸之則潰!戰力孱孱令人驚心!

    官家有心整頓朝綱,滿朝卻無堪用之人!

    範富之流,實乃書生,書生之見,貽害無窮!

    今有範富二人條陳十例,欲革時政。所言: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覃恩信、重命令、減徭役。

    初看之下,為公為民,細細品察,實則害民!

    二人所奏十條,皆是紙上談兵,更無一例可堪實操,如今民力已竭,自是休養生息之時,方知,譬如人染沉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

    十條者,虎狼之藥也,非無救於國者,能斷大宋之氣運!

    國之難,非難於無策,實難於勢也!北有契丹,西夏強起,南越狼顧,國內更有民變四起,此誠存亡之際也,然國之力已然力竭,猶要剜民之肉補國之瘡!

    細覽十條,條條為民,實則條條離心離德,更無一條有實用於生機之恢複!書生之見無用於社稷,若有用於當下,餘更無此般痛心疾首!

    朝廷外有強敵,內有弊政,非朝廷之政不舉,實則官與民爭利也。今朝廷每年養官所費國帑百萬,又有禁軍廂軍蕃軍百萬之巨,更費國帑無算,今又多西夏歲幣,朝廷更張盤剝名目,層層壓榨,民更無蔽體寸縷無立錐之地!

    當務之急,誠外應修邦鄰之善,各休幹戈,內整吏治,解百萬兵甲放還民力,十年之功,百姓當有喘休之機!

    如若不然,大宋危矣!

    餘曆仕三朝,所見英雄者無數,挽大廈於將傾者聊聊。範富實乃諍臣,卻非能臣,二人有心於社稷,卻無實力於百姓,大江滔滔,疾風勁草,本欲上陳本書於趙官家,奈,今朝堂之上無人願察某之一片苦心!

    數年之間,餘口齒力衰,更無精力於朝堂之爭。汝念之於厚樸與小女年幼不更事,護其周全,不為吾之官爵,當為二人之身家性命,當有扭轉乾坤之策!

    此書,汝閱即焚,更無三人所見!

    汝若回京,共商大事,非為千秋功名,實則為天下百姓計萬千矣!

    ———

    以上便是夏竦親書全部內容,屋內隻剩下梁川與孫厚樸二人,梁川拿著那封書信,看得眼眶中熱淚盈盈,忍不住仰起頭,呆呆地望著頭頂的屋梁。

    隻有這樣的姿勢,才不會讓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

    夏胖子多要強好勝的一個人,一生縱橫不論是戰場上還是官場上都難逢敵手!

    什樣的對手都不曾讓他屈服過!

    可是看著字行間的語氣,他夏竦一生隻有別人求他的份,何曾有過他用這等語氣來求人?

    梁川沒看到夏竦的臉,卻已經能想象得到,孤燈黑暗中,夏竦的臉是何等焦灼!

    朝廷上的鬥爭隻怕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夏竦此時的處境堪稱艱難!

    不可否認,按照清廉公正的名臣標準來定義夏竦,他連基本稱職都算不上,夠進都察院百十次了,貪汙受賄饕餮擅權,哪一樣都是奸臣的標配,他一樣不落全部占滿了,禦史言家隻是怕他的身份,否則這彈劾的公文,隻怕能撂成一座山!

    但是自古以來,公與廉都不是一個好官的定義,這隻是老百姓一廂情願還有清流自我包裝的外衣罷了!

    連老百姓都知道,花錢能把事辦成與花不了錢事也辦不成哪一樣好,真要給下個定義的話,這兩樣都不好!

    但是老百姓都想著把事辦好!目的隻有一個,這杆子秤還是端得清楚的!

    朝堂上的清流自詡為民請命,為萬世開太平,可是他們能辦成什事?他們不能!他們的能力多數隻局限於照搬書上呆板的知識,他們隻會在古籍中把那不合時宜,被時代所淘汰的‘上古政策’請出來,讓皇帝們做堯舜等聖人,要求老百姓聽話,逼各級官員管好手腳清廉從政!

    不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規律,這便是扯淡!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那更是隻會起反作用!

    書生們也想改變這個世界,可是他們所有的知識都是從前輩的書麵來的,他們無法突破這個知識的壁障,遇事隻能向前輩請教,宋朝是他們製度的頂峰,卻要去向以前不如他們的朝代請教,讓讀書人這樣瞎折騰,不出問題,那便有鬼了!

    夏竦是讀書人,卻不僅是讀書人!他的接觸麵太廣,與商人稱兄道弟,管丘八管得死死的,政壇上更是所向縱橫。

    也隻有這種能打破自己認識局限的人才能看得到這個社會的‘症結’在何處!

    但是現在夏竦的處境。。

    非常難。

    劉娥死後,趙禎再受廣南儂人叛變的刺激,深感自己對不起天下百姓,一心要把前朝的積弊一掃而空。

    這種思維非常可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夏竦來信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夏竦來信2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