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西石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八十三章:西石門

      第724章 論打炮,咱可是爺爺!

      陳九皋聽得張誠竟提議,使他的神機營炮隊去轟擊石門山上的那些清軍占據的墩台,不由心中不願,他道:“這火炮之陣,我神機營自是最擅,但山上亦有韃賊駐紮其間,隻恐火炮尚未轟射而出,反被韃賊所乘啊!”

      張誠曬然一笑,便又對他解釋起來。

      其實,進攻這道山嶺上的墩台防線,神機營的炮隊基本上不會有任何危險,隻需遠遠的轟炸便可,韃賊雖也拉來六十門紅夷大炮,但因過於笨重,上山不易,大多集中在圍錦各處營地之中。

      而今部署在山上各營地的大多是些小炮,最多也就中型佛郎機炮,且數量不多,基本上還是以其在遼東曆次戰役中的繳獲為主。

      清軍的國力本就不如大明,除了物產不豐,人力也是不濟,連打製火銃、刀槍所需之鐵料,都要大部分從明國走私,何況鑄造紅夷大炮這種大殺器。

      同時,在清軍內部也隻有從明國叛逃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三順王所部漢軍最擅火器,既是續順公沈誌祥所部亦有所不如,更不論漢軍四旗更是無法與之相比。

      …………

      此刻,清國之漢軍隻組建了四旗,其旗纛則以純青鑲黃、純青鑲白、純青鑲紅和純青色等四色來區分。

      清國額附佟養性被任命為昂邦章京,成為漢軍四旗名義上的大總管,而分別以石廷柱、馬光遠、王世選、巴顏等四人為四旗的固山額真。

      奴酋黃台吉於崇禎四年開始組建漢軍,初隻設一旗,旗纛為青色,當時佟養性便為漢軍旗之昂拜章京,至崇禎十二年時,才擴至四旗,達到今日之規模,其實也隻有一萬多兵丁而已。

      黃台吉之初心,隻是想將建奴八旗下漢人包衣壯丁組織起來,操習火器,好在戰時以之為大軍前驅,充當炮灰的角色。

      可後來發現這些漢人奴才組成的漢軍旗,不隻是作戰勇猛,且更為遵守軍紀,不似建奴八旗的兵丁那般喜於劫掠,每每不守軍紀。

      便陸續將漢軍擴充為四旗,其實,這麵還有黃台吉的私心作祟,因為他逐漸發現這樣做可以削弱那些建州八旗旗主們的力量。

      原來,組成漢軍旗的漢人包衣奴才,本來都是各位旗主的私有財產,而今,黃台吉將其中的丁壯單獨抽取出來,組建成漢軍旗後,他們也就擺脫了與原有各旗旗主的隸屬關係。

      如此,無疑直接地削弱了作為各旗旗主的諸王、貝勒們的勢力。

      而且,新組建的漢軍旗從昂拜章京開始,上至各旗的固山額真,下至各旗的牛錄額真,直到分得撥什庫、撥什庫等大小官將和統領等,都是黃台吉親自提拔任命組成。

      這些新提拔的官員們與原來的各旗旗主、各王、各貝勒都沒有任何的關係,他們完完全全的隻對黃台吉一個人負責。

      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戰時,他們都唯黃台吉馬首是瞻,且遠比建州八旗各旗主、各王、貝勒們忠誠於黃台吉。

      這就使得他更為深切地感受到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所謂的隨心所欲,他終於多了一支自己可以信賴,可以隨心意指揮調度,而無需同任何人商議的軍事力量。

      從而使他越來越重視、信賴漢軍各旗。

      在曆史上,漢軍更是從四旗擴充至八旗,甚至在清軍的入關之戰,以及後來爭奪中原之戰中,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

      而此刻聚集在錦州城外的漢軍,隻有兩旗約六千餘人,再有就是三順王的九千餘人馬,還有續順公沈誌祥的千餘人,攏共也就一萬六七千兵丁而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八十三章:西石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八十三章:西石門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