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烽窩煤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賊大膽 本章:賣烽窩煤

    鐵礦的運轉情況比梁川自己想象的要好上許多,蘇渭一直建議梁川要選用可靠的人,怕的便是礦上出亂子。

    梁川知道有這個隱患,他也知道現在沒辦法。唯一有降低隱患的方法就是解決礦工們最急需的各種問題,那便是給他們提供更種較高的待遇。

    物質的滿足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

    現在一天的產量能到達千斤精鐵,這個數量非常可觀了,而且這麵提高的空間非常的大!

    耶律重光處按梁川的建議,正在到處招收有經驗的冶煉師傅,當然學徒也要,給的待遇也不低。

    這些人未來將是島上的中堅力量。島上現在算上招弟自己原來的徒弟,還有古天樂那一幫從西北賺過來的匠人,也就幾百之數。

    目前至少要再擴編一倍,才能滿足眼下的需求!

    清源作為一個港口城市,更不是富礦的產區,也沒有先天優越的資源,在這更是千百年來少有什戰爭,所以在這並沒有多少鐵匠製作的商鋪,兵器作為凶器,更是商人的大忌,所以大部分的商行都很少有交易兵器的。

    清源的工匠數量更是不多。

    放眼整個福建路,隻有一個地方打鐵的師傅與徒弟好找,那就是建州。

    建州下麵有一城,名為邵武,外號又為鐵城,梁川在清源之時,就從這買了不少的鐵礦,千迢迢運過來,讓刀劍的價格高了不少。

    沒辦法,建州周圍就是高大的武夷山脈

    ,這座山是福建路北方大山,也是哺育眾多大江大河的地方,老百姓土生土長在這沒有感覺到什不便,便是要過往的商客,還有其他旅人就叫苦連天,出福建走此道是算較為不便的一條。梁川當年北上便沒有走這一條路,而是走了浙東的仙霞關一路。

    建州的工匠很多,但是他們的地位就比大牢麵的犯人強上一點點,每天打鐵最是辛苦,把自己打得灰頭土臉,回來的錢還不夠買酒喝。

    無他,這些匠人都是由官匠從五湖四海招攬而來的!

    如今這個世道,給官府打工可不比後世。

    所以但凡做一點什小事,要是能跟官府扯上點關係,工作項目沒有找麻煩不說,資金還有油水也高高的,可以說,要是沒有點人脈和關係,想拿到官府的活來幹,那是癡心妄想,除非是一些爛尾的工程,那要找人來背鍋。

    這年頭,要是能做官府的工程,那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用祖上不積德來形容一點都不過份!

    特別是給官府當工匠做力氣活的這些人。

    這些工匠往往是社會的最底層,都是出身窮苦人家,俗話說得話人生三苦撐船打鐵磨豆府,但凡要是有一點出路,都沒人舍得把自己家的娃娃送到鐵鋪麵去當學徒,整日挨打挨罵不說,還是師傅家的人形牲口,什活都得幹,一天下來隻能勉強混個飽肚子。

    到了官屬的工坊時麵,那才真叫一

    個慘絕人寰。

    這些工匠與其說是招來的,不如說是抓來的,做工的時候都是被牢頭監工盯著,稍有不如意就是一頓鞭子伺候,一年做到頭,一文錢都不能領到手,細算一下,反倒還欠工坊和監工不少錢。。

    真是連牛馬都不能吃得起這樣的苦遭得起這份罪!

    這可不僅是建州一家的官坊存在這樣的情況,從秦朝開始,曆代王朝的各個官營的礦山官坊都是這種鳥樣!

    但凡跟官府沾一點邊的,你要是個官人那就是好去處,要是個下麵的小嘍咯,對不起,下輩子眼睛睜大一點,別來錯地方了!

    粘杆處的也是四處打聽,終於讓他們給打聽到了建州邵武這。

    要賺走這幫人,其實也容()

    易,這幫人許多都是孑然一身的窮光蛋,連個鋪蓋都沒有,反正鐵鋪子一年四季都跟火爐似的,連衣物也能省了。

    第一步就是套近乎。粘杆處派幾個,裝成進官坊討生活的苦命人,幹了一天就撂挑子,開始跟這些當地的工匠拉家常話苦短,三言兩語就把這些心靈與肉體早就麻木的行屍走肉給喚醒了過來,聊不到三句,大家就恨不能燒黃紙插高燒義結金蘭,都是天涯淪落人,找共同語言太容易了,誰吐起苦水不是一灘一灘的!

    第二步就是畫大餅。粘杆處的人開始給他們說夷州的好處,這有田有地,幹活還能分到大好處,一年安家,二年置地,三年得新宅

    子,四年就能混個仙姑似的漂亮媳婦,誰不喜歡這樣日子,幾張天上的大餅馬上就把這些苦命的工匠心給煽乎起來了!一個個當場表態,他們要是再繼續給官府當牛馬下去,他們不如去死!反正呆下去也是死路一條,再爛的命也不能爛到哪去了,還不去試試,或許是真有這樣美好的生活!

    第三步就最簡單了,帶人跑路!

    反正都不幹了,還有什好猶豫的,手上的錘子一扔,大家也沒有什行李,跟著粘杆處的人直接走便是。

    粘杆處的人早就一條龍準備好了,隻要他們敢跑,建州城外接應的人早就準備好了馬車,一車一車把他們拉往清源!上車的工匠大家心有忐忑,粘杆處每人給了一百文錢當見麵禮紅包,見紅心喜,所有人馬上就來精神!這肯定不是騙人的,要不要走自願,到了清源再給一筆安家費!這要是還有其他的懷疑,大家就無藥可救了,可以繼續在官坊當牛馬吧。

    正是撈到了這一批人,夷州的鐵鋪一夜之間產能暴增!原來小打小鬧,現在是大規大生產,可不是鬧著玩的!

    別看幾千斤鐵,原來島上一天才能打製百把刀劍,換算成鐵的質量,這加起來也就百來斤的精鐵,再利用一部分的工藝,才能省下一部分的鐵資源。

    要是再提高一點,以後夷州就可以擺脫落後的農業島的局麵,成為真正的軍火島!

    就算不賣軍

    火,賣賣農具總可以吧,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招弟鐵鋪產出的農具,質量超級好,原來造刀劍隻能在刃上用好鋼,亞罕來了以後,煉鐵的方法迅速提升為煉鋼的方法,出爐的便是好鋼!

    現在再用這些鋼,如果再用夾鋼法,那便太費時費力,整塊鋼材直接上,效率高而且出來的質量更加穩更加好!

    這些農具要是拿去重新打製回爐煉製,是可以打成上好的兵器的,梁川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不介意。

    要是連老百姓的農具都怕,那自己的管理便太失敗了。

    倒是煤礦上的產量還會高一點!

    南方的煤不如北方的煤產量高質量好,這些煤的雜質含量會高許多,對麵桃城的白煤雖然品質也不錯,但是相對於北方的煤礦,那直接利用的效率便差了許多。

    這些煤有很多的石頭還有泥土,挖出來的煤還要把這些雜質篩掉,這樣才能運到山下和鐵礦上使用。

    夷州有一個優點,便是島上的樹木資源非常的豐富,完全可以滿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

    但是梁川不傻,因為水土流失造成的損害這是非常可怕的,特別是夷州這種雨水台風旺盛頻繁的地區,而山地上的植被是涵養水源的重要工具,自然不可能亂破壞。

    梁川早在澎湖的時候就規定了島上的植被砍伐規定,一定樹齡的古樹是絕對禁止砍伐的,一些人工林可以砍,但是不能沒有限度地亂砍,砍前要

    報備,砍後還要補種,在沒有新和為材樹之前,禁止再次砍伐。

    正因為有這種製度,澎湖在人口暴增後,島上的植被不僅沒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蕩宋》,方便以後閱讀蕩宋賣烽窩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蕩宋賣烽窩煤並對蕩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