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遊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遊

    齊玄素對於清微真人和國師的謀劃,隻能說是有所察覺,可具體進行到了何種程度,又要以何種方式進行,他是一概不知。

    這也怪不得他,他既不是太平道陣營,也談不上高層。也許在許多人看來,他已經是道門的高層。不過齊玄素知道自家事,什時候,他能把那個“副”字去掉,才算是真正的道門高層。當然,副掌教大真人不在這個“副”的範圍之內。

    其實這也在道理之中,各種副堂主、副府主,再加上輔理,或者說副宮主,加起來得有幾百人,而正職呢,不超過四十人。

    從副到正,看似隻差了一級,實際上差了四五級,其中橫貫著金闕的門檻。

    就算進入金闕,參知真人還在暗中被劃分為上中下三級,掌府比掌宮高,掌堂又比掌府高。掌堂真人若沒有首席參知真人、次席參知真人這種類似於儲君身份的加成,還要比平章大真人們低上一頭,平章大真人之上有副掌教大真人,副掌教大真人之後才是大掌教。

    齊玄素和張月鹿與大掌教之間,隔著十萬八千。

    處理完一天的例行公事之後,齊玄素約張月鹿一起去秀京城逛一逛。兩人來到鳳麟洲這久了,還沒好好看過這座秀京城。

    中原的古城以坊市劃分區域,比如玉京的二十四坊加太清市。鳳麟洲的城池則是以町為劃分,其意義大概類似於坊市、街道。

    在秀京有一個町,

    名叫歌舞伎,起源於一百多年之前,也就是大魏王朝覆滅後的幾十年,大概是大玄王朝的太宗年間。其始祖名叫阿國。歌舞伎三個字是借用中原文字,原意為“傾斜”,因為表演時有一種奇異的動作。後來給它起了雅號“歌舞伎”。歌,代表音樂。舞,表示舞蹈。伎,則是表演技巧。由於歌舞伎的表演深入民間,深受百姓歡迎,鳳麟洲各地的女子紛紛效仿阿國競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為爭奪這些女子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廝殺。

    後來道門打破鳳麟洲的閉關鎖國,帶來了各種新鮮事物,歌舞伎町進一步發展,幾乎成為一座不夜之城,號稱不眠之街。

    當然,歌舞伎町明麵上說是歌舞表演,其實到底是怎回事,世人也都一清二楚,秦淮河畔的花魁們還講究一個賣藝不賣身呢。不過話說回來,若是不賣身,那些武士又何必為了女子大打出手。

    在過去,道門對於此地一直是不聞不問的態度。不過隨著道門準備親自下場,很多人開始擔心歌舞伎町的命運,因為道門是出了名的喜歡整頓風氣,常常以雷霆手段滌蕩這些汙泥濁水,甚至做到了玉京城中沒有一家青樓的壯舉,而且齊玄素本人就幹過此類差事。

    隻是道門現在沒有精力關注這些小事,所以這條不眠之街還是照舊,不管外麵如何戰火連天,這也是紙醉金迷。

    齊玄素和張月鹿

    今天的目標便是這條不眠之街,這當然不全都是青樓一類的場所,也有一些酒館和專門表演鳳麟洲風俗舞蹈的地方,以及其他玩樂的場所。

    張月鹿並不反感此類所在,甚至一度對這種地方十分好奇,當初就是張月鹿主動要求去看李青奴的演出,這也是張月鹿比較另類的地方。如果她生而為男子,那大概會是個瀟灑不羈的人物。

    兩人換上便服,來到歌舞伎町,隨便找了個地方看了一場歌舞伎演出,然後發現跳舞的女子竟然是男人扮演的,不可否認,扮演的女子的男子比起女子還要嫵媚,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比普通女子還要纖細柔弱,可兩人還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難道這世上的藝術都是男人扮女人嗎?

    而且那個妝容,多少有點像是牆上刷大白,兩人也有點接受不了。

    於是兩人轉換場地,在街上四處閑逛。

    雖然這地方魚龍混雜,而且兩人已經換了便服,但那股獨屬於道門之人的氣態,還是讓各種宵小之輩敬而遠之,不敢上前招惹,所以沒有發生不開眼之人過來調戲張月鹿的事情,自然也沒有給齊玄素一顯身手的機會。

    當然,最大的可能是張月鹿自己動手解決,她可不會故作柔弱,從來都是正麵回應並痛擊各種挑釁,李天貞和許寇都是被痛擊之人。

    最後,兩人找了一家酒館,準備嚐一嚐鳳麟洲的清酒和燒酒。

    隻是

    沒想到這個酒館暗藏玄機,除了賣酒之外,還兼有半個賭坊的職能,隻是賭一些比較特殊的東西,比如賭棋、賭牌等等,也算是別出心裁。

    齊玄素和張月鹿本想隻是單純地喝一點酒,卻沒想到剛好有一夥道門中人在此地玩牌,也不是旁人,正是齊玄素在萬象道宮的師兄程立雪。

    程立雪也看到了齊玄素和張月鹿,還是驚了一下。

    他不是女子,談不上如何崇拜大名鼎鼎的張月鹿,大約是想起了自己給齊玄素拉皮條的事情,此時見到正宮正主,難免有點心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遊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