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波士頓有兩個教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沉默的愛 本章:第六十一章 波士頓有兩個教練

    11月的首戰,凱爾特人惜敗於老對手76人。

    因為隻是常規賽,雙方雖然態度上很重視,但都沒有拿出壓箱底的東西。

    之後的一天,比爾·菲奇突然找上路易。路易原以為菲奇是對他屢次越級指揮不滿,沒想到...

    “路,如果我把球隊的進攻交給你,你能讓他們變得更好嗎?”

    菲奇的態度不似作偽,他很認真。

    菲奇認真到路易用玩笑來把話題繞過。

    “把進攻交給我?”路易似乎聽不明白。

    “我一直在想,我們的問題在哪。”菲奇看起來是明悟了,“我們的防守僅次於費城,但我們的進攻始終沒有起色,這是球隊的問題,更是我的問題,我很難在防守與進攻之間找到平衡,我需要其他人幫我,所以,我想起了你。”

    菲奇的建議,既讓路易心動,又讓路易感覺很危險。

    可是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論執教經驗,他遠不如K.C·瓊斯,甚至不如吉姆·羅傑斯,但菲奇希望他來調教球隊的進攻。

    如果他同意了,他那就能得到超越首席助教的權利。

    助理教練誕生至今,向來隻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

    第一個對球隊影響重大的助理教練是道格·莫。他在拉·布朗手下任助教的時候,作為進攻教練幫忙建設球隊的進攻體係。

    雖然有莫開頭,但進攻教練和防守教練這種分散主教練職能的教練員,並沒有得到推廣。

    因為肯放權的教練不多。

    路易雖然心有擔憂,卻知道這是個機會,他不該錯過,因此,他答應了。

    同時,他第一時間將此事轉告奧爾巴赫。

    聽說菲奇要讓路易幫忙調教球隊的進攻,奧爾巴赫很驚訝,這會大大增加路易的工作量,同時也意味著,像之前那樣動不動讓他出差去看大學生的任務,可能落不到他頭上了。

    奧爾巴赫知道輕重,讓路易放手去做,其他的工作他會安排。

    路易開始潛心研究他的執教工作,雖然還不是真正的主教練,但能主導一支球隊的進攻,其權限也已經超越了尋常的助理教練。

    從接手球隊的進攻起,路易就在尋找最適合凱爾特人的陣地戰進攻落位。

    凱爾特人之前的進攻落位,類似於“單堆疊”。

    這一站位,主要用於抵抗對方防守球員的壓迫式防守。

    為了運行高位擋拆進攻,內線球員會選擇堆疊在一側,另外三人分站弧頂和另一側。

    路易決定舍棄“單堆疊”。

    他喜歡有創造力的陣地戰,於是拋棄了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傳統陣地戰。大膽推行在大學聯賽常見的1-4高位。

    這個陣型並不是目前最流行的低位進攻落位。

    要求持球人站在最靠外的弧頂位置,其他四個人沿著罰球線的位置呈直線排開做事。這種站位,衍生的戰術變化很多,因為控衛會有四個傳球的選擇,任何一點都可以是主攻點。控衛可以選擇強突分球,或是側翼單打,也可以選擇內線策應,戰術選擇多樣。

    路易選擇這個陣型的原因,是因為它能夠無縫連接“L”戰術,非常適合作為陣地戰的起手式。

    而且,一旦戰術進入僵局,便可舒適變換成更有利於球星單打的1-4低位。

    1-4低位的站法,和1-4高位類似,持球人還是在弧頂處,其他四個人以油漆區的水平線為主,左右低位各站一人,如果是現代NBA,另外兩人應該到外線拉空間。而此時的凱爾特人隻有約翰·朗能在三分線外懲罰對手,因此,站位需要稍加調整。

    朗應該站在主攻手的一側拉開空間,形成強弱側,另一個不具備三分射程的,盡量拉到高位,最大限度地扯開空間。

    這兩種站位已經可以應付掉大部分的陣地戰。

    除此之外,為了應付突發狀況,路易還設計了額外的陣地戰落位。

    也不能說是設計,而是準備。

    他將預備的陣地戰落位選定為現代籃球極為常見的牛角站位。

    牛角站位也叫“V”型站位。內線高大個子提到罰球線以上高位,用於提供掩護或者擋拆。也因此,控衛可以根據形勢自行選擇進攻的方向。理論上,這是最適合菲奇的進攻陣型。

    可是,他們處在三分時代的元年,沒有那多高質量的射手分站左右底角,因此,這種陣型隻能作為進攻施展不開的緊急對策。

    為了這三種陣型,路易準備了好幾天的時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餘下的,隻有噪音》,方便以後閱讀餘下的,隻有噪音第六十一章 波士頓有兩個教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餘下的,隻有噪音第六十一章 波士頓有兩個教練並對餘下的,隻有噪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