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辯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李逍遙本尊 本章:第兩百二十六章 辯學

    不知閣下以何為辯,焦天瑞目光直視蘇洵。

    蘇洵緩緩道:“我隻讀過幾年書,懂得卻也並不是太多,這出的第一道題,還是由兄台先出。”

    焦天瑞皺了皺眉頭,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婆媽,便先出題了。”

    我最近也有看書,看的乃是關於農事與樂理,這其中滋味,頗有心得。

    蘇洵點了點頭,沉聲道:“既然兄台有心得體會,何不席地而坐,一吐為快。”

    焦天瑞點了點頭,當即盤膝在地麵,與蘇洵席地而坐。

    兩人之間,雖是辯學,但卻並沒有辯論的架勢,想要在道理上說服對方,本就很難。

    所以,更加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胸襟,這樣才能夠讓對手折服。

    這樂理之中,有一章說的是“聖王不為樂,諸侯倦於聽治。“

    大意是聖王不設樂理,諸侯處理政事疲倦便會演奏鍾樂休息,敢問葉兄,對這樂理有何見解。

    蘇洵沉吟少許,緩緩道:“樂理者,無外乎琴瑟鍾鼓。”

    這些隻是樂理的手段,更為重要的是,樂理承繼了聲、色、音。

    這就好比君王寄心於民,修士寄心於道法。

    樂理寄托的乃是人的情感。

    故而,樂理可以陶冶情操,讓人境界有所提升。

    又有古人雲,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是以大意為,樂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

    受教了,焦天瑞緩緩的開口道。

    那兄台對於民又有何見解。

    民者,國不可少民。

    民者以食為天,裹腹飽饑,是為民。

    又有農民一說,農民春天耕種,夏天除草,秋天收獲,冬天貯藏。

    四季之規則,皆在民事之勞作上。

    一個國家倘若沒有民,那便如同一個沒有了鮮血,民乃國之根本,蘇洵淡淡道。

    兄台所說治國根本,在下不敢苟同,焦天瑞皺了皺眉頭,緩緩道。

    你有何見解,不妨說出來。

    君王行政,並非賴於民,就以當今三洲四島之勢,大部分都是修士,又有何處是民。

    故而,兄台所說的民,早已經不複存在,豈不是一番空談。

    以我之見,這民者指的乃是現在的三洲四島修士,即民者指的便是這類人的總稱。

    蘇洵一聽,搖了搖頭,繼續辯道:“民與修士有著根本區別,兩者無法混為一談。”

    修士所奉行的乃是強者為尊,強者便是規則的法則。

    修士可以輕易發動戰爭,甚至是成為軍隊的軍人。

    民者,從屍從氏,屍大致是指身體不動彈,意為不遷徙,氏引申為族。

    故而有四民,為士民、商民、農民、工民。

    又有《緇衣》中寫道:“禮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

    可見兩者間的關係是相互依附,無法分離。

    故而,民並非修士。

    蘇洵的一番慨然大論以及引用,說的是毫無破綻,焦天瑞無法提出更多的辯論。

    他沒有辦法從蘇洵的話中找出破綻,加以攻擊。

    這番言論中,蘇洵回答的天衣無縫,沒有留下任何的機會給他。

    他隻能點點頭,無法提出論點,他的辯論便是站不住角。

    兄台可還有什疑問,盡可提出,蘇洵淡然一笑。

    焦天瑞開口道:“請閣下出題。”

    他也並非敗給蘇洵,倘若蘇洵出的題目,他能夠辯論,甚至找出破綻,讓蘇洵辯無可辯,那他便與蘇洵打成平手,兩者便會再次回到.asxs.,繼續辯論。

    當然,若是蘇洵提出問題後,焦天瑞無法作答,則會麵臨著淘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走路開始修煉》,方便以後閱讀從走路開始修煉第兩百二十六章 辯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走路開始修煉第兩百二十六章 辯學並對從走路開始修煉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