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民之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土民之爭

    織田把種田的任務攤派給了藤吉郎,分出去了一半左右的人,然後他帶著另一半的人,前往中部的老仙溪準備去開采原石。

    這條位於鳳山縣不遠的第一條大河,兩岸有著取之不盡的優質石材資源。

    奔騰的大河發自中部的中央山脈,從中部的玉山西側開始流沿,一直流到鳳山縣附近入海。

    大河帶來了豐富的水利資源,大量的水源養育了這條河兩岸的無數百姓。

    島上的當地人,海上捕撈的水平不高,他們沒有足夠條件的海船支撐起漁業,但是讓他們在河捕撈一些淡水魚蝦,老仙溪由於流域麵積廣闊,水量豐富,提供了豐富而廣大的水族生物的棲息場所,孕育了藻類,浮遊生物,水棲昆蟲、蝦、蟹、魚、貝等各式各樣的生命。

    沿岸的河穀地多為農耕地,河川邊緣有濃密的禾科植物,是遷移性陸候鳥的重要過境地,也是本地留鳥重要的棲息地,出海口的濕地、浮覆地,生活著許多野鳥。

    在這能看到無限的生機,千萬年獨立的小天地,沒有人類的過多幹預,讓野生的動物有了無限的生存空間。

    打石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但是倭人並不反感。

    他們知道,不打石頭采礦,他們就要去打仗。

    對手是誰,是山麵的那些土民,那可不是去打鬧,跟山麵土民作戰,那他們寧願選擇來打石頭。

    更重要的是,織田手下的這幫人,並不需要他們親自來采礦,體力活是由那些投降過來的新倭人來完成。

    這就是壓迫!

    但是沒有一個倭人會反抗,他們隻有一個意識,這就是成王敗寇,雖然是敗了,但是這待遇著實不要太好!

    每天的米飯管夠!

    光是這一點,他們就算死也要賴在梁家軍。

    以前跟著山本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每天還是餓得七暈八素,就沒有填飽過肚子的一天。

    現在好了,每天除了不幹活的,隻要能完成任務,絕對有飯吃!幹得好的還能加菜,魚幹魚肉,鹹菜醃菜,他們吃得不亦樂乎!

    打敗倭人的不是槍炮,而是饑餓!

    給一口飯吃,倭人就死心踏地,不管梁川是宋人還是倭人。

    天下的人都一樣,有奶便是娘。

    老仙溪為什叫老仙溪,梁川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不過島上有一些神話還是很美的,倭人才不管這些什勞子神話,他們現在隻有幹活的命,幹不好,晚上便沒有飯吃。

    采石的工具全是招弟一家獨供。

    大部分的工具就是鐵錘與鑿子。

    可別小看了這兩樣東西的組合,配合得好,一塊巨石也能給你開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

    老仙溪麵的巨石全是大水千萬年從山上衝掉泥砂之後,然後崩天山石,碎成小塊隨著河水流到了下遊,又在漫長的歲月當中,被河水侵蝕變小,就得人能征服的大小。

    石頭再小,對於人來說,也是龐然大物!

    寬闊的河床兩岸,亂石無數,星羅棋布。

    最大的巨石有數丈方圓,人在石頭的跟前,渺小得讓人心酸。

    倭人一開始看著自己手中那短小的鑿子,落下了眼淚。

    這玩意能鑿開這些大石頭?

    螺城趙家的這些工匠,給倭人完美地上了一課。

    石匠木匠,許多匠人的技藝,就是早期從中原傳到倭國的。

    螺城最擅長的不是木藝,而是石藝。

    趙家的新生代,趙廷昌這小子,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石藝匠人,一塊石頭在他手上,能化龍變鳳,想雕成什就雕成什,各種藝術的造型,隻要他能想得到,就能雕得出來!

    采石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螺城的大山,也有非常優質的石材資源,他們祖輩開始,就從事著這種開山采石的行當。

    大石頭要整塊運走,自然難度非常大,變大為小就成了一門手藝。

    用鐵與鐵鑿在巨石上麵破開幾個小洞,這些小洞的走向要與開石的方向相同,否則石頭就會碎裂成不規則的小石塊。

    鑿開小洞之後,再慢慢地用鑿子打進石頭麵,一排小洞,每個鑿子一次隻擊打一下,一排打過去,漸漸將石頭劈開,直到將石頭擊成想要的形狀。

    這種破石的方法,任你是萬噸的巨石,隻要幾錘,都能破開!這種方法非常考驗力度和耐心,每一下力度都必須勻均有力,否則力度不同,石頭也會碎得不夠規則,便失去了美感與想要的大小!更無法用於雕刻和建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土民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土民之爭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