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油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春雨如油

    ‘今年的雨水太多了!"

    過了春分,天上的雨不要錢似的倒了下來,不過這雨一般都是午後開始迷蒙,白天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豔陽高照。

    夷州的日頭比清源還要好,因為海島的緣故,天上的雲一般留不住,海風一來便無影無蹤。

    趙小品來與梁川匯報鳳山新城的進度,這是一項不亞於重建長城的浩大工程,按天來算的話,進度微乎其微。

    ‘你要讓手下人好好注意,下雨多的容易塌方,要注意安全!"

    梁川特意囑咐了一句。

    ‘我知道,老仙溪那溪水暴漲,到夏天的時候會更大水量,那運石頭是有些危險!"

    ‘夏天這幾條河冷不丁就會有山洪暴發,實在危險,織田應該曉得這個道理。"

    現在鳳山新城每天能起十來棟新宅子,不過大部分是黃土加紅土再混進入一些糯米蓋起來的夯土屋子。

    模具加入土料,黃土與紅土混合再加入一點石灰,經過大力夯鑿之後,別看隻是土疙瘩,硬度與耐久卻不輸燒製出來的紅磚!

    紅磚壽命不如青磚,幾十年而已,而這種土疙瘩,隨便都能堅挺個上百年!

    別看隻是土房,夏天住起來不會熱,冬天還非常的暖和!

    夷州與清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南風起時,地麵會回潮,非常的濕熱難受,但是這種土房子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屋子但凡有一點點的水分,都會被土磚坯吸得無影無蹤,大部分

    的居民能接受,也換得起這樣的宅子。

    要是磚混的瓦房,那要的工分要幾千分,一年也換不到,住房的需求就在眼前,大家還是比較明智,寧願先住進屋子!

    現在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大家都知道,這土宅子隻是暫時的,隻要他們肯吃苦,將來換個大一點的瓦房,這難道是什難事?

    夯土的房子,沒別的,就是費點人力,幾個精壯的勞力花點時間,打一打,一天就能弄得出來,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上梁,還有鋪上麵的茅草,老仙溪邊上的蘆葦蕩子多,材料不愁,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梁川總算鬆了一口氣,基本滿足了大部分人的住房需求!

    按照趙小品的預計,到今年的年底,就可以實現梁川提出的人人有房住的宏偉計劃!

    這可是梁家給鳳山居民創造的大福利,就算是在中原,多少人連個窩棚都沒有,但是來了夷州,隻要你肯混工分,再不濟都給你分配一棟土宅子!

    這就是梁川的手段!

    你要說梁家人算得精吧,也是這回事,要說梁家人心地好吧,好像也能說得過去,怎樣無所謂,隻要能讓這個社會少一點矛盾,梁川就這一個要求。

    以前多年的工作讓梁川就明白一個道理,華夏民族的創造力是非常巨大的,隻是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限製了罷了。

    壓在老百姓頭上的大山無非就那幾座,房子土地醫療和教育。

    教育

    暫且不談,夷州沒有科舉一說,就算要改革也要等基礎打牢之後再進行,現在不必操之過急。

    土地已經分配下去了,從目前的糧食產量來看,老百姓隻要不是完全靠天吃飯,是百分之百可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的。

    梁川也規定了土地嚴格的流轉條件,要是再這樣還能失去自己的土地,那梁川也沒有辦法了。

    醫療也不是非常大的問題,黑十字會不僅在鳳山有醫堂診所,在鳳山同樣有不少的醫館,民間的醫館本來治病成本也不高,這不算是什壓力。

    壓力最大的就是一個房子,這個問題也讓梁川解決了。

    春雨如油.

    整個社會的壓力消失不見,老百姓各個街道的居民釋放出來的活力是驚人的,他們能把自己的力氣投入到鳳山的基建當中,每個工地都缺人,但是每個工地都有人,建設的速度一直非常的快!

    就是磚廠那的產量一直跟不上!

    現在可不是一座磚廠在燒,後麵又加開了兩口磚窯,倭人們不停地加班趕工,還是滿足不了鳳山的需求,一個磚窯一天也就出幾萬塊磚,實在是杯水車薪。

    趙小品一直擔心的就是雨季。

    雨水一下,磚場就沒有辦法曬磚,就算磚出窯了,也沒辦法馬上放到雨水當中去泡。。

    現在三天一小雨兩天一大雨,下得大家的心情都有些煩躁,倒是地種地的農民樂開了花,這雨來得及時啊,剛播下去的秧苗,可不就是

    需要雨水。

    蘇渭一身蓑衣,從雨中而來,梁川已經給他配了一隊轎夫,出入車輿傘蓋,可是小老兒不答應,不喜歡這樣的排場,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趁著腿腳還利索的時候多走走,等走不動了再讓人抬吧,興許那時候還會懷念如今能走路的時光!

    多樸實的小老兒。。

    他總喜歡每天到處走走,看看軍營的操練,看看街道的變化,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變化,看在眼的欣欣向榮讓他格外的興奮。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春雨如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春雨如油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