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密議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1045章 密議

    第1045章 密議

    宣府鎮城東南的威遠營駐地靶場上,永寧伯張誠又對著山海關總兵曹變蛟道:“曹帥與王帥,也是先各可購雲州銃兩千杆,子藥六萬發,佛郎機、飛礞炮一如薊鎮。如何?”

    曹變蛟隻略一沉吟,便即十分爽快地答道:“全依永寧伯的意思辦。”

    張誠笑笑又看向祖大弼與謝四新,道:“祖帥與長伯將軍那邊要一萬杆雲州銃,這數量過於龐大,恐一時難以打製出來,不若先按五千杆來計,子藥十五萬發,不知可否?”

    祖大弼聞言與吳國貴對了一下眼色,說道:“永寧伯也知我鎮守錦州,乃奴賊必欲攻取之地,防奴之務尤重,五千杆火銃各營一分,也是無多,恐難以對奴賊造成大的殺傷。

    不過,火銃打製不易,我也深知,永寧伯看這樣可好,再給我和長伯加三千杆,總數八千杆長銃,子藥三十萬發,如何?”

    他見張誠陷入沉思,又急切地補充道:“我和長伯可以全部用銀子來結算。”

    張誠聽後仍是故作一臉難色,片刻後,才略顯為難地說道:“祖帥哪話。本伯可不是個為了銀子啊。”

    他走上前一把拉住祖大弼的手,扭頭又看向吳國貴,對他們二人說道:“祖帥鎮守錦州,乃我大明遼東門戶,確是不能輕忽。

    而長伯將軍作為遼東總兵,親自坐鎮鬆山堡,頂在與奴賊作戰之最前線,確為我等楷模,本伯亦十分欽佩之。”

    張誠的目光重新落在祖大弼臉上,語氣堅定地對他道:“就按祖帥意思辦,雲州銃八千杆,定裝子藥三十萬發。佛郎機、飛礞炮則一如薊鎮方案。”

    “不過……”

    眾人見張誠答應賣給他們火銃火炮,個個都顯出了興奮的神情,卻被張誠的一句“不過……”瞬間澆滅,他們的臉上畫滿了疑惑的神情,眼睜睜望著永寧伯,看他究竟何意。

    隻聽張誠繼續說道:“各位哥哥訂購的銃炮子藥,數量過於龐大,我匠營就算日夜無歇,怕也難在短期內交付。

    因此,為了能夠盡快交付,本伯決定我匠營暫停其他軍械製造,全力趕工打製雲州銃,以求優先交付雲州銃和定裝子藥。

    而後再製造佛朗機炮,最後才是飛礞炮,各位以為如何啊?”

    薊遼來的各人見張誠並未提出什新的要求,反而是為了他們設想,自然是沒有意見。

    謝四新這時越眾而出,他對張誠說道:“永寧伯,洪督也想訂購一些雲州銃與佛郎機炮、飛礞炮,還望伯爺能體諒學生難處,務必應允下來啊!”

    他這話說得十分客氣與得體,但其意卻是在提醒張誠,莫要忘了薊遼總督洪承疇的訂單。

    張誠上前一步,對著他十分親切地說道:“謝先生如此說話,可是見怪張誠啦?”

    他不待謝四新有何表示,率先接著說道:“本伯昨晚重新清查庫存,發現尚有近四千杆雲州銃的庫存。

    當時我就想著在遼戰之際,我宣府軍將士便多蒙洪督照拂,這等深情至今仍無法忘懷,所以這四千杆雲州銃的庫存,自是優先滿足洪督臣所需。”

    張誠說完又看向祖大弼、曹變蛟等諸人,道:“我想祖帥、曹帥、劉帥對此,也不會有何意見吧!”

    洪承疇作為薊遼總督,乃是他們眾人的最高上官,給他們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在這時做出其他的表示來。

    祖大弼也知道這幾年,洪承疇對祖家、對吳三桂那可是多方關照,甚至不惜將劉肇基搞離遼鎮,就是為了扶持吳三桂坐上遼東總兵之位。

    作為回報他連忙表態道:“永寧伯何出此言。我等皆洪督麾下,自然是以督臣為先。”

    餘者諸人對此也沒有意見,關於薊遼各將采購宣鎮火器一事,到此也算是徹底敲定下來。

    其實,在這個冷兵器與火器並存的特殊時代,戰鬥中所需彈藥並不是很多。

    以勇毅軍為例,各營的火銃兵雖然占了半數,如果加上炮手,又豈止是半數,但每臨戰事之時真正打射出去的彈藥,卻並不是很多。

    每一名火銃兵平日隻攜帶二十發定裝紙筒彈藥,而往往在每場戰鬥中,實際上最多也就是打射出去五六發彈藥而已。

    因為,這個時候要就是戰鬥已經結束,或者已經進入到冷兵器近身肉搏的血戰階段,火銃兵在這時,要撤退至戰場後方裝填彈藥備戰,要就是臨時丟棄火銃,各攜腰刀衝上去幫助冷兵一起與敵人肉搏血戰。

    正是因為如此,勇毅軍火銃兵的彈藥包,也都是以五發定裝子藥為一個固定裝量的彈藥包,而每名銃兵出戰時,各人也隻攜帶四個彈藥包罷了。

    如果戰事激烈,各銃兵所攜帶的彈藥基數小於十發的時候,也是由他們各局的長官親自前往營後勤部門去按數領取,再分發至各銃兵手中。

    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減輕戰士們的個人負擔,畢竟在出戰之時,每兵攜帶的物品軍械眾多,而每個彈藥包就重達三兩二錢,每兵隨身攜帶四個彈藥包就已是近一斤的重量。

    勇毅軍的銃兵們裝備並不比冷兵少,彈藥更是額外的軍械,所以能少攜帶就盡量減少,現在使用燧發銃和定裝子藥後,已經少了許多工具,也算是為銃兵們減負了。

    現在祖大弼、曹變蛟他們還沒有體會到其中的諸多好處,若是以後知曉了定裝子藥的好處後,他們便再也離不開張誠,當然說不定他們也會設法自製定裝子藥。

    不過,他們現在製備的火藥,並沒有達到勇毅軍顆粒火藥的威力,暫時一段時間內他們隻能依靠勇毅軍的彈藥供給。

    但未來會如何現在還很難說,他們肯定會設法自行製造定裝子藥,就算威力差些也可以忍受,隻要不像現在這樣差距過大就行。

    但勇毅軍匠營的火藥專班,也在一直努力研發威力更大的火藥,其無論技術、還是材料方麵都明顯強於薊遼各鎮,恐怕他們永遠也追不上勇毅軍的火藥技術。

    想在將來與勇毅軍脫鉤,完全擺脫對勇毅軍彈藥的依賴,或許隻存在於他們的夢啦。

    現在各人都與張誠簽訂了滿意的采購合同,臉上都透出一絲喜悅之色,這一趟宣鎮之行沒有白來。

    其實,對於許多的大明官將來說,尤其是北地邊鎮的各位軍將,他們就一直對火器並不感冒,總覺得其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在他們眼中就連三眼銃也隻是威懾大於實際,而且火器的耗費又是很大,且每逢戰事最後又有哪一場,不是靠著冷兵器近戰血搏決出勝負?

    而且,佩刀一把不過造價三錢多一點,長斧一把更是才二錢多,長矛那就更是便宜了,然使用火器的話,卻要不斷投入彈藥,哪有冷兵器來得劃算?

    但前次遼東與奴賊作戰中,他們親眼目睹了勇毅軍銃兵在戰場上的表現,這才一改初衷,對火銃及小型火炮重新重視起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1045章 密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1045章 密議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