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與張誠相比,差了一籌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四十章:與張誠相比,差了一籌啊!

      第684章 後路之爭

      遼東寧遠城,薊遼總督行轅的大堂內,所有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坐等著想要看一場精彩的好戲。

      督臣洪承疇剛剛才做完殺雞做猴的好手段,以極強的氣勢,製住少數各人對於遼東軍事的非議。

      恰在這時,張誠竟然再次提及杏山糧道一事。

      雖然張誠這番話語說得也極其巧妙,先言奴賊之不足,再讚成洪督臣進兵的軍略方案,而後才借擔憂大軍安危之事,提及糧道之重要。

      但在眾人的眼中看來,這已是膽大妄為之舉!

      正當眾人滿腹非議,等著看洪承疇會如何收拾張誠的好戲時,卻見洪督臣麵含微笑的說道:“全師而進,糧草尤重,幹係軍心士氣,張總兵所慮正是我大軍之關鍵。”

      堂內眾人全都大跌眼鏡,剛剛才嚴詞訓斥完兵備道張鬥,怎地到了張誠這便是又一番說辭?

      其實,洪承疇心中已然憤怒非常,他暗罵:“乳臭未幹的小子,也敢質疑老夫軍略,真是不知死活!”

      但他亦是心知,張誠在聖上跟前得寵,更有本兵陳新甲在其背後撐腰,卻是不能等閑視之。

      且不說張鬥,既是監軍張若麒作為陳新甲在遼東軍事上的代言人存在,亦是不敢小視張誠,越是讓人摸不到頭腳,越是叫人難以捉摸,才越發的強大。

      洪承疇眼中的張誠既是如此這般的存在。

      因此,他不可能為了這一件事,而使這位擁兵最重的大將與自己分心,更何況剛才也已經借怒罵張鬥,給張若麒提過醒,出了那一口惡氣。

      就在眾人一臉詫異中,督臣洪承疇麵色儒雅溫和的笑道:“張總兵治軍打仗之能,自不需多言,建功卓著,便是明證。

      不知對於杏山糧道,可有何以教本督的?”

      張誠起身抱拳行禮道:“張誠一介武夫,率兵為國征戰,乃是本分,可不敢於此邀功。今日,也隻是些微淺見,還請洪督與諸位加以指正。”

      他行禮坐下後,才接著道:“據前時哨探,再加拷問韃子生口所知,奴賊此番換班,隻是老弱疲兵撤去,其精壯悍勇之兵仍留駐錦州之外,加上隨奴酋多爾袞所來之兵,約在六、七萬間。

      其最為可慮者,乃是孔、耿、尚三賊子所帶近萬兵馬,其麾下不止火器眾多,更有六十門紅衣大炮,乃是韃子新近鑄成,不可小覷。”

      聽了張誠所言,堂內眾人都是神情一凜,大家都與奴賊對戰過,雖野戰有所不及,但憑借火器銃炮之利,尚可勉強維持一個均勢。

      可若真如張誠所說,孔、耿、尚三個狗賊真的帶來近萬火器大軍,再加六十門紅衣大炮,那情形可真就不容樂觀啦。

      張誠又繼續道:“以某之淺見,我師以強兵勁卒,急進鬆山,若能一鼓而退奴,不惟錦州之圍得解,或可趁勢掩殺,兵逼義州,也未可知。

      隻不過,軍事上總要以最壞的打算來考慮,若我大軍雲集鬆山,首攻不利,一旦與奴成相持之勢。

      其定會自後方增援,說不得奴酋黃台極更有可能親至,甚至集舉國之奴兵攻錦。”

      他這一番話,說得眾人瞠目結舌,大家細思之下,都覺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隻聽張誠又接著道:“若奴賊與我師相持,難免不會在杏山方向大做文章。

      若其以大部奴兵在鬆山與我師激戰,纏鬥我軍,而另遣一支虜騎沿女兒河過來,一路猛攻急襲,現預留杏山之守兵,能堅守幾時?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四十章:與張誠相比,差了一籌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四十章:與張誠相比,差了一籌啊!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