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將軍百戰,沙場驅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一百零六章:將軍百戰,沙場驅奴

      第747章 宣北軍自請出戰

      務達海,全名為愛新覺羅·務達海,乃是滿洲老奴努爾哈赤之親侄,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之第四子,隸滿洲鑲藍旗。

      此時,他被奴酋黃台吉封為三等輔國將軍,官居清國刑部左參政之職,授滿洲鑲藍旗的梅勒章京隨睿親王征伐錦州。

      他曾多次追隨黃台吉、多爾袞、嶽托等奴酋征伐大明,入侵大明內地,可謂是清國的功臣戰將,但在大明這一麵他確是個惡行累累的魔頭。

      大明宣鎮遊擊匡永忠所部遭到務達海率領滿洲鑲藍旗韃賊的突襲,本是且戰且退,怎奈韃賊多以騎兵為主,又攻打甚急,確是損傷較重。

      他們因為要護衛大軍左翼多在山嶺丘陵間行進,即使是輕式戰車也行動艱難,所以隻有一些獨輪車隨軍同行,就算是小炮也配備不多。

      突然遭遇韃賊騎兵襲擾,倉促下結陣防守,卻被韃賊騎兵突破,他們且戰且向西北方退卻,最後付出了四百餘人的傷亡,終於在一處丘陵上依托樹木結陣固守。

      他們掩身在一小片樹林內,憑借著有限的銃炮與韃賊對射,相互都有傷亡,期間韃賊也發起數次步陣衝鋒,都被他們奮勇擊退。

      而前來救援的都司唐先成部兵馬本來已是十分接近,眼見就要與匡永忠部連兵一處,卻又被韃賊務達海親領虜騎切割開來。

      雖因此未能與匡永忠部匯合,但他們相互配合,互為犄角,卻也堪堪抵住務達海所率韃賊的攻擊。

      就在此時,正白旗甲喇章京羅碩領千餘虜騎疾衝而來,戰場形勢也因此瞬間逆轉。

      他們這千餘韃賊精騎生力軍,猶如下山猛虎似的,無一絲停頓,直直殺入匡永忠的步陣之中,使其不斷向西北方退卻。

      匡永忠雖極力維持著軍陣不潰,但卻已無力抵擋韃賊攻擊,直到退入現在這處丘陵之上,才憑借地勢與樹木之利,堪堪守住陣腳。

      他麾下近三千的步卒卻也是傷亡慘重,脫離戰鬥的兵士已近千人,其中有近五百皆戰亡,餘下都是傷員,現被護在陣內。

      匡永忠之所以在不斷潰退中,還站穩陣腳,其實全賴於唐先成所部幫他頂住了大部分壓力。

      唐先成麾下的兩千五百步兵與遊擊何振雄的步營一樣,都是宣府總兵楊國柱在巨鹿之戰後,精心募選操練出來得精兵。

      他們的盔甲雖略有不足,但所操器械在宣府鎮地方,已是僅次於張誠宣北軍的存在,更何況在日常營操一事上,楊國柱也很是上心,時常親臨校場指點。

      楊國柱麾下這兩營的五千新軍所欠缺,其實隻是戰陣廝殺經驗的不足而已,相信經此一戰後,也不是不能成長為一支鐵血強軍!

      正是因於此,羅碩率領的正白旗生力軍衝開匡永忠步陣後,並未繼續與他糾纏,而是率領韃賊虜騎直接衝向了唐先成部。

      也是幸虧他們新軍平日營操之利,唐先成在發現匡永忠部被衝亂後,立即組織麾下兵士加強了那一麵的步陣,這才堪堪抵住虜騎衝擊。

      但匡永忠所部退卻後,羅碩所部虜騎卻留下來對付唐先成的新軍,使他壓力陡增,但好在他營中銃炮還算犀利,勉強抵擋,步步為營,緩緩向西北移動,想要與匡永忠靠近,以互為依托。

      …………

      清國恭順王孔有德策馬立在山崗下,他身前六名全身披甲的騎士持著大盾守護,而在其身後則是二百餘手持火銃的天佑軍將士。

      孔有德扯著嗓子大聲喊道:“楊總兵何必如此固執,如今的明國皇帝昏聵,朝官大臣個個貪鄙成性,暗無天日,民不得活。

      反觀我大清國上上下下,一派朝氣蓬勃之象,君明臣賢,四方皆服,我勇士鐵蹄踏處,無不戰栗潰逃,不日也將要入主中原,得續正統。

      今幸得和碩睿親王愛惜楊總兵大才,不願一代名將,殞身於此,特命孔某前來再再苦勸,待楊總兵如此者,惟睿王一人爾。”

      他咽了口唾沫,才又喊道:“瑞王爺有言,隻要楊總兵願棄明投清,不惟仍可繼續統帶原有兵馬部曲,拜將封王亦非難事。

      孔某也十分敬佩楊總兵威名,這才自請前來陣前好言相勸,還望楊總兵能做識時務之俊傑,莫要寒了睿王愛才惜才之心。”

      他見楊國柱立身不足百步之外的山崗邊上,雖未發一言回應,卻也不似前兩次那般張口辱罵自己,不由覺得事有可為。

      孔有德頓時便來了精神,隻聽他繼續大聲勸說道:“楊總兵就算不為個人安危著想,也要為麾下數千將士設想,這些可都是楊總兵自宣府帶出,怎舍得將他們全都斷送……”

      “嗖…嗖…嗖……”

      猛然一陣寒光閃現,接著就是“叮…當…叮…叮…當……”的一陣脆響。

      …………

      原來,楊國柱一直與韃賊周旋,其原意隻是為了使麾下將士們能有個喘息之機,好恢複些許體力,與奴再戰。

      他在前次孔有德前來勸降時,就曾與麾下諸將士說道:“此吾兄子昔年殉難處也,吾獨為降將軍乎!”

      試想此刻追隨在他身邊的都是其最為忠勇的家丁親兵,這些人的家屬在宣鎮不說衣食無憂,至少在鎮城附近都是有些田土,怎也不會因為失去他們而流露街頭,忍饑挨餓。

      楊國柱無心降奴,他們又豈有投賊之心!

      現在眾將士體力都已恢複,戰馬的腳力也恢複了七七八八,楊國柱之所以繼續容忍孔有德這個逆賊在此胡言亂語,隻是為了尋機將其射殺。

      怎奈不論自己如何引誘,他都縮在那些鐵甲騎士的盾牌之後,死不露頭,楊國柱也知這孔有德狡猾如斯,想要偷襲他勢必不可為。

      當下,便命悄悄的命身後將士暗備弓弩,同時做好突擊準備,以弓弦響動為號,齊衝前麵勸降的孔有德部。

      果然,就在孔有德望見幾點寒光之時,一陣陣怒吼聲也從山崗上傳來。

      山崗上的三百餘騎明軍將士,發出驚人的陣陣怒吼,齊齊策馬奔下,向著孔有德所在之處猛地俯衝而來。

      當先正是宣府總兵楊國柱,他怒目瞪視前方,手持虎槍衝在頭,大喝:“孔賊,有何麵目來勸忠良投賊!”

      一陣箭矢飛射,卻無法阻止勇士的衝鋒,他們是真正的大明英雄,是無謂的勇士,是下山的猛虎!

      楊國柱的衣甲上又多掛了幾支箭矢,隨著他策馬疾衝的身姿不住抖動著,點點殷紅也在不斷變大,但這些卻也無阻他殺奴之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一百零六章:將軍百戰,沙場驅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一百零六章:將軍百戰,沙場驅奴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