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無聲”治水員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清人心魄 本章:第21章 “無聲”治水員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藍天碧水 酷筆記()”查找最新章節!

    據小梁所說,林海清是2009年從區文化局退休回老家居住的,一回到老家他就開始注意起家門口的河道,這條河叫丁橋河,陪伴著他長大,昔日的母親河成了一條汙水河,臭氣衝天,令人痛心哪。怎做才可以讓河道幹淨起來呢?他觀察後發現主要問題是村民直接把生活汙水排入河道,將垃圾扔入河道,長年累月下來,河道就成了臭水溝,他決定改變這種現狀,就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勸說村民保護河道,開始村民們不理他,覺得這老頭子多管閑事,吃飽了沒事幹。長期堅持下去,村民們被感動了,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配合他做好河道治理。張河清自己出錢給村建了汙水處理池和淨化池,把生活汙水集中到汙水處理池,等淨化池過濾後再排入河道。2015年5月,他突然生病了,因喉癌開刀,切除了喉部。手術後,他不能說話,脖子戴著套管,即使這樣,他仍然每天堅持巡河,他每天帶著一個寫字板、一個紅袖章,堅持巡河,六年來雷打不動,風雨無阻。村民們親切地稱呼他為‘無聲治水員’。護水多年來,這位‘無聲治水員’一直持續在為治水‘發聲’,寫出了上百條的治水意見,解決了不少治水難題。他曾在寫字板上寫過一行字:‘為了子孫後代,我要永遠管下去。’”

    聽了張河清事跡後,淩傑動容地說:“正是有這些人的堅持守護,我們環境才不至於汙染成災。”

    離開環庫公路拐入一條村道,往再開半個小時就到了丁橋村,他們把車子停在村部。淩傑問:“你知道林海清的家嗎?”

    小梁看了一下手機說:“這個時間點老林一定在巡河,我們去河邊找他。”

    丁橋河不大,最窄的河道不過十多米寬,整條河從上到下穿過村莊,一座丁字型的小橋把村莊連接起來。

    淩傑指著小橋問:“這大概是村名的來曆吧。”

    “應該是吧。”

    他們走上小橋,橋麵很窄小,高大一點的小轎車無法通過,站在橋上,極目遠眺,河流象一條巨蟒,蜿蜒地奔向長湖水庫。

    “我發現庫區內的村莊都很漂亮。”淩傑說。

    “那是,要是水清了,每個小村都是世外桃源。”小梁自豪地說。

    “很快會來臨的,我們不都是奔著這個目標來的嗎?”

    “你快看,那個就是老林。”小梁指著上遊河邊的一位老人說。

    “我們快過去。”兩人加快腳步跟上去。

    林海清正在河邊挾垃圾,小梁喊道:“老林。”

    他回頭一看是小梁,張開嘴發出一陣呀呀聲,臉上堆滿笑容。淩傑仔細一看,他中等身材,頭發灰白,臉頰清瘦,脖子戴著套管,右手拿著一把夾鉗,左手拿著一隻塑料袋子。

    小梁指著淩傑對他說:“這位是區治水辦的淩傑同誌,他來向您取經。”

    老林放下手中的工具,上前用力握住淩傑的手,表示歡迎。

    淩傑向老林說明來意,老林轉身到溪邊拿起小寫字板,寫上“好的,我有資料都在家,回去拿給你。”

    三人一起回老林家,老林家是一個小庭院,走進院門迎麵是小道地,院子放著十多盆蘭花,葉子碧綠耀眼,每盆長出三四朵不等的花來,有含苞欲放的花蕾,有正吐芳香的花蕊,滿院幽香,看來老林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他住的是兩層小洋房,磚木結構。

    一條小白狗象雪球似滾了過來,老林彎腰把它抱在懷。

    “你回來啦。”一位慈祥的大媽從屋子出來問。看到淩傑兩人,她熱情地說:“喲,來客人啦,快請坐。”房子廊簷下有竹椅子,大媽招呼他們坐下,立刻回屋給他們泡茶。

    老林放下工具,換了鞋子,從露天的樓梯到二樓房間,一會兒他下來了,手拿著一疊資料遞給淩傑。

    淩傑接過來一看,封麵上書“治水心得”四個大字,他迫不及待地鄱開封麵看麵的內容,麵詳細記錄了老林這些年的治水體驗和心得,他邊看邊說:“太好啦。”尤其是修建汙水池和淨化池的做法,對山村生活汙水治理提供了實踐價值。

    由於時間原因,資料無法全部翻閱,淩傑問:“老林,把這本資料借給我,我帶回去好好研究,可以嗎?”

    林海清頻頻點頭,他把這些經驗記下來就是供各地借鑒用的,這是他的心願,區治水辦的同誌看上了,他自然高興極了。

    “老林,時間不早了,我們先回去,謝謝您的寶貴經驗。”淩傑說。

    “天色不早了,你們在這吃過晚飯再回吧。”大媽說。

    “不了,大媽,謝謝您們。”

    淩傑把小梁送回湖田鄉,他問:“小梁,你是本地人嗎?”

    “不是,我是寧江鎮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藍天碧水》,方便以後閱讀藍天碧水第21章 “無聲”治水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藍天碧水第21章 “無聲”治水員並對藍天碧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