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軍部殺劉英!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癡冬書亦 本章:第358章 軍部殺劉英!

    第48軍軍部,廖軍長手中拿著一份電文愁眉不展。

    電文是南京方麵發來的,王參謀長問道:“軍座,怎了?”

    廖軍長將電文遞給王參謀長道:“你自己看吧!”

    王參謀長接過電文,但見上麵寫道:

    “自盧溝橋事變發生以來,平津淪陷,戰事蔓延,國民政府鑒於暴日無止境之侵略,爰決定抗戰自衛。

    全國民眾,敵愾同仇,全體將士,忠勇奮發,被侵各省,均有極急劇之奮鬥、極壯烈之犧牲。

    而淞滬一隅,抗戰亙於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暴日傾其海陸空軍之力,連環攻擊,陣地雖化煨燼,軍心仍如金石。臨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而奠定中華複興之基礎。

    邇者,暴日更肆貪黷,分兵西進,逼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

    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衛之日,即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

    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

    吾人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看罷,王參謀長道:“委座這是要遷都啊?”

    廖軍長歎道:“真沒有想到,這一戰竟然打成了這個樣子。逼得我中華民國不得不遷都的地步。”

    王參謀長道:“委座在這個時候遷都也不失為一個良策。有了空間,我軍就有足夠的回旋餘地。”

    廖軍長搖頭道:“六朝古都,說要遷都,哪有那容易?”

    “報,32師的劉師長回來了。”

    正在這時,有警衛前來報告。

    廖軍長詫異,問道:“我不是讓他去守住三岔口嗎?他怎回來了?”

    衛兵一臉茫然,因為他不知道,怎回答?

    而此時,廖軍長也反映過來了,命令道:“讓他進來。”

    “是!”

    衛兵領命,而時間不大,劉英與燕無雙從門外進來了。

    劉英渾身髒兮兮的,如同從煙囪爬出來的一樣,活似一個掏煙囪的工人。

    廖軍長原本有氣,因為虞山失守,他都想要將劉英給斃了。但是看到劉英這慘兮兮的樣子,他又想笑。

    當然了,廖軍長沒有笑出聲來,而是板著臉,斥責道:“劉英你是怎搞的?虞山陣地交給你不到半天,你就給我搞丟了,吳福線因為你一處破了,全線潰退。而且我讓你到三岔口布防,你去了嗎?”

    “三岔口布防?”

    劉英詫異,因為他並沒有收到這個命令。

    當然了,這是因為他的電台壞了。

    “什?”

    廖軍長當時就怒了。因為倘若劉英不在三岔口那第44師,98師,13師可怎辦?

    “快去問問44師,98師,13師怎樣了?”

    廖軍長連忙命令道。

    而與此同時,劉英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因為虞山失守導致整個吳福線全線崩潰。

    當然了,劉英並不知道,吳福線已經超額的完成了任務,為錫澄線防禦工事爭得了足夠的時間。所以吳福線全線撤退的主要原因是錫澄線防禦工事已經準備完成,而不單單是因為他丟了虞山

    但是劉英是這認為的,他連忙解釋道:“將軍,你聽我解釋,虞山丟了,的確不光是我的責任。你不知道那個特派員有多狂妄,我剛到虞山還沒有喘口氣,他就讓我做這個,做那個。

    您是知道的,在增援之前,我們第32師遭遇了兩個大隊日軍的頑強阻擊。我們32師傷亡很大。但是我們還是在擊退日軍後馬不停蹄的趕往虞山了。

    我們到了虞山並沒有得到休息。那個特派員就命令我們接管陣地,而且還要將虞山陣地上的武器裝備全部帶走。

    但最過分的還是,他下令讓我們去處理那些日軍的屍體。導致我32師全體士兵疲憊不堪,哨兵因為打盹也沒有察覺到日軍摸了陣地。這才導致了虞山陣地失守。

    (虞山陣地失守的主要原因是,劉英疏忽大意,認為波田支隊被擊退,不會在短時間再進攻虞山。並且夜間口令泄露,直接導致日軍堂而皇之的登上了虞山,很多守軍都是在睡夢中被敵人摘了腦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從八佰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抗戰:從八佰開始第358章 軍部殺劉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從八佰開始第358章 軍部殺劉英!並對抗戰:從八佰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