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一語中的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莊不周 本章:第1267章 一語中的

      第1267章 一語中的

      袁徽離開泉陵的時候,凱旋的北軍剛剛剛舉行了獻俘儀式。

      士燮兄弟以及主要的附從官員被押解著,在泉陵城的主要街道上走了一圈。泉陵並不算大,半天時間就搞人人皆知,都知道那個想割據交州的士燮是什模樣,自然而然地被拿來和天子對比。

      天子駐蹕泉陵一年,泉陵人對他並不陌生。

      對比的結果隻有一句話:不自量力,自尋死路。

      百姓不懂那些太高深的東西,他們隻是覺得不論是外貌還是年紀,士燮都無法與天子相比。這樣的一個人,不在家享清福,抱兒孫,非要造反,這和尋死有什區別?

      袁徽在船上聽到這樣的評價,很是無語。

      他不會和陌生人爭論,也不認可這樣的結論。

      在他看來,士燮本來就沒有造反的想法,最多隻是有割據一方的心思,即使這樣的心思也沒有表露出來。比他野心更大,表露得更直白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那些人都能赦免,偏偏士燮就不能被赦免?

      他想為士燮求個公道,也為自己求個心安。

      他不相信中原士林都認同高柔等人的看法,覺得士燮該死,總有人會認同他的觀點,支持他的想法。

      他一路北上,每到一地,先查閱最近的邸報,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文章。他看到了一些與士燮有關的報道,但是為士燮鳴不平的人卻幾乎沒有。

      相反,響應蔡琰那篇《以仁立法論》的倒是越來越多。

      一開始,袁徽對這個觀點還是支持的。仁是儒門核心觀念,以仁主導立法,符合儒門的作風,也表明朝廷對儒門觀念的堅持,並沒有走到法家的老路上去。

      可是看著看著,他就覺得不對勁了。

      在他看來,以仁立法的主要內容應該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但相關的條令卻在討論如何禁止兼並,如何鼓勵實學。

      最讓他不能接受的一點是對經學進行壓製,將更多的資源轉向實學。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在中下層官吏的考核中幾乎沒有經學的要求,內容僅限於《論語》《孝經》《孟子》《荀子》等幾部啟蒙書,而且集中在部分篇章。儒家最為看重的五經根本沒有涉及。

      袁徽對此憂心忡忡。

      四月初,他趕到洛陽,第一時間求見荀彧。

      接待他的是陳群。

      荀彧還在縣視察春耕的情況,暫時不在洛陽。

      袁徽倒也不介意,他與陳群更熟,也知道陳荀兩家的關係。陳群既然在荀彧府中做事,與荀彧交流起來更方便。

      他將自己的來意說了一遍,最後問陳群。“若是太丘公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置?”

      他雖然不是汝潁人,卻對陳群的祖父陳寔並不陌生,知道陳寔不僅是名滿天下,更是一個很務實的的人。

      當初大宦官張讓的父親去世,士林厭惡張讓的名聲,沒人願意去吊唁,隻有陳寔去了。張讓因此感激陳寔,後來看在陳寔的麵子上,幫了不少忙。

      聽袁徽提到祖父,陳群心中不快。

      “以我的愚鈍,無法揣摩先人的心思,恐怕很難讓你滿意。”

      袁徽碰了個軟釘子,自知失禮,訕訕而笑。

      陳群想了想,又道:“你之前來到洛陽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道天下》,方便以後閱讀漢道天下第1267章 一語中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道天下第1267章 一語中的並對漢道天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