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5章 淺談書法(5)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李叔同 本章:正文卷 第5章 淺談書法(5)

    米芾,一作敲,字元章,號鹿門居士、寢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相傳,他愛古好奇,常穿了唐代服裝在大街上四處走;又喜愛石頭,看見奇石就下拜,呼之為“兄”,因其舉止狂放或瘋顛,故世稱“米顛”。

    米芾書法成就最大者是行書和草書。他能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自謂“刷字”,意謂“運筆迅速而勁挺”,世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黃庭堅說:“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當所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他曾自述雲:“善書者隻有一筆,我獨有八麵。”後人更稱賞他是“八麵出鋒”。

    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快刀利劍”之氣勢。傳世作品如《蜀素帖》《苕溪詩》是其書風成熟時得意之作,用筆跌宕起伏,雄健異常,變化多端,為難得之書品。

    《宣和書譜·行書六》稱:“大抵書效羲之,詩追李白,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謂善書者隻得一筆,我獨有四麵,識者然之。”

    曾自負能提筆作小楷,筆筆端謹,字如蠅頭,而位置規模,皆若大字,然不肯多寫。曾奉詔仿《黃庭》小楷,作周興嗣《千字》韻語。

    他學過很多名書法家的作品,臨摹得十分逼真。據說他曾向朋友借了古書畫,臨摹後,將真跡和摹本一起交給物主,物主竟無法辨認。有人評說:“善臨摹者,千古惟米老一人而已。”其擅畫,曾創“米字點”,作夏雨圖,蒼茫沉鬱,大雨滂沱,為世所重。

    著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硯史》《海嶽名言》《寶章待訪錄》等。行書書跡有《多景樓詩》《苕溪詩》《蜀素帖》《拜中嶽銘》《三吳詩帖》《與景文書帖》《天馬賦》《方圓庵記》(三帖卷),《跋陳摹褚本蘭亭》《李太師帖》《張權帖》(一稱《可事帖》),《張季明帖》《伯充台坐帖》《步葷圖題名》《陳攬帖》《叔晦帖》《知府帖》《春和帖》《珊瑚帖》《複官帖》《詩跋褚摹蘭亭》《紫金帖》《鶴林甘露帖》等;草書有《元日帖》《中秋登海岱樓二詩帖》《論草書帖》《吾友帖》《兩三日帖》等,亦曾書《千字文》,其《魯公仙跡記》原在湖州魯公祠,石佚後已重刻。

    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好收藏名跡,能以假亂真。他以行草書最著,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宣和書譜》論其書:“大抵初效羲之”,“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蜀素帖》筆法蒼老凝練,行筆澀勁,沉穩爽利,世有“清雅絕俗,超神入妙”之歎。其書體雖屬宋朝簡劄書風,是“二王”及唐、五代書風的延續,但細察似乎與前人書法無一相似之處,是米芾自家風格的最好體現。明代董其昌跋曰:“米元章此卷,如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以及“沉著痛快”的風格。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非“矯揉造作”;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其畫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發露,不求刻意,多用水墨點染,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雲掩映樹石,意似便已”。子友仁繼父法有所發展,自稱“墨戲”,畫史上有“米家山”“米氏雲山”和“米派”之稱。

    米芾還愛硯。硯為“文房四寶”之一,為書畫家必備之物。米芾於硯,紊有研究,有《硯史》一書,據說對各種古硯的品樣,及端州、歙州等石硯的異同優劣均有詳細的辨論,倡言“器以用為功,石理以發墨為上”。其子米友仁書法繼承家風,亦為一代書家。

    (4)趙孟

    趙孟,元代大書法家。其書風探遠潭古,力追“二王”,斟酌隋、唐風格,一變而為宋代“習尚”;其用筆流麗圓轉、骨力秀勁,呈現出富有個性的嬌美風格、自成一家,世稱“趙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方便以後閱讀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正文卷 第5章 淺談書法(5)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正文卷 第5章 淺談書法(5)並對弘一法師全集之文藝amp;#183;詩歌(04)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