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宣府鐵騎,所向披靡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三百章:宣府鐵騎,所向披靡

      援遼王師總監軍張若麒與寧前兵備道張鬥二人,策在馬上望著張誠在虎衛營與家丁隊的護衛下,漸漸遠去的身影,二人也結伴策騎而回。

      張若麒就對張鬥說道:“鎮朔將軍此番北上,黃土嶺守禦重任,就全落在張兵憲肩上了。”

      張鬥騎在戰馬上笑著回道:“有勞總監憂心,張鎮朔留駐黃土嶺尚有四營兵馬,過百戰車,怎懼韃虜來犯。”

      他搖了搖頭,皺眉說道:“本職真是想不明白,僅憑宣北貧瘠荒涼之邊地,鎮朔將軍何以養成這過萬精兵銳士?”

      “……”

      張若麒意味深長的輕笑了幾聲,開口說道:“鎮朔將軍乃不世出的英雄豪傑,所行之事,處處超人之想象,豈是我等庸碌之輩,可以窺其真諦?

      得之為將,實是朝廷之幸,大明之福啊!”

      他說完這番話便策馬急行而去,兵憲張鬥望著張若麒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總監初來遼東之時,何等意氣風發,趾高氣昂,怎地如今卻是如此……”

      張鬥不敢再往下細想,但心中對張誠的好奇卻越發濃厚,不由脫口言道:“若得機緣,真想去宣鎮看看,那方到底是如何一番景象?”

      正巧魏知策跟隨在身後,他與賀飆對望一眼,便即笑著開口道:“張兵憲如得前往宣府任職,我家大帥必定萬分歡喜,北路軍民也定必會夾道相迎。”

      張鬥聞言也是心中高興,此時此刻的他對於宣府北路這個地方,可是充滿了好奇,他百思不得其解,張誠到底有什本事,竟能用這一塊不毛之地,養出來萬餘強軍勁旅。

      他不由搭話道:“遼東戰事,前後曆時兩年餘,如今已近尾聲。不論今次戰事結局如何,至多等到年底,待寒冬到來之時,就算仍未分出勝負,也必然會罷兵休戰。”

      張鬥這時放緩了馬速,等魏知策趕上來後,與他並轡而行,又說道:“若真到了那時,本官就向洪督和朝廷告個假,往宣府走走。”

      魏知策忙接言道:“如此甚好,到時還請張兵憲提前通傳一聲,末將也好稟報我家大帥,往居庸關相迎才是。”

      “好,好,好。”

      張鬥笑著連說了三個好字,可他心卻對此不以為然,暗自尋思著到時還是不提前相告的好,如此自己方能一窺宣府的真實情況。

      …………

      未時三刻,宣府老將郭英賢便率領鎮標營騎兵趕至小淩河拐彎處,而王樸的大同鎮軍馬直到此刻,還沒有完全渡過小淩河。

      雖然,王樸這是最後才接到渡河的軍令,但其實也早已備好了渡河所需的小船與木排,更是連搭建浮橋的木樁、木板都備下了許多。

      同時張誠也早料到可能會有此一招,便借著前次虎衛營出擊小淩河東岸時,與龍武水師曾經有過合作。

      雖說當初之所以能夠請動龍武水師,既有總監軍張若麒和兵憲張鬥的薄麵,但歸根結底還是銀子的力量最為強大。

      而今次,當張誠得知洪承疇動用龍武水師進入小淩河,以支援寧遠總兵吳三桂渡河的消息後,便在半途將龍武水師攔下,使了好些銀子從中截留了幾艘戰船。

      或許,這就是先見之明的好處,當然最為主要的還得遇事舍得使銀子才行,就像張誠這樣,如今與龍武水營副將姚泰亮已是十分交好的關係。

      銀子可是好東西,它真的能使鬼推磨!

      龍武水營如今雖已大不如前,無法與當年薊遼督師孫承宗組建時相比,但在遼東卻也是不一般的存在。

      遼東各鎮每年所需糧穀軍資無算,雖有陸路可走,但陸路轉運太耗費人力,所以海運一途也是經常使用,大多都是由龍武水營操作。

      且在清國征服朝鮮,又剪除東江鎮之後,也經常派出船隊襲擾大明遼東沿海,甚至還逼迫朝鮮水師出戰。

      正是因為這諸多因素的影響,龍武水營在遼東也日益受到重視,而且他們平時駐紮在覺華島等各處海島之上,並不參與遼東內陸諸般事務。

      因此,與遼東當地將門也沒有衝突,反而因為相互各有所需,互相利用之下,他們的關係反而十分融洽。

      這也是他們願意調用營中小型海船,進入內陸支援吳三桂渡河的原因之一,也因此而被張誠截留一些戰船,使得王樸大同鎮兵馬渡河便捷了許多。

      原本對過河十分不積極的大同總兵王樸,完全是在薊遼總督洪承疇的逼迫之下,才命大同兵馬渡河出戰。

      畢竟,張忠平率領那一千督標營將士在這,無論如何,王樸也不敢不立刻傳來渡河攻占北岸,並開始搭建浮橋。

      其實,隨王樸一同開拔前來此地,除了宣府遊擊張廣達的騎營,千總於金的戰車營,還有一萬餘民夫丁壯。

      他們在戰車營與龍武水營炮火的掩護下,奮勇爭先的跳入冰冷河水中,開始快速搭建浮橋。

      隻見一艘艘小船橫停在河水中,一根根長木被民夫丟入河,將這些小船連接在一起,緊接著就是一塊塊木板,迅速的鋪設在上麵,便是一座簡易的浮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早在黃土嶺駐紮的時候,張誠就多次組織民夫丁壯們操練搭建浮橋,因此他的軍中本就不缺這些器械與木板等材料。

      這一次,他派張廣達和於金隨大同軍北上,也派出了宣府鎮的隨軍民夫丁壯五六千人,帶著搭橋的器材跟隨。

      正是有了他們的加入,大同軍才能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搭建起三座浮橋出來。

      當然,王樸的大同軍到達這駐紮,已經兩日有餘,在這兩天時間,各營將士與民夫們也都沒有閑著,他們一直在努力打製木排等搭橋所需器材。

      不過,最為得力的還是因為他們在此之前,並未表現出強烈的渡河意願,這也極大地迷惑了對岸的清軍。

      他們雖並未因此而撤防,但卻因吳三桂的寧遠軍渡河勢頭過猛,也調了一些漢軍前往支援,使得這的火炮不足,竟被宣府戰車營和龍武水營的戰船完全壓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三百章:宣府鐵騎,所向披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三百章:宣府鐵騎,所向披靡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