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出兵石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六十七章:出兵石橋

      第67章 出兵石橋(弱弱的求個推薦票)

      涼水河對岸此刻已聚了近五百人的樣子,但戰馬卻有八九百匹之多,清軍的馬甲步甲幾乎都是一人雙馬,即使那些旗中餘丁的輔兵跟役也大多雙馬,而且有些主子富裕的包衣阿哈也是雙馬。

      陳大寬掃視著左右,一眾軍士雖然麵露驚異之色,很多人的喘息聲也有些粗重,但神情間還算沉著。

      而且河水雖不湍急,卻因不識水文深淺,不知河床軟硬泥濘與否,還是無法趟過,唯有這條石橋是唯一過河通道。

      石橋上撒滿一地的鐵蒺藜,橋頭處還有一些拒馬樁,清軍要想強行衝過,必須要付出慘重代價,石橋寬約十步,長卻有近四十餘步。

      陳大寬相信自己哨中軍士的銃炮弓箭,他在這架著一門佛郎機炮和一門虎蹲炮,麾下軍士有一百七十五人都在橋頭這,其中有火銃七十餘杆。

      這些持火銃的軍士被集中起來,他們二十餘人為一隊,都由一名隊官指揮,在官道上站成三排,對麵清軍如果要硬衝過橋,他們就排銃齊射,三段擊。

      他轉頭對佟守山說道:“佟把總,你甲總就留在這吧,萬一對麵韃子衝陣,咱就合力戰他一戰。”

      “要得,韃子太**猖狂,咱正好幹他一下。”

      佟守山看著石橋那邊情形,應著陳大寬的話。

      …………

      涼水河對岸,那些正白旗的的清軍騎兵呼嘯而來,他們似乎看到了橋頭這邊的情況,在離石橋一百步外停了下來。

      離得近了,那些清軍騎兵也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隻見他們個個明盔暗甲,應該是棉甲內嵌鐵葉,每個人棉甲上都釘著粗大的銅釘,尤其是將領軍官的胸前,都有蹭亮的護心鏡,除了他們頭上高高的鐵盔白纓外,每人的衣甲都是純白色的。

      石橋對麵的虜騎個個都是身體粗壯,他們穩穩的策在馬上,隱隱可見他們滿是戾氣的麵容,上麵盡是驕橫之色。

      他們似乎是奔跑得太久有些疲憊了,又是初冬大冷的天氣,跨下騾馬不住的打著響鼻,口鼻中噴出濃濃的白氣。

      陳大寬在心粗粗估算一下,又依佟守山傳來的情報,那些正白旗的清軍應該都是啥阿禮哈超哈營的軍士。

      前兩年,奴酋黃台極為了更好地掌控軍隊,降低各旗主的兵權,就開始對軍事體製進行改革,每逢出征作戰,己經不是依照啥牛錄來調派了,而是抽調各旗各牛錄精銳,分別組建為三大營,即巴牙喇營,阿禮哈超哈營,噶布什賢營等。

      雖仍是臨時任命各旗主、各牛錄掌兵,但他們所掌之兵馬,已非各自原領之旗兵,而且戰後就要交回兵權。

      初時,各營在戰後還是要解散,各歸本旗,但戰事繁多,逐漸的就把新組建的三大營歸為定製,戰後也不再解散,而是集中屯駐,專事征戰為主。

      陳大寬此時眼中卻是看得仔細,對麵約有五六百個韃子兵,看他們兵力不多,卻打著甲喇章京的官纛大旗,看來是個加甲喇章京銜的牛錄章京統兵了。

      他估算著,對麵大約隻有兩三百個披甲兵,其中最多上百個馬甲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六十七章:出兵石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六十七章:出兵石橋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