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將計就計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一百五十三章:將計就計

      第793章 英雄王者

      魏知策越琢磨張誠適才所語,越覺得其中含義深邃,不由讚歎道:“大帥此言,真乃金玉良言,盡道商賈逐利之真髓也。”

      每與張誠接觸越久,魏知策越發覺得張誠身上的神秘色彩也愈發濃厚。

      他自發追隨張誠後,也曾仔細研究過張誠的生平,其也是軍門世家的出身,他這一支係也隻是在他父親這一代才開始讀書識字,想要博取功名。

      可他父親卻是止步於秀才,再難進步,也因此鬱鬱而終,原指望張誠能用心讀書,在有生之年考取功名,以告慰祖先,光耀門楣。

      可怎曾想,張誠在父親過世的時候,也隻是一個普通的童生而已,並未見有何出奇之處,也沒繼續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為何突然就變得如此耀眼出眾?

      而且,他在父親過世後,就如同受了刺激一般,完全放棄了學業,一心想要加入軍伍,整日混跡於丘八之間,飲酒狎妓,惹是生非。

      張岩無奈之下,才將其收入自己右翼營中,一步步培養他升任騎兵千總,然若無意外,估計他的一生,也就止步於此。

      然,這一切卻在那次意外後,徹底改變了!

      張誠自打那一次酒後狎妓鬧事,被他叔父張岩暴揍到昏厥後,再醒來竟如同換了個人似的,非但不似以前那般好酒輕浮,也變得更愛讀書,常常手不釋卷。

      自崇禎十一年勤王起,短短數年間,就成為了統軍數萬之一鎮軍帥,更為神奇的是他每一步行來,看似平平無奇,又時而驚險無比,然每每皆有意想不到之功。

      在魏知策眼中,張誠目光之所及,似乎遍及了前世千年,後世萬載,其遠見與卓識,自己從未在其他任何人的身上見到過!

      魏知策世家出身,不惟練就一身過硬的馬上馬下搏戰技藝,更是飽讀聖賢書,追隨張誠之前就已是獲鹿監生。

      因此,他信奉的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不過,在張誠身上看來,這一點卻是被深深的打破了!

      在他看來,除了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突然開竅,覺醒累世記憶這一個說法之外,實在是找不出別的說法來解釋這一切。

      他不由在心中暗想:“聖人雲,每逢江山亂世,生靈塗炭之際,總有豪傑王者出世,我家大帥難不成便是這天上的星宿下凡,拯救世人!

      難道我家大帥乃是那不世出的英雄王者?”

      其實,在宣北地區早就有了這樣的民間傳說,張誠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特來拯救世人的,即使是在宣北軍中,這一說法也十分盛行。

      那些從軍的將士們更加熱衷於承認這一事實,仿佛自家大帥是天上星宿落凡塵,便能帶著他們永遠隻打勝仗,進必取,攻必克一般。

      不過,說來也怪,自打這一傳說盛行開來以後,張誠在宣府的地位無形中升高不少,就連他麾下的將士們,都比前時更受民眾的歡迎,軍心士氣也是空前的提升。

      而隨著這一說法的不斷流傳,又開始了接連的演繹。

      甚至有人傳言說: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之流,乃天上主肅殺的“七殺星”轉世,所以才會如此肆虐大明,殺人無算,卻又偏偏無人能治。

      同時,遼東建虜奴酋黃台吉是“破軍星”臨世,這破軍星與七殺星一般,皆為紫微帝星座下之二大戰將,正因於此,韃虜才能反複入寇大明,禍亂京畿。

      而張誠則是天上的“貪狼星”降世,據傳貪狼星下凡的人都是性剛威猛,且胸有韜略,腹藏機謀,作事迅速而多進退之道,若於陷地則心多計較,愛憎之心極重。

      當然,其也同樣有諸多缺點,如善惡表現不一,行事略帶偏激,且喜怒無常,最易迷戀桃花情色。

      比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據傳就是破軍星降世!

      更是依此傳言認為,張誠之所以此時降世,就是為了拯救大明於水火,拯救萬民蒼生脫離苦難。

      因為,據《紫微鬥數》記載:“七殺、貪狼、破軍在命宮的三方四正會照時,就是所謂的“殺破狼”格局,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將易主,而無可逆轉!”

      當然這些都隻是民間的傳言,完全當不得真,但張誠卻並未嚴肅製止這些謠言的流傳,給人以一種默許的感覺,其實也有暗中推波助瀾的嫌疑。

      …………

      當他們一行人別過王樸和陳九皋,回到自己的中軍大營,天色已過了午時。

      張誠便叫張成芳吩咐開飯,不一會功夫,帥帳外伺候的火兵與護衛們,便將飯菜一一端了上來,眾人圍聚成一桌,共同用飯。

      宣府軍中各將,除陳錚獨領一軍駐守在長嶺山外,餘者虎衛林芳平,騎營張廣達,車營魏知策,步營張國棟、李際遇,中軍千總杜有為、賀寬等諸將,再加總鎮撫賀飆,總醫官施建能等官都聚在桌旁。

      此外,還有新歸附的宣府鎮標營參將郭英賢、鎮標左營遊擊何振雄二人,現在也算是張誠集團的軍將,很受張誠的賞識,自然位列其中。

      而宣府鎮標右營都司唐先成、遊兵營遊擊匡永忠二人,雖然防區汛地與張誠大營相距並不遠,但畢竟是在兩軍交戰的前線,他們未敢擅離職守,便沒有列席在此。

      大條桌上的飯菜還算很豐盛,上麵有烤全羊,還有熟的大塊豬肉、羊肉,一個個大長盤子上盛放著各色海魚,以及蒸煮的海螺和貝類。

      再配上海帶燉鮮魚湯,更有一些難得的時鮮蔬菜擺在各邊,這是給大家夥備著用來解油膩的。

      遼東大地與明朝其他地方一般,都是旱情嚴重,許多小點的河渠都已幹涸,因此河魚捕撈不易,然張誠駐地離海邊也不算遠,眼下每天都有大量鮮活海魚等運到軍營外。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

      隻要宣府軍敢花錢,有的是商人與漁民願意為之服務!

      而銀子,現在又恰恰是張誠最不缺乏的。

      主食則一個個大桶盛裝的米飯,還有麵條和大餅子之類,說實在的,張誠雖然已經來到大明多年,大部分時間又都居住在宣府鎮中。

      但他還是最喜愛吃白米飯,其次就是餃子,而菜品最愛豬肉粉條燉酸菜,畢竟前生當的是東北人,吃慣了的東西,很難忘記那個味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一百五十三章:將計就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一百五十三章:將計就計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