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以弱勝強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340章 以弱勝強

    江朔一驚,轉頭再看,已有數名茅山道士或刺或砍,傷了數名曳落河武士,如果說韋景昭一劍斬殺一人,是因為他本身武藝高強,那其他茅山道士紛紛占優,可就全是劍陣的威力了。

    曳落河武士甚是凶悍,雖然甫一交手就死了一人傷了數人,卻仍然鬥誌昂揚,有一曳落河武士遞補了死去的那個武士,又湊成了三十人的完整陣勢,按說雙方鬥陣,縱有死傷也不能遞補,但茅山道士卻絲毫沒有不滿的神色,仍是邊戰邊退,邊退邊不斷擊傷對手。

    不出十合,又有一個曳落河武士被刺死,江朔認得出手的道士是韋景昭的胞弟韋渠牟,又不過數合,茅山道士又刺死一人,此次建功的是韋景昭的師弟孟湛然,看來茅山實是精銳盡出,二十九名道士中韋景昭的同輩高手就有五六人之多,比之對手璿璣陣中隻有李歸仁、尹子奇兩大高手,顯然茅山派在大多數位置都更具優勢。

    江朔這時已經看出一些端倪來了,玄牝劍陣的打法是遇到敵人猛劈猛砍過來,就純取守禦退讓的策略,避其鋒芒,而眾道士邊退邊尋的弱點,居然不是當麵的敵人,而是身側正在與同道爭鬥的另一人!

    曳落河武士按陣法驅動,左右兩翼都有同袍掩護,因此可以一心一意猛攻當麵之敵,十招中倒有九招是進攻的,但他們卻想不到,茅山道士看似雜亂無章的退守之策,其實是把敵陣撕扯開了,他們耐心地拉扯敵陣,隻要露出一絲罅隙,便立刻攻擊側翼的敵人。

    而曳落河訓練璿璣陣之時,第一要務便是放棄防禦身側的本能,將側背完全托付給同袍,隨著經年累月的訓練,這種意識幾乎已經刻入骨子了,而茅山道士攻擊的恰是側後本該由陣中其他武士守禦的方位,因此幾乎每擊必中,每一次出擊都有所斬獲。

    江朔一明其理,便不再需要韋景昭給他指明方位了,他亦不逞強疾攻,而是隨著劍陣進退,伺機左右出擊,他武功比之眾茅山道士更高,出擊距離更遠、速度更快、出劍角度也更為刁鑽,他隻在李歸仁身前身後反複縱躍,與李歸仁沒交幾次手,卻已將他身邊的數名武士刺倒了。

    韋景昭見江朔這快就領會了玄牝劍陣的妙處,也不禁點頭讚許,不再管他這邊,自和胞弟韋渠牟一齊圍著尹子奇纏鬥,二人雖然看似擋在尹子奇當麵,但其實一直在尋機刺殺尹子奇身邊的武士,又鬥了片刻,其他茅山道士也各有斬獲,雖然曳落河武士不斷補位,但地上躺倒了一大片武士,茅山道士卻無一受傷,二陣之高下立判。

    獨孤湘在外撫掌道:“尹先生,北溟子老前輩怎教出了你如此不消的弟子,難怪他要早早將你開革出師門了,若你還在北溟門下,今日與茅山鬥陣如此大敗虧輸,豈不是要把他活活氣死。”又道:“李歸仁,你還要不要臉了?看看地上躺了多少人了?說好了三十人鬥三十人,曳落河前前後後填進去不下一百人了,饒是如此耍賴,還勝不了韋道長,我都替你臊的慌……”

    其實曳落河一共也就填補了二三十人,遠遠不到百人之數,但璿璣陣的表現遠遜玄牝劍陣也是事實,尹子奇、李歸仁二人自持身份,又怎能和獨孤湘一個小女子鬥口?偏偏茅山劍陣看似柔弱散亂,但任憑你如何猛打猛衝,對方就是不和你正麵交鋒,卻又屢屢偷襲得手,怎叫人不氣,二人氣得咬牙切齒,五官挪位,卻又一籌莫展。

    李歸仁忽然喊道:“陣勢不要再旋轉了,入牆而進,將他們逼進牆邊死角,我倒看看茅山道士是不是真會穿牆術!”

    世間將茅山道術傳的神乎其神,拋去什招神仙驅鬼怪、起死人肉白骨的神仙方術不說,更有搬山卸嶺、移花接木,影盾穿牆等等神奇的傳說,這些當然都不可能是真的,比如穿牆術,要不就是如葛如亮一般在習習山莊中預先留了暗門,要不就是輕功飛躍太快讓人誤以為是穿牆而過,哪有不破壁而穿牆的道理?李歸仁要眾武士將茅山道士逼到牆邊,這樣茅山道士沒有騰挪的空間,可就隻能硬接硬打,不能以陰治陽了。

    眾葉落河武士一起發喊,收縮陣型,北鬥陣天然不是直線,而是勺柄的模樣,陣勢止住旋轉之後,如雙翼展開,橫推過來。

    韋景昭見狀,也立刻變陣,喊道:“改一字長蛇陣,向右銜尾!”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340章 以弱勝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340章 以弱勝強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