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有望一舉解錦州之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九十四章:有望一舉解錦州之圍

      第735章 娘娘廟

      娘娘廟位於石門山西側山腰向北麵延伸出的一處高地上,雖說因戰亂,已是殘破不堪,但占地頗大,且七扭八歪的院牆還在,廟宇中也有大殿和幾間屋舍可用。

      清軍在此處派駐了三千餘兵馬,除了一個牛錄章京領著三百名八旗勇士在這督戰之外,還有朝鮮兵一千人馬,餘下就都是恭順王孔有德麾下的天佑軍了。

      他們將軍資都存放與娘娘廟院內,各式大小火炮都布設在廟宇外的平地之上,大小佛郎機炮、臼炮、虎蹲炮、九頭鳥等等不一而足。

      這其中許多都是清軍當初從遼陽、沈陽、廣寧、大淩河等城繳獲所得,此前,奴酋黃台吉在崇禎四年組建烏真超哈時,就是用這些火器銃炮裝備。

      後來,孔有德、耿精忠二人跨海來降,不止是帶來眾多小火炮、火銃,更是帶來了鑄炮的工匠,以及先進的火器理念,被黃台吉認為是天佑大清,才給孔有德部賜名天佑軍。

      這次戰事,孔有德留駐大營隨在睿親王多爾袞身邊,娘娘廟這邊就是耿精忠親自在指揮,而且他還負責整個娘娘廟這一帶山嶺丘陵防線。

      而智順王尚可喜則被多爾袞派到東石門那邊,領麾下天助軍兵馬炮手為肅親王豪格麾下助戰殺敵。

      …………

      “都給老子精神起來,明人炮陣就立在對麵,可不敢含糊!”

      一個四十餘歲,身著精良鐵甲的清軍將官,正沿著娘娘廟外火炮陣地巡視,不時衝駐守在這的天佑軍、朝鮮軍大聲叫喊,以提振士氣。

      這員清將生得也是高大,滿臉絡腮胡子,臉上又有幾道傷疤刀痕,看上去頗為凶惡,卻是崇禎十一年隨清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入寇大明的孔有德部將何成功。

      他的身後跟著十餘名親隨扈從,個個明盔暗甲,臉上都是濃濃的氣。

      何成功深受孔有德的賞識和器重,因此前次入寇才命他單獨率一隊軍馬隨從出戰,但卻在高陽和巨鹿之戰中損失慘重,人馬折損過半。

      不過,好在他當時都是追隨肅親王豪格身邊出戰,他雖損兵折將,豪格的正藍旗也同樣如此,因著這一層關係,他也沒有受罰,卻也沒能在入寇之戰中撈得什好處。

      所以這多年下來,張誠從當年的小小一個千總官,一路躍升為從二品的萬全都司都指揮同知銜援剿總兵之職,麾下統兵數萬。

      可何成功至今還是天佑軍的一個甲喇章京,且他所統帥的這個甲喇,經過了近兩年的經營,才又堪堪恢複往日雄風,他也是雄心大起。

      此次圍攻錦州,何成功特意找的自家大帥恭順王孔有德,請求隨軍出戰,以期在錦州之戰中立下些許軍功,提升自己在天佑軍中的地位。

      正因如此,他才不敢大意,時刻小心提防,每每親自巡視,逐一炮位都要仔細檢查,尤其是各處炮位前起到防護作用的壕溝、矮牆。

      娘娘廟炮陣占地頗大,因此矮牆也頗多頗長,守護之責極重。

      且守護這段矮牆的主力,正是他這一甲喇漢軍與朝鮮國的士兵,至於那三百個八旗兵,可是督戰隊,是留在此處監視他們作戰的,或許,明軍攻入矮牆之後時,他們還會參與肉搏之戰。

      順著起伏的矮牆,不斷可以看到手持火繩槍或鳥銃的漢軍和朝鮮兵,隻有一小部分人是持著盾牌大刀,以備近戰的冷兵殺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九十四章:有望一舉解錦州之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九十四章:有望一舉解錦州之圍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