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密林深處,日軍的墳墓!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癡冬書亦 本章:第336章 密林深處,日軍的墳墓!

    端午想要打叢林戰,但是在他的手上,卻沒有這樣一支能打叢林戰的作戰部隊,哪怕這一支部隊的人都是桂軍也是一樣。

    廣西叢林茂密,端午原本以為,桂軍對於叢林戰的理解與使用應該是手到擒來。但是當他看過趙大虎等人的作戰後發現,他們並不懂得什是真正的叢林戰。

    沒辦法,臨陣磨槍,端午要以最快的速度培養出一批具備叢林作戰的精英部隊來。

    端午將趙大虎等人圍了一個圈,為他們講解什是真正的叢林戰。

    “我接下來說的會很快,因為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倘若有聽不懂的就問,這不丟人。”

    端午再度提醒麵前的桂軍,因為剛剛他們就不懂裝懂了,明明什都沒有看明白,卻不開口問,結果仗雖然打贏了,但卻開了槍。

    在叢林作戰中,開槍是逼不得已的舉動。

    因為槍聲一響,敵人便發現了你的位置,從而失去了隱蔽性。

    而有了之前的教訓,趙大虎等人也深刻的體會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敬佩端午的手段。

    人家特派員可是無聲無息,沒有驚動任何鬼子就幹掉了一支三人小隊,他們不服不行。所以每個人都認真的聽著。

    而端午自然也是傾囊而授。為趙大虎這些桂軍中的精銳,詳細的講解了什是叢林戰。

    端午說:叢林戰首先一點就是利用地形。

    利用地形的目的在於隱蔽自身,將自己藏起來,不被敵人發現,從而使一場戰鬥產生突然性,不可預知性,令敵人防不勝防。

    利用地形時,要做到“三便於、三不要、一避開”。

    三便於:即便於觀察和射擊,便於隱蔽身體,便於接近、利用和變換位置。

    三不要:即不要妨礙班(組)長的指揮、鄰兵火器的射擊,不要幾個人擁護在一起,以免接連出現傷亡,不要在一地停留過久。

    一避開:即避開獨立、明顯、易燃、易倒塌的物體和難以通行的地段。

    利用地形時,應根據敵情和遮蔽物的高低取適當姿勢,迅速隱蔽地接近,由下而上地占領,周密細致地觀察,不失時機地出擊。

    說到此處,端午問道:“我剛才說的,你們可以理解嗎?”

    趙大虎傻笑了一下道:“能理解一點點。”

    端午無奈的道:“那好吧,我詳細解釋一下。對於地形的利用。

    首先是對坎的利用。

    坎有縱向、橫向和高低之分。橫向坎要利用背敵麵隱蔽身體,縱向坎要利用彎曲部、殘缺部或頂端的一側隱蔽身體,以其上沿做射擊依托。對土坎最好利用殘缺部,根據坎的高度可取立、跪、臥等姿勢。

    第二,對土堆的利用。

    對獨立土堆通常利用其右側,視情況也可利用其左側或頂端。雙土堆可以利用其草案部。對空射擊時,通常利用其後側或頂端。

    第三,對坑的利用。

    對坑通常利用其前切麵隱蔽身體,利用其上沿作射擊依托,按其深淺、大小、以跳、跨、匍匐等方法進入,取立、跪、臥等姿勢射擊,.....

    第四。對壕溝的利用。對壕溝通常利用其壕壁或拐彎處隱蔽身體,利用其上沿或拐角作射擊依托。

    第五,對樹木的利用。樹木通常利用其背敵麵隱蔽身體,依其右後側作射擊依托。利用大樹時,可取立、跪、臥等姿勢;利用小樹後,通常采取臥姿。

    第六,對高苗地、叢林地的利用。對高苗地、叢林地通常應盡量利用靠近敵方的邊緣內側,以便觀察和射擊。接近時,右手持槍,左手分開高苗側身前進,......”

    ······················

    端午一邊做著示範的動作,一邊為趙大虎等人詳細講解,如何借用地勢,巧妙的接近敵人,並且在殲敵後,迅速撤離。

    趙大虎等人這一次都聽呆了,因為端午的口述與動作要領,都是他們曾經未曾接觸過的。

    一開始當看到端午的時候,他們很多人都不服。一個連二十歲不到的青年懂什?還位居高位,指揮戰鬥?

    但此時,一聽端午的叢林戰理論,頓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他們對端午的敬仰,就如同滔滔的江水一樣連綿不絕。

    隻是此時,他們聽的正入神,卻不想通訊員卻跑來報告道:“報告特派員,虞山來電。”

    端午命令道:“念!”

    通訊兵念道:“日軍突然大舉進攻,虞山壓力頗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從八佰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抗戰:從八佰開始第336章 密林深處,日軍的墳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從八佰開始第336章 密林深處,日軍的墳墓!並對抗戰:從八佰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