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各顯其能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410章 各顯其能

    葉歸真這一路看似驚險,實則是展示了虎、鹿、鳥、猿、熊五種不同的步法,司馬青雲讚道:“南陽葉氏這門五禽戲的功夫果然了得。”

    相傳“五禽戲”乃漢末神醫華佗所創,傳承近六百年,漢人多有習練,但都不過是強身健體而已,江朔今日見了葉歸真的身手,才知原來五禽戲也可化為一門極高明的武功。

    江朔剛想踏上鐵索,忽然想到盧玉鉉內力已失,王棲曜輕功不佳,恐怕憑自己的功夫都上不了鬥極峰,便對盧玉鉉道:“盧郎,我背你們渡峽。”

    不想盧玉鉉卻搖頭道:“少主,之所以用鎖鏈連通鬥極峰,好比一道關鎖,能上得峰去的都是絕頂高手,我和曜郎若在少主幫助下勉強登山,也隻能是你的累贅,不若我們這些過不了鐵索的人就在此等候吧。”

    江朔心道,不錯,別的不說,單是那日吐蕃來的鐵刃悉諾羅和馬祥仲巴傑就都不好對付,若是山上都是這樣的邪魔外道,自己確實難以照拂盧、王二人,隻得點頭稱是,讓他們自己小心。

    程千和仆骨懷恩也道自己練的是外家功夫,輕功不佳,無法渡過峽穀,隻能留在原地。

    其實這是盧玉鉉剛剛和他們商量好的,鬥極峰上高手眾多,他們幾個上得峰去也幫不上忙,但這鬥極峰隻有鐵索這一條路上下,若有人在山下破壞,那江朔等人不是沒了退路?因此幾人半真半假,借口不上鬥極峰,而在峽穀中藏身守備。

    江朔環視一圈,忽然發現自己這批人中間恐怕隻有自己和睿息有本事渡過鐵索,果然睿息對懷瑾道:“你留在此處,我去峰上看看。”

    懷瑾自知實力不濟,向睿息點點頭,睿息飛身上了鐵索,快步疾行,他的功夫來自外域,身法與中原武術大異其趣,隻見他身段筆直,在鐵索上平趟過去,遠遠看去如同一段枯木成精相仿,江朔心想這西域傳來的摩尼教功夫和東瀛日本人的功夫倒是恰好相反。

    井寬仁和井真成父子二人所修習的誌能便之術,都是彎腰拔背,貼地而行,可不是正與摩尼教這直挺挺的身法相反,想到井寬仁,江朔又不禁想到他去追湘兒之後就再沒見過,也不知道怎樣了,當然這個“怎樣了”恐怕更多的還是在想湘兒。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睿息也已有驚無險地渡過了胭脂峽,除了江朔就隻有崆峒三聖還有渡峽之能了。

    江朔轉頭對江湖中弟兄道一聲保重,自己躍上了鐵索,他無意在眾武林耆宿麵前賣弄手段,隻是施展穿星步中最基本的步法,一路順著鐵索飛奔上峰。

    這一下看似平平無奇,峽穀兩岸的磨鏡老人和崆峒三聖這樣的一流高手,卻看得出門道,其他人在鐵索上行走時,鐵索總會不可避免地上下震顫,而江朔在鐵索上行走時,鐵索卻自顧自地來回飄蕩,仿佛上麵根本沒有人一般,足見江朔輕功提縱之高妙。

    江朔到了鬥極峰上,回頭望去,胭脂峽另一側的山崖比這邊低了數十丈,順著鐵索上山時還不覺得,此刻放眼望去才愈覺其險。這時崆峒三聖也順著鐵索上來了。

    此前眾人登山都是逐一通過,因為每個人的腳步都會造成鐵索不同幅度的震動,若同時有兩人以上在鐵索上走動,勢必造成不可預測的擾動,因此安全起見,都是一一通過鐵索,連磨鏡老人也不敢托大,但崆峒三聖居然三人一齊踏上鐵索,難道他們此前隱藏了真實的實力?

    江朔再仔細看時,卻見原來三聖各自抱了樂器在懷中,司馬青雲和諸葛靜虛的琴瑟江朔是見過的,此前三人鬥法之際被震斷的琴弦早已修複,而鐵箏道元的鐵箏,江朔卻是第一次見到。

    原來三人是同奏一曲,和著曲調的拍子,一同邁步,這樣每次都是同起同落,三人猶如一人,這才能好同時走在鐵索之上。

    這時隻聽司馬青雲當先歌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諸葛靜虛和鐵箏道元疊歌:“客舍青青柳色新。”

    諸葛靜虛繼而歌曰:“勸君更盡一杯酒。”

    司馬青雲和鐵箏道元疊歌:“勸君更盡一杯酒。”

    又換做鐵箏道元獨歌:“西出陽關無故人。”

    三人齊聲歌道:“西出陽關無故人!”

    此曲聲調婉轉淒斷,詞意有離別之意,此刻唱來頗有慷慨悲歌之感。

    歌畢,三人也已到了對岸山上。

    磨鏡老人和葉歸真皆不通音律,江朔卻插手道:“三位前輩一曲《陽關曲》以三疊之法歌之,一唱三歎,氣韻悠長,更以曲協步,三人同登,令人欽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410章 各顯其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410章 各顯其能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