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若非督帥,怎有今日?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一百六十五章:若非督帥,怎有今日?

      第376章 幸,亦或不幸

      崇禎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時,經不住閣臣楊嗣昌連番請纓督師,崇禎皇帝終於下旨命楊嗣昌前往湖廣前線,督師平寇,並賜他尚方寶劍。

      九月六日,楊嗣昌經過一番準備後,進宮陛辭崇禎皇帝,當日,在平台為楊嗣昌餞行時,崇禎皇帝贈詩曰:

      “鹽梅今暫作幹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遂民生。”

      楊嗣昌聽罷皇帝贈詩,當場是邊哭邊拜,隨後即離開京師,踏上了屬於他的不歸之路。

      …………

      九月七日,季佑卿帶著張誠、季軒竹夫妻二人給嶽父母準備的禮物,返回了京師。

      當晚,在季府書房之中,父子二人談論起了張誠。

      “卿兒,依你之所見,這張誠倒是非一般的武將可比?”季智坐在椅中問道。

      季佑卿恭謹站在房中,道:“憑孩兒觀察,妹夫張誠絕非等閑之武人。”

      “哦,何以見得,將你此番北路之見聞,講來為父聽聽。”

      季佑卿略整理了一下思緒,方才說道:“其出鎮北路,方今也隻四月有餘,卻已是威望無匹,完全掌控整個北路各堡的軍頭,更是募集近萬之軍用,每日營操不輟,已然初具戰力。

      且觀其言談,非但頗有見地,更是眼界極為寬廣,目力所及,不止於北路一處,整個宣鎮,甚至大同、山西,更是遠至河南,包括京畿在內,似乎都在他的運籌之中。”

      季佑卿接下來又介紹起此次北路送親之行的見聞,自長安嶺外先遇到靳勇、陳忠開始,一路上所見北路軍兵不下萬人,不惟軍陣嚴整,更是個個生精虎猛,那股子氣勢,遠非京營諸將士可比。

      而且季佑卿還看到了北路衛司諸官和各營軍將,在他的眼中,這些被京官士子們視為丘八之人,卻是個個透著一股朝氣蓬勃之感。

      “孩兒真的想不通,區區不足半年時間,張誠是如何做到的?”季佑卿說到最後,仍是滿腹的狐疑。

      季智起身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良久,才駐足說道:“有婿如此,真不知是福是禍啊!”

      “父親這是何意?”

      季智在兒子的疑惑中,繼續說道:“依你之所言,這張誠卻也稱得上是位乘龍快婿。若是在國朝安定之時,或可成為你與佑慈的外援,於你兄弟二人實在是大有裨益。

      可現今流寇四起,楊閣部昨日才離京南下湖廣,此去也是喜憂參半,吉凶未仆啊!

      更何況東虜日盛,今非昔比,屢犯京畿,皆來去自如,其已成不可製之勢。

      反觀我大明朝堂之上,黨同伐異皆為利,有幾人尚存謀國之心?”

      他頓了頓,又道:“值此亂世之間,得婿如此,是幸,亦是不幸。

      若依你之觀察,張誠將來必成國之柱石,其心若正,我等父子便成朝廷掌控他之手段,若其稍有異心,我等父子亦必定為朝廷所不容。”

      “啊!”

      季佑卿這才感到害怕,隻覺一絲涼意直透心田,他吃驚的問道:“那依父親之見,當如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一百六十五章:若非督帥,怎有今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一百六十五章:若非督帥,怎有今日?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