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看破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三十九章 看破

    慈航真人身上籠罩的光霧散去,顯露出真容,看上去大約三十多歲的樣子,眉眼慈悲,讓人一見便忍不住生出親近之感。氣態高潔,如果再年輕一些,就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仙子人物了。

    以慈航真人的境界修為,當然是駐顏有術,就算保持著十幾歲少女的姿態也不是不行。事實上在過去的道門,真人們也是“形貌各異”,有白發蒼蒼的,也有如同孩童的,又夾雜著少年少女。

    到了五代大掌教登位,對於這種“亂象”極為不滿,五代大掌教算是保守派中的保守派,於是下令嚴禁道門真人以孩童形貌示人,理由是有損威嚴,有損道門形象。再到後來,少年、少女的形象也被禁止,還是同樣的理由。

    道門內部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

    在支持之人看來,所謂青春常駐,你要變回自己風華正茂的年紀,不是不行,可七八十歲的老家夥變成七八歲的孩童就有些過分了,雖然道門素來就有赤子之心的說法,但赤子之心說的是心性,與身體不相幹。一幫老家夥就算變成了孩童,可內卻還是城府深沉那一套,反而是表不一,沒什意思。

    總而言之,在五代大掌教的強勢推進之下,道門終結了這種“亂象”,再也不見幾歲孩童立於金闕之上,少年少女們也都銷聲匿跡。眾多真人們要維持本來年紀,要保持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而且在正式重大場合必須統一著裝,誰若敢奇裝異服,一律記大過。

    自五代大掌教之後,議事的時候,再也不是“奇形怪狀”,一眼望去,千人一麵,整齊劃一,這隻是五代大掌教統治道門的縮影。以小觀大,可見五大大掌教的行事風格,就連形貌和著裝都要嚴格要求,其他方麵更是容不得反對聲音,也是自此開始,道門的規矩愈發森嚴,有利有弊,弊端是道門難免沾染了許多公門習氣和弊端,好處是道門進一步加強集權,組織嚴密的九品道士製度對於相對鬆散的佛門和儒門形成了絕對的壓製,倒逼佛門不得不效仿道門進行改製。

    不過五代大掌教的霸道也引起了道門內部的反彈,五代大掌教在世時,沒有人敢公然忤逆這位大掌教的遺誌。在五代大掌教掌權的後期,為了防止當時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利用玄聖定下的規矩聯合反對自己,不僅暗中分化三位副掌教大真人,最後還分別強迫當時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提前退隱,成為平章大真人,又提拔重用根基較為淺薄的年輕人成為新的副掌教大真人,也就是如今的三位的副掌教大真人。

    在五代大掌教飛升離世之後,三位被他親自提拔的副掌教大真人達成共識,直接放棄五代大掌教屬意的接班人選,推舉了一位公認的“老好人”成為六代大掌教。

    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連六代大掌教自己都沒想到,大掌教尊位就這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就如天上掉餡餅一般。雖然他的境界修為相當不弱,當時已經是參知真人,而且是其中佼佼者。就算做不了副掌教大真人,也有望成為普通的一品天真道士,但他也知道自己的長處隻是境界修為,不是做大掌教的材料。

    不過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達成了共識,做不做也由不得他。再者說了,身為道門弟子,誰不對至高無上的大掌教尊位心動?對於當時還是參知真人的六代大掌教來說,等同是直接越過一品天真道士,從二品太乙道士一步登天,成為道門唯一、天下唯二的超品道士。尤其是這個位置送到自己麵前的時候。而且五代大掌教統領道門時是何等尊崇,也都是有目共睹。

    於是六代大掌教答應下來,登上了大掌教的尊位。

    若論為人,六代大掌教無疑是個好人,他為人寬仁,性情溫和,比起性情霸道暴躁的五代大掌教不知好上多少。可論起掌權手段,那就是天上地下了,六代大掌教優柔寡斷,又缺少根基,這也導致六代大掌教暗弱,無法壓服三位副掌教大真人。

    六代大掌教登位時,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還不像今日這般勢大,經過了六代大掌教的時代之後,三位大掌教真人才算是徹底坐大,可以說正是五代大掌教為今日的道門亂象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直到今日,五代大掌教仍舊影響著道門的走向,在曆代大掌教中,若論影響力,僅次於身為初代大掌教的玄聖。不過其功過,要到許多年後才能蓋棺定論。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大掌教碌碌無為,也可以使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慈航真人維持這個年紀,正是遵循五代大掌教留下的規矩,三十歲已經是底限,再低就要被風憲堂盯上,堂堂參知真人要是因為這種原因被風憲堂通報點名,雖然不傷根基,不傷子,卻傷麵子,算是丟臉到家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三十九章 看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三十九章 看破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