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貪狼獨坐 本章: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

    車馬隆隆的駛入了宮前的大殿,這也叫“太和殿”。m.gereay.

    襲承舊皇城中的太和殿,氣勢宏大、大氣磅

    但又不完全一樣,甚至朝會的方式都不一樣。

    以往的朝會,如果是日常的朝會人較少的情況下會在太和殿內進行。

    或者一些大型慶典,才會在太和殿內進行。

    多數時候的“早朝”,其實應該叫“禦門聽政”。

    大臣們連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全都站在太和門外。

    而皇帝則是在門廊,處理政務。

    在電影《末代皇帝》麵,就有反應這一點史實的鏡頭。

    小皇帝站在太和殿門前,金水橋外禦階下則是跪著文武百官。

    那會兒這幹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太和殿一方麵站不下大朝會這多人。記住網址

    其次舊皇城內的太和殿為上覆重簷歇山頂,全木質結構。

    若遇陰天則采光沒有那好,於是人多的大朝會基本都是在太和門進行。

    但新建的太和殿就不一樣了,這比之舊皇城的太和殿更高、更大

    且上方采用了大量的琉璃透光,並布設不少的琉璃盞。

    使得整個大殿不僅比之舊皇城的更加金碧輝煌,且采光性更好。

    弘治皇帝一琢磨,幹脆以後的朝會全都在太和殿辦就是了。

    張小公爺他們回京這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在這太和殿進行慶典的。

    這種回京自然是得一整套的禮儀,還得有賜宴。

    禮部這方麵有一整套的流程,弘治皇帝甭管願意不願意都得照著辦。

    尤其是禮部多了一個庠序教諭部,被分薄了權限之後愈加想要凸顯自己的存在了。

    於是他們對於朝禮那抓的叫一個嚴,偏生這群家夥還真是熟讀詩書……

    此番大朝會上自然是照例由他們負責禮儀,弘治皇帝對此也沒轍。

    “兒臣奉父皇旨,往四省振撫,多見災民流離失所、嗷嗷無依……”

    朱厚照今日所著的,乃是從災區穿出來的那身百納袍。

    這一身的百納袍子讓百官眼皮子直跳,心下歎氣。

    有了這一身的袍子,那些對太子的詬病則無從而立。

    怎的?太子不好,能有百姓為他獻上此袍?

    文官們完全詬病不得張小公爺、詬病不得弘治皇帝,最大的原因便是在於秦地救災回來後。

    張小公爺獻上的那柄羅傘,和他自己身上所著的那件袍子。

    有此二項,誰還敢詬病他們半句?

    “兒臣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堤之上,不敢懈怠……”

    這些話,說的朱厚照自己都有些哽咽了。

    他雖說是沒心沒肺,但不是傻子白癡。

    那些日子在大堤上忙活還不覺著,但走下來後才生出感慨。

    真的是不容易啊

    潰壩不下十次,幾乎每次他都是頂著浪頭撲上去的。

    當時還不覺著有甚,但此時回想不由得心有餘悸。

    稍微不慎,那便是粉身碎骨

    “幸得父皇庇護,百姓幸甚災情褪去,民心未散……”

    眼見朱厚照說著,轉身抬手讓劉瑾將那隻巨大的長條盒子給抬了上來。

    激動的劉瑾趕緊一擺手,讓張永隨自己一並將這盒子從殿外抬了進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紈》,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紈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紈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並對明朝大紈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