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國交會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國交會

    如果說伊奘諾尊的半個神國是一幅畫卷,那清微真人就是格格不入的一筆,破壞了畫卷整體的協調。

    隨著清微真人不斷向神國深處飛掠,溫度也越來越高,火焰也越來越頻繁。

    很快,一個漆黑如山的身影出現在清微真人的視線之中,伴隨著鋪天蓋地的烈焰,一個如雷鳴般的巨大聲音響起:「區區一個連長生門檻都沒有跨過的凡人,不過是依仗外物,也敢來到我的神國?」

    這個巨大的身影正是伊奘諾尊的金身雛形,因為暫時拋棄了肉身本尊,所以神智更為清醒。

    清微真人並不在意,未曾持劍的左手向前一探一抓,帶起五道淩厲氣勁從四麵八方向這道身影轟然夾擊。同時身形前衝,手中長劍直取其麵門。

    這是清微真人以「浩然氣」催動的儒門絕學「五嶽封禪手」,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封禪寓意天地,以五指對應五嶽,依五指之勢向敵人天地上下、四麵八方夾擊,好似五嶽壓頂,可直接將人捏成齏粉,也能鎮壓封困。當年寧王之亂,心學聖人曾一抓之下,將一座山峰連根拔起,把一位道門地仙鎮壓山下。

    道門提倡三教合一並非虛言,在以道門為主幹的前提下,吸納了許多佛門和儒門的精華,甚至不乏三道兼修之人。慈航真人便是佛道兼修,而清微真人則是儒道兼修,如「天心劍訣」,還有此時的「五嶽封禪手」,都是儒門的絕學,前者出自理學聖人,後者出自心學聖人。

    在伊奘諾尊的視角之中,清微真人的左手越來越大,仿佛一葉障目,最後竟然把所有的一切都遮擋住了,隻剩下如五嶽壓頂的手掌五指。

    伊奘諾尊隻得張口一吐,噴出一條火龍,迎向清微真人。

    隻見這條火龍剛剛出現時隻比蛟龍稍小一點,可距離手掌越近,體型變得越小,轉眼間隻剩下蜉蝣大小。

    蜉蝣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奘諾尊怒吼一聲,幹脆揮拳迎向這一抓。

    隨著兩者碰撞在一起,巨大的震動向整個神國擴散,天空火雲翻湧,大地岩漿迸裂,夾雜著燃燒隕石的火雨從天而降。

    神國之戰,不會受到真實世界的各種限製和幹擾,所以更為恢宏壯觀,真是毀天滅地一般。

    下一刻,清微真人的一劍已經來到了伊奘諾尊的麵前,也終於看清了伊奘諾尊的真容。

    此時的伊奘諾尊再無半分曾經的「神王」威嚴,倒是魔焰滔天,漆黑如墨,儼然是神話傳說中魔王、冥王一類的存在,而且身軀高大如山嶽,手中握著一把如同被截斷山峰的古劍。

    伊奘諾尊張口無聲,直接舉起手中巨劍,朝著清微真人斬下。

    一劍勢若五嶽壓頂。

    漫天火雲被這一劍迫散開來,從中兩分雲海,滾滾火雲一半向左退去,一半向右退去,留下中間寬有百丈的一道空白溝壑,便是劍痕。

    清微真人的一劍與這一劍相較,可謂是極為渺小,便如蜉蝣撼大樹,又似螳臂當車。

    然而這一劍卻直接從中截斷了伊奘諾尊手中的巨劍,如一根毫毛刺在百丈金身的眉心位置,看上去滑稽無比,但自劍落之處延伸出無數裂縫,裂縫中有金光、黑氣、火焰迸射。

    金光是神力,黑氣是陰氣,火焰是伊奘諾尊的核心本源。

    不管怎說,這隻是個金身雛形,而非已經凝聚完畢的完整金身,更不是巔峰狀態的金身,自然不是清微真人的對手。

    清微真人拔劍後撤。

    隻見伊奘諾尊的金身劇烈顫抖,額頭眉心上的裂紋繼續蔓延,轉眼間已經遍布整個臉龐。

    伊奘諾尊再次怒吼,以剩下的半截巨劍斬向清微真人。

    清微真人不閃

    不避,手中「血裳絕仙劍」的劍身上延伸出長達十餘丈的劍芒,與伊奘諾尊的斷劍正麵相擊,連續碰撞,聲如雷震,使得剩餘半數斷劍也寸寸碎裂。

    伊奘諾尊金身上的裂紋已然蔓延到胸口位置。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國交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國交會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