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章 淺談書法(1)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李叔同 本章:正文卷 第1章 淺談書法(1)

    一.緣起

    幾位友人及學生都說我的書法好,其實是過譽了。朽人雖愛好書法、音樂等藝術,但自愧生來沒有什天賦,僅天性喜好而已!至於藝術成就,則自視沒有少許悟性,所以更沒有“成就”可言了。

    但幾位同好書法之友人一再相邀,幾番推遲不得,故隻好不揣淺薄,在此與大家妄談。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擬從書法流派及其發展簡史談起,以助諸君知其概貌,粗窺書法之曆史脈絡。

    二.五大書體及其流派

    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文字的規則或方法,用以記錄或傳遞信息,故文字不可不重視。然而,各國的文字,因其產生之年代與人們認識的不同,故在結構、分布及至章法多不相同;甚至一國文字,因曆史變遷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形體,故有書體及流派之由來。

    古書雲“書畫同源”,而實際亦如此。以我國漢字為例,即從形象之圖畫開始的,後來書法成為一門藝術,即是“字如畫”或“畫如字”,自有它的藝術魅力所在。

    自秦漢以來,不少書法名家多為書畫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畫,或融畫之勢入字,頗有開創之大家,故有五體流派之由來。

    進而述之——工筆中之人物,其臉或手、或臂、或衣褶,多為玉筋篆的筆法;再者,花卉畫中之花、瓣、莖、葉,亦是篆書的筆法,故而線條或流暢柔軟,或堅硬如鐵,可證以書繪畫者也。而繪畫之腕力、手勢,與書法主力度與技法,亦多有默然相契之處,此為“以畫入筆者”之明證也。若論書體,一般稱正、草、隸、篆及行書,共稱“五體”。現從發展之次序,首以甲骨文為先,次為鍾鼎文、石鼓文、大篆、小篆,以上是“古文”的範疇;而後才有隸、草等體。現簡要講一下它們的曆史由來及其流派。

    1.古文

    (1)甲骨文

    甲骨文為我國最早的文字形式,是以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的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此為已知的最早的漢語文獻形態。

    早期那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曾被稱為“契文”“甲骨刻辭”“卜辭”或“殷墟文字”,現通稱為“甲骨文”。因商、周時期的帝王,凡諸事多用龜甲或獸骨進行占卜,以察吉凶或定國事,後將占卜之結果刻於甲骨之上便保存,此即為“甲骨文”之由來。

    當然,除占卜吉凶外,甲骨文內容涉及麵亦廣,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封地、世係、家族、人物、官職、征伐、刑獄、農業、田獵、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故甲骨文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商代的社會曆史、文化及語言文字極為珍貴之資料,已發掘的甲骨文獻中的殷商甲骨卜辭,主要是殷墟甲骨。殷墟甲骨是商代自盤庚遷殷至帝辛(商紂王)270餘年間的遺物,大多數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或其附近。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被發現後,大量有字甲骨遭私人濫掘,並為古董家、學者和一些駐中國的外國傳教士所收集。1928年秋才由國立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組織人員進行科學發掘。

    最早編纂甲骨文獻的人是江蘇丹徒的劉鶚。光緒二十九年(1903),劉鶚在羅振玉的幫助下,編纂並出版了曆史上第一部甲骨文集《鐵雲藏龜九》因此,研究甲骨文早期貢獻最大的是金石學家羅振玉。

    當時人們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們把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麵上,塗上紅色標示吉利,黑色標示凶險。這些文字皆用刀刻,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穀粒,或繁或簡,精致非凡。

    (2)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則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常常作為“青銅器”之代名詞。金文(或鍾鼎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以內容而言,金文的內容多為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記錄,皆反映當時之社會生活。金文字體整齊道麗,古樸厚重。相對甲骨文而言,化板滯為流暢,變化多且豐富。以字體而言,金文基本上屬籀(大篆)體。

    周宣王時所鑄之《毛公鼎》,上麵的金文極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共497字,是出土之青銅器銘文中最長者。《毛公鼎》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布局不弛不急,字之位置排列得當,是金文作品中之傑出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亦是金文中難得之作。

    古文中除殷墟甲骨較為著名外,鍾鼎方麵有《盂鼎》《小盂鼎》《散氏盤》《毛公鼎》,乃至《三體石經》中的古文。

    (3)篆書

    “篆”者,依《法書考》解釋:“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謂為傳遞事物的信息或道理,可以傳承、延綿,以至無窮。

    《說文》雲:“篆,引書也。”謂引筆而書,引書成畫,積畫成形,形以象字之意也。在六書中,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皆以象形為基礎而來。故象形字為最早之文字形狀,亦是篆字的主要特征,此為其一。

    篆書特征之二,是其筆畫有轉無折,一切轉彎之筆畫,都成圓轉而成,無有方折。

    此所謂“篆”為廣義的“篆”,泛指秦代與秦代以前的各種字體。在漫長的曆史演變過程中,經多次的變化,其曆史可分三階段,即:古文(包括甲骨文、鍾鼎文等)、大篆(籀書)和小篆。大、小二篆,雖出自鍾鼎甲骨,但依然為原始字體。唐代孫過庭曾在《書譜》中說過:“篆尚婉而通。”就是說篆書的筆畫必須婉轉而通順;所謂通順,指轉彎的筆畫沒有方折筆勢,而成圓轉。秦時,隸書自小篆中出,漸成新的字體,當時還是隸書的初形。

    至漢代時,隸書漸興,時為以後,此一時期為隸書成熟期、壯年時期,是隸書當道的典型時期。作為實用文字,二篆逐漸退位讓於隸書;但作為書法藝術,仍有名家,如漢相簫何所作,時稱“簫籀”。後漢篆書名家中有位名叫曹喜的,時稱“篆書之工,收名天下”,史書中說他“喜傾慕李斯筆勢,少異於斯而亦稱善。”此人喜尤工懸針篆、垂露篆與薤葉篆。

    另外,後漢名家還有蔡邕,他是《熹平石經》的書寫人,著有《篆勢》,史書中說他“蔡邕書采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此外,許慎工小篆,師法李斯,筆法奇妙,著有《說文解字》14篇,對後世影響極大,承傳了篆(籀)書法度,成為後世學習之圭臬,曾被奉為“楷書正誤”的標準。後漢著名篆書遺跡中的《嵩山少室》《開母廟》和《西嶽廟》三石闕,還有漢碑篆額若幹種。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雖楷、行、草等書體均已誕生,而仍不乏篆書名涼。如魏時《正始三體石經》上的古文和小篆,可謂漢篆的典型。而《吳禪國山碑》篆法嚴整,《天發神讖碑》則由轉而折、由圓而方,名為篆書,已顯隸書之韻意。晉時的《安邱長城陽王君神道碑》,其篆書筆法多方頭尖尾,略帶挑法。

    此外,宋代範曄工草隸,尤善小篆;梁代蕭子雲:“創造小篆飛白,意趣飄然。”歐陽詢評雲:“蕭侍中飛白,輕濃得中,如蟬翼掩素。”另,梁代庚元威善作百體書,並作雜體篆24種,這些亦是篆書名家。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方便以後閱讀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正文卷 第1章 淺談書法(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正文卷 第1章 淺談書法(1)並對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