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論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還是愛小喬 本章:第七十一章 論戰

    盛長楓雖然因為林小娘從小灌輸的思想,對盛長柏這個兄長不是很服氣,但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敢說什。

    盛長柏拱手向眾人行了一禮,說了幾句場麵話,便帶著吳興和顧廷燁走了。

    “則誠兄,不如你帶我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坐坐吧。”吳興擔心顧廷燁再弄出什蛾子,便提議找個安靜些的地方坐坐。

    “這是官宅,本就不大,今日賓客又多,想找安靜的地方還真難。不如去我書房坐坐吧。”盛長柏提議道。

    “也好,我如今在國子監進學,盛家也是書香門第,想來則誠兄藏書定然不少。”吳興笑道。

    顧廷燁聞言也沒說什,於是盛長柏便領著兩人來到自己的院子。

    盛家因為是官宅的原因,並不是很大,盛長柏如今已經快十四歲了,倒是不好和父母一個院子,才分了一個小院。

    院子不大,隻有一間正房和兩間耳房,其中一間耳房做書房,另一間則是丫鬟所住。

    書房自然也不大,不過一邊牆邊擺了兩個書架,上門放滿了書籍。

    書籍外殼多有磨損,可見盛長柏經常,並不是擺設。

    另一麵牆上則是掛了一份地圖。

    進入書房後,盛長柏吩咐丫鬟送些茶水點心過來,便招呼兩人坐下。

    顧廷燁進入書房後,就被牆上掛著的地圖吸引了,打量了一眼,驚訝道:“竟然是燕雲十六州堪輿圖!則誠兄對此也有興趣?”

    “偶有涉及。”盛長柏微笑道。

    大宋重文輕武,向來有文官領導武將的傳統。

    文人對這些感興趣,倒也不算什。

    顧廷燁看了一眼牆上掛著的堪輿圖,歎氣道:“若不多回燕雲十六州,我朝後患無窮。”

    盛長柏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顧廷燁。

    其實他對顧廷燁並沒有什好感,隻是因為他是跟著吳家一起前來,又跟著吳興,他身為嫡長子不得不招待。

    加上之前顧廷燁投壺,吳興說顧廷燁投壺技藝在汴京無人能敵,因此把他當成了紈子弟。

    然而顧廷燁卻能說出這一番話來。

    這句話並不能說明什,畢竟燕雲十六州是北方屏障,稍微有點遠見的都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

    曆朝曆代,都會在京城駐紮重兵,拱衛京師。

    但是大宋卻是曆朝曆代中駐兵最多的,除了收攏兵權外,北方無險可守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然而話可以隨口一說,但是那聲歎息中,蘊含的惋惜和憂慮,卻做不得假。

    一時間,盛長柏對於顧廷燁的好感倒是增加了不少。

    “此生若能有機會,必當提三尺青鋒,統帥兵馬,奪回燕雲十六州,為大宋重塑北方屏障,也就無憾了。”顧廷燁說道。

    “談何容易,遼國騎兵眾多,失去燕雲十六州,北方一馬平川,暴露在遼國鐵蹄之下。加上遼國占領燕雲十六州多年,早就學會了守城和運用器械,又有西夏在旁牽製,難啊。”盛長柏微微搖頭。

    開國之初,太祖太宗多次發動戰爭,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

    然而每次雖然都有一些進展,甚至太祖在位時,一度奪回數州,最終卻還是以失敗告終。

    雖說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騎兵在其中卻很關鍵。

    在攻守城池中,騎兵好像沒什作用。

    然而騎兵可以截斷糧道,襲擾拖延大軍攻城。

    北方苦寒,宋軍是進攻方,遼國卻可以據城防守,哪怕大宋占據優勢,隻要遼國拖下去,大宋也隻能退兵。

    每次戰爭都是舉全國之力,一旦退兵,短時間難以再次出兵。

    而占領的城池,就會被慢慢奪回去。

    顧廷燁眼睛一亮,他本以為盛長柏隻是一個有抱負的書生,但是盛長柏這一番話,卻證明盛長柏不是隻有一腔熱血,對於遼宋之間的局勢有過詳細的了解。

    “以前確實難,不過如今卻是一個大好的機會。西夏皇帝年幼,內有權臣弄權,內部混亂不堪。而遼國皇帝寵信奸臣,內部也多有弊端。不過西夏皇帝如今漸漸大了,自然不甘心做個傀儡,勢必要奪權,屆時就是收複燕雲十六州最好的機會。”顧廷燁說道。

    “若真如此,倒確實是個機會。”盛長柏點了點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知否:我是吳家子》,方便以後閱讀知否:我是吳家子第七十一章 論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知否:我是吳家子第七十一章 論戰並對知否:我是吳家子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